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闐闐,山晝晦。
風振野,神將駕。
載雲罕,從玉虯。
旱既甚,蹶往救,
道阻修兮。
雷威無節雨霖頻,倍喜晴陽照火旻。
野外芻蕘尋故道,田間簫鼓賽閒神。
亂苗豎似痿人起,積靄披如舊屋新。
更待高樓今夜月,一樽且樂有涯身。
雷斧何年翠鑿成,老龍吟苦雪濤驚。
霜晴未用為霖在,留與春蓑作太平。
雷風一息到山西,欹側村花不自持。
際晚甘霖如倒峽,今年香雪可翻匙。
綠秧蘸腳元非揠,白水齊腰不恨遲。
浪說隨車誇故事,但知憂國願無饑。
雷行萬物春,天震而地撼。
閉塞成冬冰,楚越自肝膽。
貂狐諒柔溫,藜藿自羹糝。
相思牛羊下,城鼓寒紞紞。
雷車轞兮電焱熹,孽氛靜兮旱魃摧,
龍之來兮慰我思。翠其幢兮羽旗,
乘煥{火霍}兮紛躨跜。龍之去兮盍徐之,
蜚雨兮一且再。室予居兮谷予饑,
眷他州之枵橎兮,匪龍其吾曷依。
東阡北陌兮謳而嬉,右湖左海兮夜不扉,
林屋之洞兮蟠翠微。瓊餐兮貝宮,
雲璈兮玉妃。奠龍居兮無愧,
功成兮龍則歸,送龍兮陳辭。
溪藻芡兮山有蕨薇,錢吾歸兮幾時。
雷聲翻海電光紅,濯濯薔薇一夜空。
雲氣共看淵躍{左蟲右戾},雨祥曾驗葉生蟲。
佇期多稼千箱富,先慶來麰百室豐。
飾喜自慚樽酒薄,只將香火向穹窿。
雷轟萬鼓勒潮回,無復亭前雪作堆。
應為尚書慳且澀,盲風怪雨一時來。
雷車駕雨龍盡起,電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黃頭女真褫魂魄,面縛軍門爭請死。
已聞三箭定天山,何啻積甲齊熊耳。
捷書馳騎奏行宮,近臣上壽天顏喜。
合門明日催賀班,雲集千官摩劍履。
長安父老請移蹕,願見六龍臨渭水。
從今身是太平人,敢憚安西九千里!
雷音一振絕微言,未學方知祖道尊。
莫訝師僧無見處,人人俱解句中玄。
雷怒潛轟響,龍驚起噴津。
泥中灘泯跡,臥處有遺鱗。
三伏了無暑,四時長是春。
游嬉白衣老,疑是避秦人。
雷陂新作麥田荒,曾說風興沒兩郎。
誰似當年李刺史,春波還引句城塘。
雷雨過崖驚落湍,空林白晝忽生寒。
陰陰草閣開尊坐,細細山雲卷幔看。
落日樵聲經木末,青天鳥道掛簾端。
亦知吏隱非吾事,直欲從茲賦《考槃》。
雷觴淡如水,經年不濡唇。
爰有擾龍系,為造英靈春。
英靈韻甚高,蒲萄難為鄰。
他年血食汝,應配杜康神。
雷出應乾象,風行順國人。川途猶在晉,車馬漸歸秦。
背陝關山險,橫汾鼓吹頻。草依陽谷變,花待北巖春。
聞有鵷鸞客,清詞雅調新。求音思欲報,心跡竟難陳。
雷鼓千通破大幽,天開獄鑰縱累囚。
驛書散出先飛鳥,一日恩流四百州。
雷樂工,先王使侍華清宮。
營州羯奴作天子,梨園弟子群相從。
雷樂工,投樂器,慟哭西風雙血淚。
凝碧池頭刀謾攢,試馬柱前詈不畏。
於乎,雷樂工,既解此,何不築中置一匕?
雷海譚音出世雄,台巖香社冠禪叢。
紅爐點雪靈機密,翠徑斑苔道步通。
珠水濾羅晨漱淨,豉蓴縈莇午齋豐。
歸帆已應王臣供,金地天龍繞舊宮。
雷起龍門山,雨灑赤城觀。
蕭騷山木高,浩蕩塵路斷。
魚龍喜新波,燕雀集虛幔。
開戶微風興,倚杖眾雲散。
雷風畫羲文,藻蘋冠周篇。
房帷預何事,聖賢論本原。
婉彼涉靜姿,濯濯出水蓮。
擇歸令德配,映世高名戀。
已子與他子,義在亦乳然。
簞食或見色,千乘塵泥捐。
裙裾具此見,生子豈不賢。
鬼神發潛光,慈母令問傳。
當留千斛米,買酒澆青山。
漢字雷的意思
雷
(象形。甲骨文,中間象閃電,圓圈和小點表示雷聲。整個字形象雷聲和閃電相伴而作。小篆變成了會意字,從雨,下象雷聲相連之形,表示打雷下雨。本義:雲層放電時發出的巨響)
同本義 [thunder]
雷,陰陽薄動,雷雨生物者也。--《說文》
陰陽合為雷。--《春秋·玄命苞》
雷者,陰中之陽也。--《白虎通》
仲春,雷乃發聲,仲秋,雷始收聲。--《禮記·月令》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易·說卦》
陰陽相薄為雷。--《淮南子·墜形》
天下應之如雷霆。--《荀子·儒效》
如雷如霆,徐方震驚。--《詩·大雅·常武》
峭壁
雷lei
⒈雲層放電時發出的巨響:~聲。~電交加。[雷霆]霹靂,震耳的雷聲:~霆萬鈞。〈喻〉大怒:大發~霆。[雷同]打雷時,許多東西同時響應。〈喻〉隨聲附和或不該相同的卻相同:兩份答卷~同。
⒉一類爆炸性的武器:地~。魚~。
⒊[雷達]〈外〉意義為無線電偵察和定位。一般指利用無線電波進行探測的裝置。使用雷達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它廣泛用於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
雷lei 1.通"擂"。 2.通"礧"。古時作戰用以擊敵之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