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清苕去,高楓丹葉森。
漁樵九鎖曲,風雨一窗深。
索酒貪山月,添衣怯洞陰。
鳳歸天柱曉,樓閣有鳴琴。
攜兒過嶺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頭穿林要籐帽,赤腳渡水須花縵。
不愁故人驚絕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見君合浦如夢寐,挽須握手俱汍瀾。
妻縫接霧縠細,兒送琴枕冰徽寒。
無弦且寄陶令意,倒載猶作山公看。
我懷汝陰六一老,眉宇秀髮如春巒。
羽衣鶴氅古仙伯,岌岌兩柱扶霜紈。
至今畫像作此服,凜如退之加渥丹。
爾來前輩皆鬼錄,我亦帶脫巾欹寬。
作詩頗似六一語,往往亦帶梅公酸。
攜酒澆山去,鳴鉦徹祭歸。
青蔬蒸果蒻,白酒市無旗。
日暮人皆醉,夜深歌似啼。
故人書問我,何用久居夷。
攜手登臨處,巴陵天一隅。春生雲夢澤,水溢洞庭湖。
共歎虞翻枉,同悲阮籍途。長沙舊卑濕,今古不應殊。
攜妓東土山,悵然悲謝安。我妓今朝如花月,
他妓古墳荒草寒。白雞夢後三百歲,灑酒澆君同所歡。
酣來自作青海舞,秋風吹落紫綺冠。彼亦一時,
此亦一時,浩浩洪流之詠何必奇。
攜輔西還玉體痊,銀台歸興且陶然。
談經寶序常迎日,膝席清司最近天。
君拂翠緌朝右貴,我驚華發鑑中鮮。
洛都巴俚雖求舊,莫累陽春一種傳。
攜鋤庭下斸蒼苔,墨紫?紅手自栽。
老子龍鍾逾八十,死前猶見幾回開?
攜酒依場圃,班荊共老農。
樓台一水外,風雨萬山中。
田葉浮逾綠,溪花濕更紅。
百年耕鑿計,吾愧鹿門公。
攜壺擬欲上層樓,雲掩冰輪且罷休。
誰料五更南柵路,卻成邂逅好中秋。
攜酒看花不礙頻,唯求酒後護殘春。
不辭樹樹憑攀折,孤卻明朝花下人。
攜手山橋第一軒,誰能結我夢中緣。
他年有意重過我,細細爐熏理舊編。
攜鉏乘夏雨,分菊待秋風。
幽事常關我,閒居不負公。
苔深連竹地,籬破接蘭叢。
更約兒童輩,須勤灌溉功。
攜書彈劍走黃沙,瀚海天山處處家。
大漠西風飛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攜鋤抱翁不辭勞,要使霜根足土膏。
我去艱難生理窄,卻疑學圃屬吾曹。
攜杖溪邊聽,抱琴台上坐。
我喜見江山,江山愁見我。
攜壺藉草醉斜陽,白鶴飛來月下雙。
蘆葉西風驚別浦,芭蕉夜雨隔疏窗。
千年帝子朱簾夢,一曲仙人鐵笛腔。
若問山翁還瘦否,手持漁竹下寒江。
攜月上南樓,月已穿雲去。莫照峨眉最上峰,同在峰前祝東望極青齊,西顧窮商許。酒到憂邊總未知,猶認胡床處。
攜家守荊溪,匆匆已一暮。
官捨非不佳,懷抱長鮮怡。
若非僮僕病,定復兒女啼。
昔貧歎不飽,今愁豈緣饑。
晨起袖書冊,急登亭上嬉。
露痕尚星月,風氣無窗扉。
頓覺老病身,不禁絺綌衣。
昨暑何可度,朝涼乃爾奇。
白鳥遠如蝶,玄蟬哦似詩。
松色雪我神,荷香冰我脾。
憂樂忽安在,形骸亦俱遺。
稚子不解事,朝餐呼我歸。
攜琴寄鶴,辭山別水,乘興隨雲做客。囊中欲試紫金丹,待點化、鸞紅鳳碧。誰知到此,玉梯無路,天上難通消息。不如卻趁白雲歸,免誤使、山英掃跡。
攜君石上琴,彈我窗前月。
月缺又還圓,誰能免離別。
漢字攜的意思
攜
(形聲。從手,雋聲。本義:提著)
同本義(把地上的物品舉提起來) [carry in hand]
攜,提也。--《說文》
如璋如圭,如取如攜。--《詩·大雅·板》
又如:攜壺;攜帶(提挈,照顧);攜酒牽羊;攜杖
拿著,持 [hold]
閒攜杖,漫出門,官槐滿路葉紛紛。--清·孔尚任《桃花扇》
又如:攜盤;攜帚
牽挽;挽扶 [lead]
相攜於道。--《淮南子·覽冥》
吾與汝並肩攜手。--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攜抱(牽挽扶抱);攜率(率領);攜將(扶持);相攜於道;攜幼扶老;攜扶;攜負(牽背)
帶,隨身一道 [bring along]
攜其妻子。--《公羊傳·襄公二十
攜(攜、攜)xie
⒈提,拿,帶:~物。~款。~帶。~家眷。
⒉拉,牽引:~手(〈喻〉合作)。扶老~幼。
⒊[攜貳]叛離,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