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梅尋友款幽居,俄見棲鴉已畢逋。
霽日幸同終日笑,春花有似此花無。
銜杯林下嫌來晚,索句簷前只恐晡。
菲作不妨為玉引,要看詞藻競芬敷。
訪雨尋雲,無非是、奇容艷色。就中有、天真妖麗,自然
標格。惡發姿顏歡喜面,
細追想處皆堪惜。自別後、幽怨與閒愁,成堆積。
鱗鴻阻,無信息。夢魂斷,難尋覓。盡思量,休又怎生休
得。誰恁多情憑向道,縱
來相見且相憶。便不成、常遺似如今,輕拋擲。
訪客城南隅,故第何其雄,
曲池猶瀁漭,土山尚巃嵷。
頗聞此中人,易姓良匆匆。
往時恩澤侯,意氣干晴虹。
樂曲播秦城,衣制聞漢宮。
恨不逢季倫,詎肯交毛公。
斥地西鄰去,伐木南山空。
百楹一傳捨,顧極當年工。
悠悠感成敗,何獨操鏝翁。
訪僧入孤寺,一徑蒼苔深。
寒磬秋花落,承塵破紙吟。
潭光澄夕照,松翠下庭蔭。
不盡古時意,蕭蕭雅滿林。
訪舊今無幾,惟君昔有連。
笑談傾一坐,筆札富諸賢。
作惡又數日,從游經二年。
勉旃繩祖武,窮達自關天。
訪我鳴琴日,聞公吐屑言。
循良臨武政,忠憤大奚冤。
厥後依英蕩,新來近達尊。
卻歸桑梓路,忍對建昌門。
訪梅江路遠,喜春在、劍川湄。正雁磧雲深,漁村笛晚,茸帽斜敧。舊遊不堪回首,更文園、多病減腰圍。惟有秋娘聲價,風流仍似前時。依稀壁粉舊曾題。煙草半淒迷。歎單父台荒,黃公壚寂,難覓佳期。誰家歌樓催雪,遣夜來、風雨緊些兒。醉後唾壺敲缺,龍光搖動晴漪。
訪舊孤山去,桃花觀裡春。
迎香開道室,借酒酌吟人。
琴操音還古,蔬盤味卻真。
斜陽各分散,一水隔紅塵。
訪舊光陰二十年,殘僧相對兩依然。
木蘭已老無花發,石竹依前有麝眠。
萬戶直須龜手藥,一龕何用買山錢。
從今半座須分我,共說昏昏一覺禪。
訪古登峴首,憑高眺襄中。天清遠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見游女,醉酒懷山公。感歎發秋興,長松鳴夜風。
訪道尋師積有年,晚逢夫子歎高堅。
玄關啟處功深矣,妙指傳來意豁然。
氣會三宮馳聖轂,理歸一轍棄塵編。
工夫到後神明出,奪得天機動用權。
訪庚辛成造化,常清淨童顏。哉表裡得然。生真水*,去復牽還。子投賢賢不面,庵辱教來幹。分修煉在三關。人真宿契,悟放心閒。
訪古高台半已傾,春郊誰從彩旗行。
喜聞車馬人同樂,慣聽笙歌鳥不驚。
訪古老洞天,撞見神仙飲三杯。
復三杯,又三杯,
不覺醺醺醉。回頭看人間,
身在青煙外。
訪落方勤止,而翁苦掉頭。
立幾遺世獨,行盍為王留。
日月馳雙轂,乾坤寄一舟。
勿緣歸計得,忘卻緯邊憂。
訪古求書二十年,二王真跡幾人傳。
每尋同好得消息,聞韶忘味心拳拳。
諸家真贗可屈指,緹巾入手分媸妍。
道山東觀富奇古,世人想望如雲天。
此生塵俗分不到,九重有路來無緣。
豈知司存預符璽,芸台高議開賓筵。
翰林入坐中執法,未容凡吏陪諸仙。
酒闌接武上秘閣,皇居紫禁凌非煙。
晉康法書在寶櫝,傍架牙籤一一穿。
紫衣黃門許一見,忽開復閉嚴關鍵。
右軍盡善歷代寶,八法獨高東晉賢。
宏文舊物印章在,開元小篆朱猶鮮。
草行無窮少真楷,硬黃色淨昏麻箋。
鳳翥龍翔余復直,煙霏霧結斷還連。
溟漲筆力老轉劇,臨池尚歎張學專。
言奴得法號神俊,逼人體勢殊翩翩。
自方家尊聘豪翰,駸駸欲過驊騮前。
崇虛鵝群最真跡,萬里古色星日懸。
