琵琶馬上彈,行路曲中難。漢月正南遠,燕山直北寒。
髻鬟風拂散,眉黛雪沾
第二十卷
琵琶項上帶銷金,又看須長六足明。
若是黑青全沒用,腿長肉厚滿場贏。
琵琶亭畔多芳草。時對香爐峰一笑。偶然重傍玉溪東,不是白頭誰覺老。普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頭光了了。看來持獻可無言,長似慈悲顏色好。
琵琶未盡使人嗟,淚灑華林御苑花。
今日聞韶無處所,雁煙蛩雨屬他家。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琵琶聲裡寄離情,怨入東風曲不成。
一夜高堂香夢冷,越羅裙上淚痕明。
琵琶人去幾經秋,司馬青衫亦故丘。
唯有當時亭下水,無情依舊更東流。
琵琶峽口月溪邊,玉乳頭佗憶舊川。
一錫冷涵蘭徑路,片帆香掛橘洲煙。
苔封石錦棲霞室,水迸衣珠噴玉蟬。
莫道翩翩去如夢,本來吟鳥在林泉。
琵琶新曲轉聲遲,停棹中流日暮時。
細雨可憐紅袖濕,愁雲偏惹翠眉垂。
琵琶湖映比良山,銀色峰頭碧玉灣。
莫怨櫻遲紅未綻,雙鳩軟語破春寒。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吳去。東風也似無情,不約木蘭舟祝中有仙翁,*衫烏帽,筆床談塵。道越鄉雖好,昨非今是,終不似,歸來賦。想見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青青衿佩,童參冠伍,徘徊江暮。我意尤長,公行不顧,一聲柔艫。趁輕風徑上蓬萊頂*,去天尺五。
琵琶洲上暮山奇,五十餘年役夢思。
與子定交雖可樂,念身垂老亦成悲。
遠遊倦似風枝鵲,愁思多於繭盎絲。
安得往尋平楚約,一樽相屬醉題詩?
琵琶切切更嘈嘈,高柳群蟬遂不號。
一片夕陽無限好,汶河西上酒樓高。
琵琶亭上維舟處,水落江空夜雪殘。
記得長官邀我醉,縣衙當面玉為山。
琵琶初調古《涼州》,萬壑風泉指下流。
好是貞元無事日,玉宸宮裡按新秋。
琵琶絕藝。年紀都來十一二。撥弄麼弦。未解將心指下傳。主人瞋校欲向東風先醉倒。已屬君家。且更從容等待他。
琵琶洲上人行絕,干越亭中客思多。
月滿秋江山冷落,不知誰問夜如何。
琵琶峽口月溪邊,玉乳頭佗憶舊川。一錫冷涵蘭徑路,
片帆香掛橘洲煙。苔封石錦棲霞室,水迸衣珠噴玉蟬。
莫道翩翩去如夢,本來吟鳥在林泉。
琵琶長笛曲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渾炙犛牛烹野駝,
交河美酒歸叵羅。三更醉後軍中寢,無奈秦山歸夢何。
琵琶泉水碧溶溶,又見春歸玉柱峰。
歡緒已蘭羞老大,交期將近懶游從。
杏開暖萼融紅蠟,柳放晴花拆白茸。
賦得上林佳景盡,不知誰為薦臨邛。
漢字琵的意思
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 中國的一種四絃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築」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琵琶骨
[shoulder bone;scapula] 肩胛骨
琵琶行
[Pipaxing,name of a poem] 詩篇名
為君翻作《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琵pi〔琵琶〕有四根弦的彈撥樂器,下部橢圓形,上部有長柄,頭部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