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衣持斧大江南,人在春風和氣間。
草合園扉秋綠縟,花開環堵曉斕斑。
席前宣室趍嚴召,樂奏端誠趁近班。
記取臨分留愛景,芙蓉色斗海棠殷。
繡幕香幃隱日華,金鞍玉轡巧矜誇。
深山霧雨沄生虎,大海波濤虺作蛇。
樸樕有枝寒集鴇,梧桐無葉夜啼鴉。
涼風裊裊吹遊子,何處松楸是汝家。¤
繡幕羅裙風冉冉,像床氈幄低垂。獸爐香裊錦屏圍。不貪敧鈿枕,偏愛倚花枝。軟玉紅綃輕暖透,溫溫翠袖扶持。正忺安穩坐移時。雨雲忘峽夢,身境是瑤池。
繡衣宮女把宮門,不遣中人謁至尊。
晚霽微行向何處,灞陵原接杏花村。
繡佛前頭結好因,上元香火肅凌晨。
懸幡一色燈籠錦,名氏較書善女人。
繡帶合歡結。
錦衣連理文。
懷情入夜月。
含笑出朝雲。
繡館人人倦踏青。粉垣深處簸錢聲。賣花門外綠陰輕。簾幕風柔飛燕燕,池塘花暖語鶯鶯。有誰知道一春情。
繡線添長,屈指隔、書雲三日。華堂裡,十分佳氣,蔥蔥鬱郁。一點老人星正照,千年王母桃方實。向綺羅、叢裡酌流霞,稱觴客。鳳雛貴,名仙籍。鸞誥寵,恩慈極。萃一門盛事,皆詩書力。芹泮珠曹爭祿養,桂林雁郡催行色。看明年、兩處壽筵開,長生節。
繡線圖存陸晃遙,唐家花鳥棘針描。
只愁玉面無入畫,須是傳神盛子昭。
繡嶺蔥蘢浮瑞氣,雲樓靄闕明珠翠。
禁城緣嶺連九天,一片笙歌如鼎沸。
我恐紫麟丹鳳洲,移於近甸資宸遊。
東將太華為城雉,北以渭川為御溝。
又疑西王開月圃,白雲仙都紫雲府。
碧瑤新宮初搆成,借與明皇自為主。
開元之末天寶初,天下太平方晏如。
萬幾多暇頻游宴,青門道上馳鑾輿。
長樂岐頭霸陵岸,新豐市井驪山畔。
百里煙波錦繡明,寶馬香車若珠貫。
宮中湯泉瑟瑟文,潺湲長以蘭麝薰。
白玉蓮花蹙飛浪,珠堂繡殿溫如春。
貴妃承恩貌傾國,三千宮女朝霞飾。
謝家有女名阿蠻,歌舞織柔柳無力。
頻喚入宮恩寵厚,金粟臂鈽頒賜得。
秋來嶺上霜月明,光照組練金吾兵。
槐煙柳露咽宮漏,玉笛一轟巖壑驚。
春來嶺下春波綠,夜聽琵琶將理曲。
幽因輕攏慢撚聲,鸞皇引雛啄珠玉。
嘗記乘輿避暑時,御衣輕似紅蕖絲。
翠輦將游石渠寺,探得姚崇乘小駟。
往來綠樹影中行,清涼適稱逍遙意。
荔支顏色燕脂紅,生於南海煙瘴中。
南海地遙一萬里,使臣日貢華清宮。
六宮每從鸞輿到,遺珠落翠長安道。
百司既奉玉乘歸,湯宮橫鎖黃金扉。
門戈陛戟皆繡衣,朝鍾暮鼓含清輝,
參差天上朝元閣,往往紫煙飛皓鶴。
至今碧落星宿繁,猶似當時掛珠箔。
繡周張。繡周張。樓台簾幕絮高揚。誰賦珠宮並貝闕,懷王去後去沈湘。
繡江再見中秋月,歲去月圓人尚缺。
相望千里共嬋娟,苦恨亭亭照離別。
今夕一尊誰與同,孟光舉案對梁鴻。
眾雛立侍儼成列,以次持杯壽乃翁。
乃翁看月揩病目。手足頑麻頭髮禿。
但願團圞三十秋,不計東西與南北。
繡罷春衫出閣遲,辛夷花下立多時。
內園且是無人到,不省含羞怕見誰。
繡衣御史當霄立,星次周流到上吧。
萬里東隅觀出日,十年幽蟄聽驚雷。
頓令絕學知書貴,解使貪官覺賄災。
恩及老生何以報,只將頌語獻行台。
繡檻臨滄渚,牙檣插暮沙。
浦雲沉斷雁,江雨入昏鴉。
野曠天何近,春寒歲未華。
來朝風一席,隨處且浮家。
繡衣經略南來後,漕運尚書又入閩。
萬里銅鹽開越嶠,千般升斗買蕃人。
香熏茉莉春酲重,葉卷檳榔曉饌頻。
海道東歸閒未得,法冠重戴發如銀。
繡襪空中起,湘裙風外飛。
倒垂倭墮髻,妒殺路傍兒。
繡水雕欄,綺霞邃宇。薰風颯至清無暑。花間休唱遏雲歌,枝頭且聽嬌鶯語。景物撩人,悠然得句。深杯戲把紋楸賭。胸中邱壑自生涼,何須泉石尋佳趣。
繡轂尋芳許史家,獨將羈事達江沙。十年辛苦一枝桂,
二月艷陽千樹花。鵬化四溟歸碧落,鶴棲三島接青霞。
同袍不得同遊玩,今對春風日又斜。
繡罷還呼姊妹看,午風晴日滿欄干。
花間打散雙蝴蝶,飛過牆兒又作團。
漢字繡的意思
繡
(形聲。從糸,秀聲。從「糸」與絲織有關。本義:刺繡) 同本義 [embroider]。用彩色線在布帛上刺成花、鳥、圖案等
繡,五采備也。--《說文》。按考工記,以言畫繢之事。則凡黹與畫之五采備者,皆曰繡也。
絺繡。--《書·益稷》。鄭註:「刺者為繡。」按,謂針縷所紩者,其色備五采。紩者,黹字。鄭以刺釋黹,非以刺釋繡也。
妾自繡腰襦。--《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著我繡夾裙。
朝繡夾裙。
燦若圖繡。--《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又如:繡幌(鄉花的帷幔,窗簾);繡鵠(錦繡的飛禽圖梆);繡鵠(繡花的頭巾);繡佛(用彩色的絲刺繡成
繡(繡)xiu
⒈用彩色的絲線、棉線等在布、綢等上面刺成花紋、圖像、文字等:刺~。~花。~圖。~字。
⒉刺繡品:蘇~。湘~。蜀~。絨~。〈引〉華麗,精美,漂亮:花梁~柱。~羽銜花他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