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紹外紹,有偏有正。
失曉老婆逢古鏡。
內助從來上所嘉,新春不忍見新花。
君王念舊憐遺族,常使無權保厥家。
內仗朝初退,朝曦滿翠屏。
硯池渾不凍,端為寫蘭亭。
內家新賜密雲龍,只到調元六七公。
賴有空山供小草,猶堪詩老薦春風。
內舉無慚古所難,燕台遙想拂塵冠。
登龍有路水不峻,一雁背飛天正寒。
別夜酒余紅燭短,映山帆去碧霞殘。
謝公樓下潺湲響,離恨詩情添幾般。
內廄多龍馬,奚官晚更調。
獨矜紅叱撥,老氣壓天驕。
內邱應有越人蹤,血食依山近邑中。
前代醫流兼咒法,上池水飲獲神功。
假真昔歡多盧異,生死今慚少虢同。
秦技嫉能曹橫逆,停車吊爾意潛通。
內貴何妨知我希。芳蓀紐佩石蘭衣。不教塵外專雲壑,准向人間駕使騑。憂國夢,繞端闈。靜言思奮不能飛。時因風雨思疇昔,歎兩蘇公盍不歸。
內樂清虛息萬緣。逍遙真是地行仙。徙他玉帶金魚貴,聽我綸巾羽扇便。傾九醞,祝長年。休辭瀲灩十分舡。來年此日稱觴處,定有重孫戲膝前。
內侍傳宣總插貂,虎賁絲絡遞乘軺。
爾曹肉食終無賴,天下軍輸半已凋。
朔雪炎風歸紫極,銅駝金馬郁青霄。
萬年曆服超三五,努力夔龍翊帝堯。
內德方{上新下女}茂,徽音比姒超。
詒謀二聖托,燕處兩宮朝。
功被人間滿,神歸帝所遙。
巍巍光獻策,萬世配仁昭。
內殿談經愜帝懷,沃州歸隱計全乖。
數條雀尾來南海,一道蟬聲噪御街。
石枕紋含山裡葉,銅瓶口塞井中柴。
因逢夏日西明講,不覺宮人拔鳳釵。
內史兵機是所長,東師飛度取降王。
誰知一夕讒言入,不得文皇七寶裝。
內外湖爭碧,朝昏時覺遐。
友朋非一處,山水作鄰家。
偶逐葑船散,同隨漁火斜。
頻呼免相失,橋隔是天涯。
內空外空內外空,一聲才舉迅雷風。
流通佛法無多子,千古靈山靈象雄。
內心齊誠,外物蠲潔。
神來迪賞,俎豆既棄。
燕及群生,靡或夭輟?/p>
降福穰穰,時萬時億。
內殿張絃管,中原絕鼓鼙。舞成青海馬,鬥殺汝南雞。
不見華胥夢,空聞下蔡迷。宸襟他日淚,薄暮望賢西。
內闡規函致本宗。道相通。寂寥常在混元宮。悟真空。上下觀之無一物,與誰同。逍遙獨坐月明中。伴清風。
內外變,八轉始還元。地帶長垂主坎戶,周行胎息貫天門。太始道方存。純一體,赤黑氣常噴。丹火發時燒內景,冷泉湧處浴猴孫。神水赤龜吞。
內弟幼而敏,抗志欲決科。
一行試曹掾,吏才猶患多。
謂當為時用,舌在如命何。
通籍已艱阻,入幕終蹉跎。
我生依外家,侵尋閱羲娥。
視君如同氣,竹馬聲相和。
少長聯研席,詞場深琢磨。
相期到晚歲,杖屨俱婆娑。
寧知五年別,君隨東逝波。
憶同戍溪行,我馬君乘鸁。
馬駑費十駕,鸁後已倍過。
重來意慘愴,樹擁山嵯峨。
嗟君父與兄,相望空山阿。
宿草埋白璧,寒風撼林柯。
沉吟痛疇昔,有淚如懸河。
漢字內的意思
內〈名〉
裡面。與「外」相對 [inside]
一室之內。--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郗猶在帳內。--《世說新語·雅量》
東海家內則郝夫人之法,親陵家內范鍾夫人之禮。--《世說新語·賢媛》
一板內有重複。--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數里內無樹。--清·姚鼐《登泰山記》
又如:海內;關內;內牽(內中傳遞消息者)
指某一群體或某一物體的中間。常指國內或朝廷內 [inside;internal;interior]
動干戈於邦內。--《論語·季氏》
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內,名詞作狀語,譯時加介詞「對」,為「對內」。)--漢·賈誼《過秦論》
不
內nei
⒈裡面,跟"外"相對:~面。~科。~情。屋~。國~。
⒉舊稱自己的妻為"內人"或"內子"。也用來稱妻子家的親屬:~弟。~侄女。
⒊[內心]
1心裡。
2三角形內切圓的圓心。
⒋[內行]對某項事情有經驗或熟悉其業務。
⒌[內容]事物內部所包含的實質或意義。
⒍[內疚]內心感到慚愧和不安。
⒎[內幕]外界不知道的、隱秘的內部情況。
⒏[內務]
1國內的事務(多指民政):~務部。
2集體生活中,日常的室內事務:整理~務。
⒐〈古〉通"納"。接納,交納。
────────────────—
內na 1."納"的古字。使進入;放入。 2."納"的古字。接納;容納;釆納。 3."納"的古字。迎娶。 4."納"的古字。交納;進獻。 5."納"的古字。收藏。 6."納"的古字。補綴,彌補縫隙。 7.通"肭"。肥。 8.通"訥"。木訥,不善言辭。
────────────────—
內rui 1.通"汭"。河流彎曲處或會合處。 2.通"枘"。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