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溪群山俱有情,禺昂環列如逢迎。
東出雙秀高沖天,推先兩峰當我前。
二水南來炯相顧,合流於西疑欲祝
成此溪山一段情,中有一園十畝平。
著我翛然數間屋,繞屋但栽竹與菊。
扶杖行舒景物娛,開卷坐對聖賢讀。
嗟余藐焉天地間,居然分得此清閒。
毋餒浩然有以老,也應不負爾溪山。
舟子喧呼解纜忙,駝裘答颯冷禁霜。
行分槁項新岐路,心屬毛錐舊戰常
談笑慣陪北海酒,馥膏擬炷後山香。
詩筒儻肯生毛羽,飛到幽人夢蝶床。
舟楫南來處處過,海隅東去奈愁何。
蓼花帶雨紅連渚,黍穗迎秋翠委波。
半日帆檣行柳末,一天風月宿蘆科。
道逢遺老詢時事,惟說州侯惠愛多。¤
舟師分水國,漢將領秦官。麾下同心吏,軍中□□端。
吳門秋露濕,楚驛暮天寒。豪貴東山去,風流勝謝安。
舟自搖搖釣瀨濱,睦州司戶得詩人。
對床夜雨如蘇子,滿座春風似伯淳。
文武略窺瑤蓼射,婺衢爭耀錦鄉春。
金華葉相垂青史,青出於藍局局新。
舟楫蘋花渺,江湖喜氣多。
一天飛白雨,半夜濕青蓑。
帆轉星初落,潮歸鏡欲磨。
平生動中靜,安枕信風波。
舟行次符離,我子死阿十。
臨之但驚迷,至傷反無泣。
款定始懷念,內若湯火集。
前時喪爾母,追恨尚無及。
邇來朝哭妻,淚落襟袖濕。
又復夜哭子,痛並肝腸入。
吾將仰問天,此理豈所執。
我惟兩男子,奪一何太急。
春鳥獨蔓延,哺巢首戢戢。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堅。
陶鈞成茂業,書史樂高年。
瞻望簪紳共,吁嗟館舍捐。
舉時無異論,方信令名全。
舟絕清江系老榕,杖藜小住翠陰中。
縈青繚白千山日,駭綠紛紅萬竅風。
足倦要休憐地僻,心閒無事見春工。
回塘大有田田葉,索酒來傾碧玉筒。
舟閣下灘遲,蒼黃暮灘上,
偏愁逆水風,更駕崩沙浪。
落日看已昏,漁燈遠相向。
夜闌天轉寒,坐待潮流漲。
舟初維,琴始薦。
驛亭邊,夜相見。
詞宛轉,情綢繆。
解環珮,彈空侯。
調易闌,情難歇。
江波寒,墮明月。
綠壺再傾,芳音欲違。
譬彼林鳥,逢晨各飛。
羅衣沾霜,城烏忽起。
明日相思,孤棹千里。
舟船搖搖大巫前,松前絲蘿望纏綿。
屏風角軒恰匝背,心在山頭人倚船。
舟鷁凌乘著羽翰,攤錢三老喜安閒。
江豚白{魚忌}欺人甚,噴浪跳波帆影間。
舟子開帆日,天風吹雪時。
關河歲將晏,荊楚客何之?水接三苗國,雲迷二女祠。
經過逢北雁,應有寄來詩。
舟尾參差野岸橫,屐聲穿市得閒行。
雨昏茆店炊煙濕,人語蓬窗績火明。
枝上橙香初受摘,擔頭菰脆正堪烹。
漁樵自是平生意,不為衰遲薄宦情。
舟行竟日雨冥冥,晚飯淒涼送客亭。
雲羃亂山看不見,隔江惟有一堆青。
舟行有嚴程,越國常曉發。
雙櫓兀殘夢,起坐窺落月。
人家岸野水,霧雨籠邃闥。
遙憐瑣窗人,欹枕聽嘔軋。
舟絕顧城湖,始知泊銀樹。
腳夫亟裝擔,頓足跋涉懼。
水行困弊舟,陸出藉芒屨。
望遠有異觀,山水陶興趣。
太息足力疲,趁程眠日暮。
高價租蹇驢,意欲代吾步。
破輿不忍登,恐負看山眼。
遙程入荒夐,棧道踐{山蹇}{山產}。
蹇載亦徒勞,登頓資笑莞。
氣餒不足蘇,只得仰酒盞。
暫免極寒侵,圍春想歌板。
何當位經綸,盡把凹凸劃。
舟橫別港赴鷗約,人立斜陽等燕歸。
心事一春拈不出,兩堤楊柳又綿飛。
片雲篩雨過橫塘,襯斷蘋風作晚涼。
意快短檠推不照,柳邊聽月對啼螿。
舟隨番舶朝朝遠,魂附東舟夕夕還。
收拾閒情沉逝水,惱人新月故灣灣。
漢字舟的意思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船形。兩邊象船幫,中間三條線代表船頭、船艙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漢以後用「船」漸多起來。本義:船)
同本義 [boat]
舟,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象形。--《說文》
自關而西謂之船,自關而東謂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記·總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節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為之,曰俞,後因集板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易·系辭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詩·邶風·二子乘舟》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
舟zhōu船:小~。扁~。輕~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