筆乾墨淡不可搨,拙手添暈難磨湔。
小璽肥書兩貞觀,每角一字居四邊。
南朝妙鑒各題檢,懷充在後前僧權。
爭妍取勢押縫尾,磐石臥虎推滿騫。
琅琊世譜今乃識,寶章十代何蟬聯。
忠良賊孽無去取,茂宏處仲同一編。
其間楷真特蕭散,南平秘法傳僧虔。
卷杪題官記年月,方慶疏封在石泉。
當時盛事今不泯,曾看崔序傳遺篇。
想見舉朝推好尚,小鍾發論頭風痊。
髹奩別貯古雜跡,歷代作者堪比肩。
步懷陳人有晉法,伯英漢帖疑吳顛。
誠懸送瓜特枯硬,歐取方險虞勁圓。
虞文發願乃使用,壯古遒麗功力全。
世間此帖豈有二,孔廟破石人猶憐。
阿武章草五字句,畫松分行如直弦。
牝雞司晨足才致,蛾眉文墨爭蟬娟。
青綾高標卷二十,淳化刻在諸帖先。
仲尼夏禹謝太傅,山濤漢章東晉宣。
體凡格陋漫收掇,一手臨寫煩雕鐫。
二王妙跡半遺落,寶章虞柳俱見捐。
無鹽刻畫廢西子,騏驥不御蹇著鞭。
永熙聖學貴斯事,討論王著何備員。
百年文物盛於昔,繼文真主方御乾。
巖廊道業仰夔禹,太平黼藻宗雲淵。
寶書傳世久未輯,明時盛事猶缺然。
誰能借辯達聰聽,願求精識重評詮。
收遺去陋再刊勒,鳩工不費數萬錢。
嗟哉百卷頃刻過,安得放意徐窮研。
歸來欲說急記取,瀛洲回首情悁悁。
心存默想尚可記,以指畫被夜不眠。
休論頑仙與才鬼,但得曲掌甘終焉。
訪仙家洞府,仰天柱,徹高寒。對百尺飛湍,四圍喬木,九鎖青山。危亭晚來極目,勝王維、三昧畫中看。何處朝元會宴,時聞命駕回鸞。桃花臨水已凋殘。別後見應難。歎昨日秦宮,今朝漢苑,一夢槐安。征鞍欲留無計,恐仙棋、一局換人間。羨殺知還倦鳥,白雲相對空閒。
訪衡山之頂,雪鴻渺渺,湘江之上,梅竹娟娟。寄語波臣,傳言鷗鷺,穩護渠儂書畫船。
訪隱尋幽緩著鞭,梅花初試小春天。
孤峰上下分三洞,一水縈紆溉萬田。
好向忙中拋俗事,卻來閒處覓神仙。
清虛不似人間世,野鶴飛雪繞檻前。
訪竹越雲崖,即林若溪絕。寧知修干下,漠漠秋苔潔。
清光溢空曲,茂色臨幽澈。採摘愧芳鮮,奉君歲暮節。
漢字訪的意思
訪
(形聲。從言,方聲。本義:廣泛地徵求意見)
同本義 [seek advice]
訪,泛謀也。--《說文》
訪,謀也。--《爾雅》
王訪於箕子。--《書·洪範》
訪予落止。--《詩·周頌·訪落》
受納訪--《周禮·內史》
使訪物官。--《國語·楚語》
穆公訪諸蹇叔。--《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訪斷(咨詢決疑);訪覃(問及);訪訊(訊問;打聽)
引申為訪問、拜訪(敬詞) [visit]
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李白《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
時余方訪君寓。--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徑造廬訪成。--《聊齋誌異·促織》
又如:訪
訪 fǎng
⒈詢問,調查:~貧濟困。查~。采~。
⒉探望:~親會友。相~。探~。拜~。〈引〉尋求:~求。
⒊查,偵察:明察暗~。
⒋
【訪問】有目的地探望:~問水稻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