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三轉語,大仰一甌茶。
有恩成怨恨,無事是讎家。
杜鵑啼血染山花。
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近樹禽垂翅,依原獸絕蹤。
微遭斷手足,厚毒破心胸。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構脾分部伍,嚼蕊奉君親。
翅羽頗同類,心神固異倫。安知人世裡,不有噬人人。
蘭蕙本同畹,蜂蛇亦雜居。害心俱毒螫,妖焰兩吹噓。
雷蟄吞噬止,枯焚巢穴除。可憐相濟惡,勿謂禍無餘。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月明夜寒寒雨霜,相望各在天一方。
安得身有羽翼如鴛鴦,千里同相將。
巴江秋欲盡,遠別更淒然。月照高唐峽,人隨賈客船。
積雲藏嶮路,流水促行年。不料相逢日,空悲尊酒前。
巴蜀歸才子,江湖枉使車。
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書。
面對花應笑,眉開柳為舒。
苦無杯酒暇,人事正紛如。
巴闌獨還歲月深,相送出門自沉吟。
十年交舊總如許,狂歌一曲傷人心。
今人讀書如過客,壺飧只向市頭索。
吾曹苦思腸幾穿,安得相逢不索莫。
念我平生弄典墳,六月北窗長閉門。
雕肝篆肺得一句,旁人袖手評其文。
思量至此復一笑,如何躍馬追年少。
我今聞說有場屋,兩耳如聾怕聽得。
網山山下月魚亭,就船買魚活煮羹。
何時挾冊此來歸,議論不到吾縱橫。
故人年幾今猶未,正好款門問知己。
時命相遭不用多,或在半言並片紙。
老人校書紫雲樓,相見或問吾因由,
為言索處海水頭。蓬萊方丈不可到,
此心日夕徒生憂。
巴嶠南行遠,長江萬里隨。不才甘謫去,流水亦何之。
地遠明君棄,天高酷吏欺。清山獨往路,芳草未歸時。
流落還相見,悲歡話所思。猜嫌傷薏苡,愁暮向江籬。
柳色迎高塢,荷衣照下幔水雲初起重,暮鳥遠來遲。
白首看長劍,滄洲寄釣絲。沙鷗驚小吏,湖月上高枝。
稚子能吳語,新文怨楚辭。憐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巴陵山水冠南中。
巴山慘別魂,巴水徹荊門。此地若重到,居人誰復存。
落帆紅葉渡,駐馬白雲村。卻羨南飛雁,年年到故園。
巴東之山巫山高,連峰插天關鍵牢。
中有懷陵簸谷之波濤,籐蘿杳冥風怒號。
人跡不到神鬼逃,但見野猿沙鳥群相嘈,聱取百竅搖巖嶅
。
此景可聞不可遭,爾何為乎貌以毫毛,嗟哉用心無乃勞。
江盤峽束雷雨昏,崩崖死樹纏古根。
玄猿抱兒隨白猿,長臂偠裊相攀援。
舔睒譎詭趕騰騫,縣柯攫石墜且掀。
上有滿月如鹴盆,篔簹桃枝寒自蕃。
嘉實不食鳳高翻,但見娥皇女英之淚痕。
勢窮險盡原野辟,落日烏鴉繞雲黑。
狄花茫茫蘆葉赤,前飛鴰鶬後鳧鷁。
瀟湘洞庭煙水碧,騶虞裛崖無顏色。
還君此畫長太息,獨立看天淚沾臆。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巴字天邊水,秦人去是歸。棧長山雨響,溪亂火田希
俗富行應樂,官雄祿豈微。魏舒終有淚,還識寧家衣。
巴東有杜鵑,杜鵑啼春花正妍。
巴西有杜鵑,杜鵑啼血花可憐。
巴東巴西久為客,目斷江南歸未得,
月明滿地山花白。
巴山樓之東,秦嶺樓之北。
樓上捲簾時,滿樓雲一色。
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
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
巴南分與親情別,不料與君床並頭。
為我遠來休悵望,折君災難是通州。
京城每與閒人別,猶自傷心與白頭。
今日別君心更苦,別君緣是在通州。
萬里尚能來遠道,一程那忍便分頭。
鳥籠猿檻君應會,十步向前非我州。
來時見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頭。
別後料添新夢寐,虎驚蛇伏是通州。
聞君欲去潛銷骨,一夜暗添新白頭。
明朝別後應腸斷,獨棹破船歸到州。
巴峽向來惟屈姊,漢宮奚事出明姬。
當時本有平戎術,中國難容絕世姿。
忍死定仇婁敬策,惜生不遇武皇時。
後人卻恨毛延壽,斷送春風入遠夷。
巴西巫峽指巴東,朝雲觸石上朝空。巫山巫峽高何已,
行雨行雲一時起。一時起,三春暮,若言來,且就陽台路。
巴水走若箭,峽山開如屏。
洶湧匹練白,崷崒濃藍青。
崖空蓄雲雨,灘惡驚雷霆。
神仙宅幽邃,廟貌橫杳冥。
隱約可一夢,縹緲餘千齡。
名利有所役,舟楫無暫停。
悉窣垂肸蠁,祠禱希安寧。
鴉鴉爾何物,飛飛來廟庭。
紛紛颺寥泬,遠近隨虛舲。
鐵石礪觜爪,金碧輝光翎。
翔集托陰險,鳩啄貪羶腥。
日既恃威福,歲久為精靈。
依草與附木,誣詭殊不經。
城狐與社鼠,瑣細何足聽。
況乎人假人,心闊吞滄溟。
巴陵設忌三轉語,西峰單單只一句。
{上浙下耳},逢人切忌錯舉。
漢字巴的意思
巴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義:大蛇)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 [big snake]
巴,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說文》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山海經·海內南經》。註:「說者雲,長千尋。」
朱卷之國,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經·海內經》。註:「即巴蛇也。」
因加熱、乾燥或粘結而成的東西 [crust]。如:鹽巴;泥巴;鍋巴
古族名;古代國名,轄境在今四川省東部 [Ba]
西南有巴國。--《山海經·海內經》。註:「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鳥。--《周書·王會》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國》。註:「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隸屬。」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