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帽麻衣君勿輕,有如華袞貴難名。
人段自力方能立,事若無誠斷一成。
倚物蔓條終嫩脆,冒霜寒柏始堅貞。
男兒一副黃金骨,莫學伊阿浪死生。
衲僧舌頭真個自,渾侖里許沒錐鉤。
輪扁斲工不授子。庖丁游刃無全牛。
衲僧家,無本據。
鑒在機先,妙在轉處。
問漚堂上半座平分,集雲峰前孤風絕侶。
看看九萬摶扶搖,垂天之翅摩雲霄。
衲僧悟易要迷難,無限漁翁失釣竿。
點鐵成金猶自可,點金成鐵太無端。
衲朝裌暮午衫單,始覺春歸不再寒。
些子幽花三兩畝,霎時啼鳥百千般。
世情落落全相背,詩律平平略放寬。
連日飲徒偶焉往,自炊香薤五盤餐。
衲外元無象,言尋那路尋。問禪將底說,傳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淺,難休一室深。伏魔寧是獸,巢頂亦非禽。
觀色風驅霧,聽聲雪灑林。凡歸是歸處,不必指高岑。
衲僧去就水雲姿,偶墮夤緣出應時。
今日又歸林壑去,得便宜了得便宜。
衲僧家,不著佛求,
不著法求。然雖如是,
在佗煙焰裡,爭敢不低頭。
衲被蒙頭萬事休,九年面壁為迷流。
神光斷擘何希有,薩埵投崖飼虎求。
衲衣線粗心似月,自把短鋤鋤榾柮。
青石溪邊踏葉行,數片雲隨兩眉雪。
山童貌頑名乞乞,放火燒畬采崖蜜。
擔頭何物帶山香,一籮白蕈一籮栗。
衲僧用處得能乖,肯向龍宮鼻嗅來。
黑墨濃磨塗白紙,重重無盡雜花開。
衲僧公驗,突出難辨。
手眼通身,只得一半。
衲僧田地有來端,底意相攜出問檀。
春塢耕開雲錦曉,月津劃破練光寒。
飽期束肚三條篾,功就移身百尺竿。
恰恰相投看規矩,谷聲鑒像一般般。
衲衣處處逐浮雲,法乳何妨長子孫。
室有巾瓶留祖意,門無車馬露苔痕。
名高楚澤多新侶,夢入苕溪有舊言。
誰與隱峰居士說,曾參一句是同門。
衲僧家,達己靈。
有通變,解逢迎。
世人既已濁,不可自言清。
世人既已醉,不可自言醒。
和光同塵去,頭頭總見成。
豈不見昔年黨太尉,無分無曉最分明。
衲衣籐杖是吾緣。好歸去,舊林泉。富貴任爭先。總不較、諸公著鞭。雁飛汾水,鶴歸華表,人事又千年。滄海變桑田。誰知有、壺中洞天。
衲僧門下,三月一結。
把斷要津,聖凡路絕。
一夜簷頭雨滴聲,把真機俱漏世,
切忌守著系驢橛。
衲僧肘後個靈符,誰管從前有與無。
片板不能擔到底,又來依樣畫葫蘆。
衲子心情處士衣,今年參到地無錐。
江鄉一棹閒來往,只有明州數首詩。
衲子家風在,空山自有年。
死心衣帶下,生意钁頭邊。
火種鋤秋月,刀耕破曉煙。
倦來何所事,高枕夕陽眠。
漢字衲的意思
衲
僧徒的衣服,常用許多碎布補綴而成,因即以為僧衣的代稱 [Buddhist cassock]
自出家來長自在,緣身一衲一繩休。--白居易《贈僧自遠禪師》
又如:衲子(衲為僧衣。故借稱僧徒為衲子);衲衣(僧衣);衲襖(和尚所穿的大袖上衣);衲裙(僧人的衣裳);衲帛(絲織物品)
僧徒自稱或代稱 [monk]
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戴叔倫《題橫山寺》
又如:老衲;衲子(指僧徒);衲衣(代稱僧人);衲師(僧侶);衲徒(僧人,僧眾);衲僧(和尚,僧人)
衲 〈動〉
縫補,補綴 [(of clothes)mend;patch up]
拘攣補衲,蠹文已甚。--鍾嶸《詩品詩》
又如:衲裰(布塊補綴
衲na
⒈縫補。〈引〉拼湊做成:百~衣。
⒉僧衣,也指僧人:老~(僧人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