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道通長樂。
青門臨上路。
遙聞鳳吹喧。
暗識龍輿度。
褰旒明四日。
伏檻紆三顧。
小苑接侯家。
飛甍映宮樹。
商山原上碧。
滻水林端素。
銀汗下天章。
瓊筵承湛露。
將非富人寵。
信以平戎故。
從來簡帝心。
詎得回天步。
復殿重樓墮杳冥,故基喬木尚崢嶸。
銀河不改三千尺,鐵馬曾經十萬兵。
華表故應終化鶴,謫仙未解獨騎鯨。
井泉一一兒童舊,白髮衰顏只自驚。
復旦風雲合,丹心日月明。
江神回朗照,霽色向來清。
復看征橐去匆匆,況是春山暮雪中。
舊社音書王屋下,老年杖履鏡湖東。
金鵝樓隱滄洲月,木阜松含碧落風。
別後有懷誰共寫,只應惆悵數南鴻。
復辟先元約,長年損積憂。
春移柏城仗,仙去帝鄉游。
德並塗莘敏,功臨馬鄧優。
千秋修故事,車馬戒如流。
復作騎驢不跨驢,此生斷酒未須扶。
獨無錦裡驚人句,也得梁園畫作圖。
復嶺重岡向背迷,瘦筇深與病夫宜。
早禾未割尤艱食,過午人家猶未炊。
復仇萬古明義,寸刃終屠魏齊。
簀裡誰知范叔,車中暗逐王稽。
復擁旌麾,重歌褥褲,滿城長自春容。搢紳耆舊,歡溢笑談中。盡道邦君愷悌,逍遙遂、湖海遐蹤。今朝會,公真樂善,屈意與人同。恩勤,東道主,揮金漢傅,懷綬朱公。引群仙環拱,欲壽吾翁。春甕初澄盎綠,春衫更、輕染香紅。持杯願,歸登絳闕,花萼醉春風。
復道麗明霞,阿房未當奢。
半空傳笑語,長夜《後庭花
復此雲山飲,吁嗟空自勞。
三回看杞菊,兩度歎蓬蒿。
昨者唯傷李,如今更憶曹。
海陽真俊逸,一等野墳高。
復也雖少年,其志亦猛烈。
發足指乳峰,赤手探虎穴。
直須得虎歸,不可只麼說。
送之披秀前,歲暮千峰雪。
復把元宵,等閒過了,算來告誰。整二年三歲,尊前笑處,知他陪了,多少歌詩。豈信如今,不成些事,還是無聊空皺眉。爭知道,冤家誤我,日許多時。心兒。轉更癡迷。又疑道、清明得共伊。但自家晚夜,多方遣免,不須煩惱,雨月為期。用破身心,博些歡愛,有後不成人便知。從來是,這風流伴侶,有分雙飛。
復憶同游處,經春在武林。
湖光浮鷁淨,山木坐猿深。
事往惟詩在,悲來吒夢尋。
朋知零落盡,投老若為心。
復禮工夫本易成,此心對越只寅清。
居鄉上齒家常飯,此道於今晦不明。
復齋出守劍津時,正直清廉真吏師。
遣愛昔嘗垂竹帛,徽音今又嗣塤篪。
侯能培植基棠茇,我欲摩挲常萼碑。
千載福公家傳好,懷哉蜀士送行詩。
復壁交青瑣,重簾掛紫繩。如何一柱觀,不礙九枝燈。
扇薄常規月,釵斜只鏤冰。歌成猶未唱,秦火入夷陵。
復作歸田去,猶殘獲稻功。築場憐穴蟻,拾穗許村童。
落杵光輝白,除芒子粒紅。加餐可扶老,倉庾慰飄蓬。
復為時所拘。
羈紲作微臣。
復墅拓墅乞墅了,吾將北矣乃圖南。
無妻怕學林甫獨,有子肯為王霸慚。
漢字復的意思
復
(形聲。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是甲骨文「止」字的變形,表示與腳或行走有關。上面是聲符「逼」的省形,有「腹滿」義,在字中亦兼有表義作用。後來繁化,加義符「彳」,表示行走,現在又簡化為「復」。本義:返回,回來)
同本義 [return to]
復,往來也。--《說文》
反覆其道。--《易·復》
公歸不復。--《詩·豳風·九罭》
揚觸捆復。--《儀禮·大射儀》
無往不復。--《易·泰》
卒乃復。--《書·舜典》
不遠而復,先典攸高。--南朝梁《與陳伯之書》
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史記·魏公子列傳》
死者不可復生。
復(復) fu
⒈返,回去:往~。至今五十年而不~。
⒉回答,回報:~命。~信。報~。~仇。
⒊還原,使回歸:恢~。~原。~員軍人。
⒋又,再:死灰~燃。冀~得兔,兔不可~得(冀:希望)。
⒌重疊,繁多的,不是單一的:~雜。~層。~句。重~。山重水~疑無路。~式立交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