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甕城邊閒日月,翻環門上幾春秋。
東陽謾識榴皮字,南郭曾偕柳樹游。
踏雪飛鴻痕偶在,寒潭過雁影無留。
至人御氣無今古,妙處疑同上下流。
負郭平田闊,秋深獲勤。
短鎌行缺月,多稼剪黃雲。
舊臘占三白,今年稔十分。
太平村舍裡,墜穗飽雞群。
負郭有田在,年年長廢耕。
欲磨秋鏡淨,恐見白頭生。
未作一旬別,已過千里程。
不知書與劍,十載兩無成。
負罪將軍在北朝,秦淮芳草綠迢迢。
高台愛妾魂銷盡,始得丘遲為一招。
久戍臨洮報未歸,篋香銷盡別時衣。
身輕願比蘭階蝶,萬里還尋塞草飛。
永巷頻聞小苑游,舊恩如淚亦難收。
君前願報新顏色,團扇須防白露秋。
負擔相隨笑同,不分強習弱便相攻。
若無三尺齊民律,曠野何人是長雄。
負米慚子路,殺雞愧茅容。
汗顏戴履間,子職何以供。
負琴腰劍成三友,出蜀歸吳歷百城。
最是客途愁絕處,巫山廟下聽猿聲。
負郭可無三頃秫,蓋頭幸有兩間茅。
還鄉且盡田家樂,舉世誰非市道交。
村酒一杯澆磊塊,山程數驛更磽嶅。
羸驂莫怪歸鞭急,心在輕紅荔子梢。
負氣爭權事可悲,金貂繡轂盡何之,
唯聞野棘盤荒塚,只見空陵疊壞碑。
燈暗竹堂行道夜。煙昏石窟坐禪時。
怡然自得真棲處,何用經營別路岐。
負矢前驅敵未擒,虎侯高揭意何深。
文皇決拾精天下,偏愛良工辨木心。
負暄孤坐松根石。
負俗寧能累哲人,昔賢由此致功名。
驥收鹽阪車前足,琴得焦桐爨下聲。
三獻荊山時未識,一鳴齊鳥眾方驚。
傳聞下詔搜遺逸,勸講方思用老成。
負雪披霜不得依,梅寒恨不出豳詩。
身梁根治荒江介,情調猶輸第一辭。
負劍豈無國士,行吟何處長安。
惆悵城陰古廟,風吹淮水瀰漫。
負妾當時寤寐求,從茲粉面阻綢繆。
宮空月苦瑤雲斷,寂寞巴江水自流。
負固驕陽不忍回,執迷涼意誤驚猜。
傾盆雨勢疑飛瀑,揭地風聲幫迅雷。
階下決明添意氣,庭前甘菊勝胚胎。
可憐歲事今如此,麥垅蔬畦尚可培。
負薪反羊裘,愛表只傷裡。
補紉雖雲工,歲晏安可恃。
洗心如秋天,六合無塵滓。
浮雲風去來,在彼不在此。
負琴兼杖藜,特地過巖西。已見竹軒閉,又聞山鳥啼。
長松寒倚谷,細草暗連溪。久立無人事,煙霞歸路迷。
負羽到邊州,鳴笳度隴頭。雲黃知塞近,草白見邊秋。
負得劉王侍女稱,何年鍾作塚魂英。
月娥暗吐溫柔態,海國元標悉茗名。
翠髻雲鬟爭點綴,風香露屑斗輕盈。
分明削就梅花雪,誰在瑤台醉月明。
漢字負的意思
負
(會意。從人,從貝。本義:恃,即依恃,憑仗)
同本義 [rely on]
負,恃也。從人守貝,有所恃也。--《說文》
秦貪,負其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藝文類聚·吳均·與朱元思書》
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左傳·襄公十四年》
其異姓負彊而動者,漢已幸勝之矣。--漢·賈誼《治安策》
守自負年德,易之。--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又如:負固(依仗地勢險固);負固不悛(依憑險阻而不悔改);負寵(依仗寵愛);負學(依恃才學);負險(憑借險固的地形);負勢(依仗權勢)
是猶使蚊負山。--《
負 fu
⒈輸,敗,跟"勝"相對:三勝二~。
⒉背:~糧。~荷。~載。~荊請罪。〈引〉擔任:~責盡職。~有重任。
⒊遭受:~屈。~輕傷。
⒋仗恃,依靠:~嵎頑抗。~險固守。
⒌具有:久~盛名。
⒍違背,背棄:~約。忘恩~義。
⒎欠:~債。
⒏小於零的:~數。
⒐相對的兩方面之反面,跟"正"相對:~電。~極。
⒑
【負氣】賭氣。
⒒
【負疚】自己覺得慚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