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字開頭詩句,郡開頭的古詩,開頭字是郡字的古詩詞詩句,第1個字起頭字是郡字的詩詞

古詩詞開頭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帶女嬃名,民康境亦寧。晏梳秋鬢白,閒坐暮山青。

贈客椒初熟,尋僧酒半醒。應懷舊居處,歌管隔牆聽。

在江湖煙樹間,謝公遺踵好躋攀。

詩中勝景堪吟嘯,池上清風足往還。

疑思但憐雲映水,回頭不覺日銜山。

登臨屢起歸歟興,看是槐花滿故關。

名元自山名得,石似疏欞四面同。

每恨世人游不到,羨君身在此山中。

家結得此花緣,盛事龍頭四十年。

書種至今香不斷,馨兒俱作廣寒仙。

閒多暇日,況乃值清冬。

風葉已成掃,霜蕪猶復重。

佛香留夜火,蔬飯候晨鐘。

誰信二千石,心如一衲翁。

北乘流去,花間竟日行。海魚朝滿市,江鳥夜喧城。

止酒非關病,援琴不在聲。應緣五斗米,數日滯淵明。

接湖南境,孤城若個邊。

茆寮愁問宿,峽石善驚船。

官小無迎吏,詩工有續編。

古人高妙處,不過覽山川。

齋冷秋菰,飯客比僧供。

如何虀鹽廚,便謂酒肉夢。

此間百戰場,肥瘠較輕重。

霜花氣未暖,水澌硯含凍。

窗梅眩書燈,厭聽曉角弄。

鄉心競節物,椒盤已可頌。

一堂元佑師,翠竹忍留鳳。

取材有成約,浮海誰與從。

翻然著鞭先,逸足未易鞚。

他日仇池書,為記小有洞。

中乞假來相訪,洞裡朝元去不逢。

看院只留雙白鶴,入門唯見一青松。

藥爐有火丹應伏,雲碓無人水自舂。

[廬山中雲母多,故以水碓搗煉,俗呼為雲碓。]

欲問《參同契》中事,更期何日得從容?

治資參佐,計台須借留。

居常元少事,有子更無憂。

君問歸涪棹,予尋出峽舟。

一樽談舊事,何日重相求。

大廬陵古,分符得秘郎。

息爭民珥筆,課最米連檣。

水隔蓬山遠,風凝畫戟香。

少須官事了,歸去玉為堂。

紱雖重綰,齋銘只自修。

陰功淮海積,遺愛浙江留。

世事桑田水,人生薤露秋。

蓋棺奚復憾,簫鼓咽原頭。

政今良吏,門風古縉紳。萬年唐社稷,一個哭麻人。

憤烈身先死,敷揚氣益貞。天乎資大寶,泰矣見忠臣。

得罪鍾多故,投荒豈是迍。玉寒方重澀,松古更青皴。

鵬塌寧唯白,龍多豈止荀。道孤梳有雪,恩重淚盈巾。

喻蜀須憑草,成周必仗仁。三峰宵旰切,萬里渥恩新。

賦鵩言無累,依劉德有鄰。風期仁祖帽,鼠訝史雲塵。

禪叟知何幸,玄談有宿因。雙溪逢陸海,荊渚遇平津。

落日愁聞笛,何人為吐茵。生徒希匠化,寰海仰經綸。

疾愈蟬聲老,年豐雨滴頻。劉虯師弟子,時喜一相親。

政只今多暇日,名園欲到指蒼茫。

能詩有客憐侯喜,好士惟公繼鄭莊。

促膝未妨澠似酒,轉頭當復玉為堂。

聯金綴玉真吾事,剩刻堅珉表士鄉。

閣高簷半納雲,危欄徙倚惜芳辰。

澄潮疊嶂新經雨,啼鳥開花各為春。

案有箋毫難賦景,席無歌管懶邀賓。

自憐莫厭登臨數,即是葵丘代戍人。

庭無事即仙家,野圃栽成紫筍茶。

疏雨半晴回暖氣,輕雷初過得新芽。

烘褫精謹松齋靜,採擷縈迂澗路斜。

江水對煎萍彷彿,越甌新試雪交加。

一槍試焙春尤早,三盞搜腸句更加。

多謝彩箋貽雅貺,想資詩筆思無涯。

獄乏掾屬,君才盛府依。

犴牢煩暫掌,鸞枳復卑飛。

盡室輕裝去,新吟滿篋歸。

風流傷別處,粉淚灑紅衣。

城朝解纜,江岸暮依村。二女竹上淚,孤臣水底魂。

雙雙歸蟄燕,一一叫群猿。回首那聞語,空看別袖翻。

守蘇軾、山人張天驥、詩僧道潛月中游」題名十六字

,在徐州百步洪岸石,石半入水,水落輒隱隱見沙沫間,

篙師漁人不能識,而崖石險絕,又非士大夫所暇尋閱者,

故於世無傳焉。

成化壬辰,予過徐,放舟洪下,畏險岸行,偶見此字,嘗

為詩紀之。

又八年庚子,予與洗馬羅君明仲校文南畿歸,工部主事尹

廷用實理洪事,邀坐蘇墨亭,則此石已為君所伐致,置之

亭壁矣。

因與明仲各賦一詩遺尹君,留之亭中。

九月望日。

我昔彭城初泊舟,岸行百步觀洪流。

手披荒蘚看古石,上有坡翁舊時刻。

沙沖水嚙四百年,字畫半滅風神全。

我行見此三歎息,此物乃在風塵間。

冬曹尹君真好事,自掃巉巖鑿蒼翠。

山靈助喜河伯愁,白日驪珠照平地。

孤亭素壁高巃嵷,登堂見字如見翁。

山人在前僧在後,尚憶扁舟游月中。

崖端刻頌唐宗業,水底沉碑杜預功。

直將談笑為故事,似與百戰爭豪雄。

高才直節古今少,片石價比千金同。

由來一代不幾見,況我異世懷高蹤。

憑君一拓數千本,遍使四海揚清風。

齋全佔五溪雲,就養辭權以孝聞。

重戴舊稱秦御史,高堂新授漢封君。

板輿為別經三載,壽酒先斟滿十分。

我歎今生無此事,賦詩相送淚雰雰。

郡字的釋義

漢字郡的意思

(形聲。從邑,君聲。從「邑」,表示與行政區域有關。本義:古代的行政區域)

同本義 [perfecture]

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為百縣,縣有四郡,故春秋傳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監其縣。--《說文》。朱駿聲曰:漢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國,凡郡國一百有三,古者縣大郡小,秦以後郡大縣小。

及郡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謫守巴陵郡。--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從郡城就童子試歸。--清·周容《芋老人傳》

自郡城走數十里。

又如:郡屬(郡守的屬員);郡廨(郡府);郡朝(郡署的廳事。亦指郡守);郡章(郡太守

郡jun〈古〉行政區域。秦朝以前比縣小。自秦朝起比縣大,秦朝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