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有龍深處臥,被人驚起黑雲生。
恰已論心四十秋,朱顏化作素絲頭。
種田有穫須知足,應物無貪亦寡尤。
浮世欲回殘夢款,男兒休管讀書否。
任他門戶隨時變,尊酒相逢且勸酬。
恰聽殘蟬禹寺門,又看新月石帆村。
後來復有龜堂老,千載猶應此意存。
恰則梅邊春意萌,困人天氣又清明。
爐熏茗碗北窗下,臥聽綿蠻黃鳥聲。
恰似東山不見時,我懷如此更能詩。
傳聞薦表雖無驗,感激修塗獨見思。
渝水微茫蓬島外,秋風浩蕩菊花期。
別來殘錦何堪寄,羞示孫郎帳下兒。
恰到楊村舊馬頭,北風吹雨便成秋。
嗚嗚鬼物敗人興,掩卻篷窗且睡休。
恰芳菲夢醒,漾殘月、轉湘簾。正翠崦收鐘,彤墀放仗,台榭輕煙。東園。夜遊乍散,聽金壺、逗曉歇花簽。宮柳微開露眼,小鶯寂妒春眠。冰奩。黛淺紅鮮。臨曉鑒、競晨妍。怕誤卻佳期,宿妝旋整,忙上雕軿。都緣探芳起早,看堤邊、早有已開船。薇帳殘香淚蠟,有人病酒懨懨。
恰則炎炎未百年,今看枯柳著疏蟬。
莊田置後頻移主,書畫殘來亦賣錢。
春日有花開廢圃,歲時無酒滴荒阡。
朱門從古多如此,想見魂歸也愴然。
恰重陽日到南山,小摘黃花供綠樽。
鍾叩一聲蕭寺晚,移舟載月過前灣。
恰有三百青銅錢,憑君為算小行年。
坐中亦有江南客,自斷此生休問天。
恰則春來春又去。憑誰說與春教祝與問坐中人。幾回迎送春。明年春更好。只怕人先老。春去有來時。願春長見伊。
恰則天方暮,如何月正中。
一年無此熱,今夕絕無風。
早藕凝松雪,新菱剝釅紅。
醉鄒堪避暑,只合著衰翁。
恰當歲日紛紛落,天寶瑤花助物華。
自古最先標瑞牒,有誰輕擬比楊花。
密飄粉署光同冷,靜壓青松勢欲斜。
豈但小臣添興詠,狂歌醉舞一家家。
恰召陽翁伯,俄徵謝自然。
不知玉樓上,幾個是詩仙。
恰似斷魂江上柳,越春深越瘦。
恰見趨燕市,俄聞集兔園。
雕籠馴養者,誰到翟公門。
恰喜相逢又語離,愁於江上送君時。
清談未了風吹斷,白髮可憐天不知。
樗木自肥傷竹瘦,海棠偷放笑梅遲。
黃堂若問癡頑老,老有登樓二十詩。
恰似初生月,兩口無一舌。
到了曲彎彎,把火入牛欄。
問他以手便斫額,猴墨誰知有猴白。
向後失目果然是,要見長人過深水。
恰破黃昏,一灣新月稍稍共。玉溪流汞。時有香浮動。別後清風,馥郁添多種。如相送。未忘珍重。已入幽人夢。
恰在貰金醉硯直,又逢古洛蔡公碑。
摩挲不忍教他去,笑殺典衣償直時。
漢字恰的意思
恰〈副〉
(形聲。從心,合聲。本義:用心)
同本義 [diligently;attentively]
恰,用心也。--《說文新附》
又如:恰恰(用心的樣子)
才,剛剛 [just now;exactly;precisely]。如:恰剛(剛剛);恰方(方才);恰來(剛才);恰待(剛要);恰才(剛剛,剛才)
豈;難道 [could it be said that]。如:恰不道(豈不知)
恰 〈形〉
適當;正好 [suitable;properly;just]
恰是湘妃淚盡時。--賈島《贈人斑竹柱杖》
野航恰受兩三人。--杜甫《南鄰》
又如:恰則(恰恰);恰恨(正不巧);恰合(正相符合);恰限(正遇上);恰便似(正好像);恰貼(恰當、妥貼);恰意(適合心意);
恰qia正好,適當,合適:~好。~巧。~當。~到好處。~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