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親見古觀音,化跡今居海上岑。
煙機外分青嶂骨,水天中見白雲心。
潮痕擁岸稜稜雪,月魄浮波爛爛金。
根境一如能所斷,圓通游踐法門深。
至正以來畫山水,秘監何侯擅其美。
帝御宣文數召見,抽毫幾動天顏喜。
有時詔許閱內儲,名筆班班世所無。
王吳李范已心識,餘者山堆皆手模
海內畫工亦無數,才似何侯豈多遇。
權門貴戚虛左迎,往往高堂起煙霧。
人間一筆不可得,門外車徒謾如織。
葉君使還親集送,乘興始肯留真跡。
於時在座總儒冠,王鄭歌辭晚更妍。
豈無片語道離恨,見侯之畫筆盡捐。
此畫攜歸在鄉縣,萬壑千巖眼中見。
卻憶都門送別時,回頭瞥睹西山面。
莫言短幅僅盈咫,遠勢固當論萬里。
既似山河月裡明,復同衡霍牖中起。
葉君眼力老愈光,愛之不減雲錦章。
年來行橐盡拋棄,惟將此紙十襲藏。
何侯遷官定何處,有客披圖正傾慕。
北騎南轅倘相值,煩君為我致毫素,請侯一寫滄洲趣。
至郭陪清語,留衣示別情。
奈何鳳翔骨,不得憲宗迎。
至哉物祖,設象隆脽。
動靜之德,翕闢攸宜。
嘉粟以薦,精禱洪釐。
茂宣陰貺,五觳蕃滋。
至節家家講物儀,迎來送去費心機。
腳錢盡處渾閒事,原物多時卻再歸。
至化無方,至德有光。
遲日江已麗,春風花草香。
玉壺影裡劫春長。乾坤獨露堂堂。
至哉子思,憂道失傳。
推本遺訓,中庸一編。
提挈網維,開示蘊奧。
無聲無臭,熟窺其妙。
至日沖寒掃墓墟,淒然一拜一欷噓。
蓼莪恨與雲無際,常棣愁催雪滿裾。
誤落世塵驚日月,謾牽吏鞅廢詩書。
回頭更看諸兒侄,門戶支撐正要渠。
至哉坤德,萬彙資生。
稱物平施,流兼變盈。
禮修泰折,祭極精誠。
皇皇靈睠,永奠環瀛。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遙。聖威無遠近,吾道太孤標。
辛苦蘇氓俗,端貞答盛朝。氣高吞海岳,貧甚似漁樵。
庾亮風流澹,劉寬政事超。清須遭貴遇,隱已被誰招。
栗塢修禪寺,仙香寄石橋。風雷巡稼穡,魚鳥合歌謠。
視事私終殺,憂民態亦凋。道高無不及,恩甚固難消。
大寇山難隔,孤城數合燒。烽煙終日起,湯沐用心燋。
勇義排千陣,誅鋤擬一朝。誓盟違日月,旌旆過寒潮。
古驛江雲入,荒宮海雨飄。仙松添瘦碧,天驥減豐膘。
似在陳兼衛,終為宋與姚。已觀雲似鹿,即報首皆梟。
盡願回清鏡,重希在此條。應憐千萬戶,禱祝向唐堯。
至樂本太一,幽琴和乾坤。鄭聲久亂雅,此道稀能尊。
吾見尹仙翁,伯牙今復存。眾人乘其流,夫子達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濤奔。都忘邇城闕,但覺清心魂。
代乏識微者,幽音誰與論。
至人變化,體妙難名。
去來不以象,動靜不以形。
通途自寥邈,何處不稱尊。
更無一法可當情,直踏毗盧頂上行。
至道不煩不遠,至人只在目前。淮王煉石得沖天。歎世已經千年。全在低心下人,事該緣分偶然。安爐致數盡周圓。須得汞去投鉛。
至人埋骨地,草木總皆玄。
未臘梅先覺,無風竹亦禪。
燈緣千載焰,名共四松傳。
舊日經行處,瓶盂常儼然。
至日空相憶,何時復此來。
素書煩蠟炬,往事付寒杯。
夢破風驚竹,詩成雨綻梅。
江城低婺女,回首亦勞哉。
至陰之精,誇而復盈。
輪高佃桂,階應祥螢。
玉兔影孤,金莖露溢。
其駕星車,顧於茲夕。
至音不可收,今人滯形器。
欲知古樂心,山中此聲是。
至藝得於天,音律誰同明。
道上車鐸逢,地底黃鐘成。
偉哉創業主,用才極其精。
太常識斯人,吾知不負丞。
忽疑貞觀間,四海幾措刑。
遐想登後夔,巍巍治難名。
至道渾疑獨,頭頭豈或遺。
塵中如默契,聖處自深知。
一體珠同貫,多方路益歧。
未能融物我,難與話希夷。
漢字至的意思
至
(象形。從一,一猶地,指事,不去而下來。古文從土,上亦象飛下之形。尾上首下。本義:到來,到達)
同本義(上古時期多用「至」,中古時期多用「到」) [arrive;reach]
至,鳥飛從高下至地也。--《說文》
鳳鳥不至。--《論語》
至,到也。--《字林》
至,到也。--《廣韻》
王朝至於商郊牧野。--《書·牧誓》
我征聿至。--《詩·豳風·東山》
遠道不至。--《墨子·辭過》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至則行矣。--《論語·微子》
至則無可用。--唐·柳宗元《三戒》
風雨驟至。--漢·王粲《登樓賦》
至zhi
⒈到,到達:~工廠。由東~西。自始~終。
⒉極,最,達到了頂點:~少。~高無上。物~則反。
⒊[至於]
1〈表〉達到某種程度:他還不~於那樣。
2連詞。〈表〉另提一件:~於意外之財,他是分文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