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遊。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雲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雲月,佳趣滿吳洲。
掛月棲雲向楚林,取來全是為清音。
誰知繫在黃金索,翻畏侯家不敢吟。
掛樹玄猿朗朗呼,蘚侵石壁字模糊。
癡龍頷下珠如月,照見寰中五嶽圖。
掛畫燒香書滿前,丰標清出剡溪源。
平坡肘腋眠牛壟,小屋規模放鶴園。
外事任如黃葉寂,閒心暗與白雲論。
應須參到希夷處,自是三峰直下孫。
掛纓守貧賤,積雪臥郊園。叔父親降趾,壺觴攜到門。
高齋樂宴罷,清夜道心存。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掛粟枯桑杪,籬門晝掩關。
晴霜開曠野,寒日曬荒山。
指點村煙外,經行塚樹間。
群豪故貪愎,竊發亦愚奸。
掛席上桐廬,溪山似畫圖。
斯人不復見,吾道一何孤。
誰入非熊夢,真成失馬從。
清風端未泯,猶可激貪夫。
掛起招牌。一聲喝采,舊店新開。熟事孩兒,家懷老子,畢竟招財。當初合下安排。又不豪門買呆。自古道、正身替代,見任添差。
掛席曙鍾初,家山半在吳。櫓聲過遠寺,江色潤秋蕪。
陂鶴巢城木,邊鴻宿岸蘆。知君當永夜,獨釣五湖隅。
掛帆一縱疾於鳥,長興夜發吳興曉。
杖黎上訪魯公祠,一見目明心皦皦。
未說邦人懷使君,且為前古惜忠臣。
德宗更用盧杞相,出當斯位誠艱辛。
生逆龍鱗死虎口,要與乃兄同不朽。
狂童希烈何足罪,奸邪嫉忠假渠手。
乃知成仁或殺身,保身不必皆哲人。
此公安得世復有,洗空凡馬須麒麟。
掛冠歸故里,尋壑具巾車。
蘭蕙庭階茂,交遊世路疏。
一壺新漏箭,千姓舊囊書。
寄問從公客,家金有幾餘。
掛梁龍骨經時蟄,井井黃雲秋已及。
十日不雨民未急,使君日膳長蔬湆。
澄空颯颯雲霧入,饁婦休眠兒覓笠。
村舂化出雲子粒,市上明朝升二十。
農家語圃商語賈,恆願使君無疾苦。
自今一飯吾腹果,健看將母從簫鼓。
馮翊扶風天尺五,見說嚴陵在何所。
詔書奪去萬舌吐,九重欲扣君門阻。
棲鳥護巢駒戀皂,東人自視西人好。
那知湛露漙秋草,春意平鋪無剩少。
有客解事翻然笑,元佑治平諸故老,
身要人扶功未了。誰知青絲絡馬橫門道,
應笑江湖華發早。
掛冠湖上遂吾初,捫腹消搖適有餘。
羹煮野蔬元足味,屋茨生草亦安居。
市壚分熟通賒酒,鄰舍情深許借驢。
更喜新晴滿窗日,簽題重整一床書。
掛鞍長林側。
飲馬修川湄。
掛冠大谷肯於時,飣坐風流特地奇。
骨裡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齒偏知。
賣漿碎搗瓊為汁,解甲方憐玉作跡
老子醉來渾謝客,見渠倒屣只嫌遲。
掛錫雲飛處,心閒境亦閒。
萬緣空俗想,一缽飽松關。
身幻從茲化,風高未許攀。
繁華滿眼底,付與水潺潺。
掛書牛角來東都,短小不長五尺餘。
龍章鳳姿蘄見用,回叱關吏身無繻。
志如鶚氣虎,整束衣冠詫齊魯。
膏油繼晷不識眠,虀鹽充腸久味苦。
爾來試擬觀國賓,勢筆四顧旁無人。
劉蕡射策不中彀,何蕃如家知有親。
不平豪華憤四五載,虛老身姓三十春。
杜門讀書破萬卷,終教此道淳乎淳。
行行雪霜寒凝野,侵星據鞍跨羸馬。
妻子評郎被褐還,玉柱機頭差不下。
但誇舌在終可圖,肯向明時慚達者。
掛了衣冠卻問農,幾回欹枕聽晨鐘。
壯懷了與浮雲渺,宿疹猶資大藥功。
想像濠梁寧有趣,追尋風馭豈無蹤。
道人要識春台樂,須身壺公問所從。
掛琴無壁一長吁,可是儒冠竟誤儒。
好把清波回涸轍,莫教白眼哭窮途。
掛帆涉滄波,瞬息三萬里。
蓬萊有會期,莫為風雨止。
漢字掛的意思
掛
(形聲。從手,圭聲。本義:區別,區分)
同本義 [divide]
掛,畫也。--《說文》。段玉裁註:《易·系辭傳》:「分而為二以像兩,掛一以像三。」…古本多作畫者,此等皆有分別畫出之意。陸德明云:「掛,別也。後人乃雲懸掛,俗制掛字耳。」
掛於季指。--《儀禮·特牲禮》
變更易常以掛功名。--《莊子·漁夫》。釋文:「別也。」
懸掛;下垂 [hang]
掛曲瓊些。--《楚辭·招魂》。註:「懸也。」
仰視天,則明月斜掛,雲霞掩映。--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齊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又如:掛匾;掛籌(
掛(掛)gua
⒈懸,懸吊:~圖片。懸~。綵燈高~。
⒉牽絆,勾住,惦記:牽~。~鉤。~懷。~記。
⒊登記:去~號。快~失。
⒋粘上,附著:褲子上~了一層泥。
⒌量詞。用於成串的東西:兩~葡萄。三~珠子。
⒍[掛帥]統帥部隊。〈喻〉起統帥作用的領導:這項工作請她~帥。
⒎[掛齒]掛在嘴上。〈喻〉談到,提及:不足~齒。
⒏[掛綵]
1喜慶日子懸掛綵綢。
2作戰中負傷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