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踏石訪山友,野鳥驚人鬧枯柳。
牧童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鶴發叟。
結茅倚巖屋數間,塵埃辟易不用帚。
竹廚貯書維四五,土壁黏碑分左右。
山中新醅未堪壓,攜手邀我沽村酒。
床前尚有著殘棋,忘記四圍關戶牖。
日斜扶醉同歸來,但見黑白子紛糾。
獼猴樹上周章走,莫是此曹來動否。
披觀玉京路,駐賞金台址。逸興懷九仙,良辰傾四美。
松吟白雲際,桂馥青溪裡。別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披衣未冠櫛,晨起入前林。
宿露殘花氣,朝光新葉陰。
傍松人跡少,隔竹鳥聲深。
閒倚小橋立,傾頭時一吟。
披草籬根問舊花,一番春事又萌芽。
非因老態逢時感,只怨昏瞳作霧遮。
何處而今尋爛漫,不圖於此見英華。
翻階自合流芳詠,可惜飄零野客家。
披竹簡兮典謨,聖手斷兮唐虞。
登群龍兮輔翌,萃一堂兮都俞。
知人兮帝之哲,動天兮帝之德。
畫像兮民不犯,舞干兮苗已格。
迨一旅兮中興,嚴廟貌兮稽陵。
感會遇兮風雲,崇像飾兮股肱。
憤夷楚兮陵上國,忽庭堅兮祀俄息。
泚麟筆兮特書,喟夷吾兮有力。
何汲汲兮詭誕,謂明良兮相賊。
奸雄托兮自文,慨齊東兮毋惑。
仰而察兮草木殖。功之遠兮難名,
民之思兮無斁。
披褐入西園,煩襟散清曉。
微風動高樹,零露下芳沼。
始行幽谷中,忽出青林杪。
流水漂余花,修筠度啼鳥。
身緣翠石回,思逐白雲杳。
負杖孤賞懷,春闌綠陰悄。
披襟散發晚風清,細細孤斟緩緩行。
道是江東官事冗,綠楊陰裡聽蟬聲。
披草衣,執具書。
面不洗,頭不梳。
是文殊,非文殊。
擬議台山路轉迂。
披衣凜中夜,起步祝融巔。
何許冰雪輪,皎皎飛上天。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無邊。
群峰儼環列,玉樹生瓊田。
白雲起我旁,兩腑風翩翩。
舉酒發浩歌,萬籟為寂然。
寄言平生友,誦我山中篇。
披蓑側笠千峰上,引水澆蔬五老前。
中有瓜田難納履,睦州倒退在傍邊。
披風聽鳥長河路,臨津織女遙相妒。
判知秋夕帶啼還,那及春朝攜手度。
披風別殿地無塵,辟惡靈符自有神。
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披卻蓑衣翁自漁,青荷包飯柳穿魚。
時歸坐在短篷底,白佔一溪雲水居。
披緇受業在淮南,不覺流年七十三。
羅漢院中餘古柏,將軍墳上落枯杉。
纏綿宿病逢奇藥,收拾頹年坐破龕。
自說舊棲真佛境,羅田山裡毒龍潭。
披露已諧平日誌,開雲須信大賢能。
只餘天道終堪倚,不問人間愛與憎。
披拂芝蘭便斷金。頓成南北豈勝任。三年尊酒半生話,千里雲山一寸心。休悵望,莫登臨。夢魂何處不相尋。柔腸欲問愁多少,未比湘江煙水深。
披榛入山山路細,鐘聲出寺門將閉。
石苔冉冉上芒鞋,草露漙漙著衣袂。
野人茅茨苫竹屋,終身侷促無生計。
天公未勝困人,春田米盡秋田繼。
老妻稚子亦自樂,野草山花還插髻。
長笑人間醉未醒,終老辛勤漫欺世。
披衣坐小亭,夜氣拂人清。
月暗先成暈,蟲吟不識名。
舉杯斯混沌,開卷賞莖英。
此興知誰會,松風鶴睡驚。
披襟渺無際,一笑碧雲頭。
千里當眉睫,何須更上樓。
披衣清曉倚闌干,龜屋裁成二寸冠。
盆檜雨余抽嫩綠,研池風過起微瀾。
愛書自笑心常在,去死懸知日尚寬。
回視前修似無媿,不教一字入長安。
漢字披的意思
披〈名〉
(形聲。從手,皮聲。本義:引柩帛) 古夾具。即用在柩車兩旁牽挽的帛 [silk ribbon]
披,從旁持曰披。--《說文》
設披周也。--《禮記·檀弓》。註:「披,柩行夾引棺者。」
執披。--《周禮·司士》。註:「柩車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紐以結之,謂之戴。」
執披者旁四人。--《儀禮·士喪禮》
設披。--《儀禮·既夕禮》
披 〈動〉
分開;裂開 [divide;split]
而披其地。--《左傳·成公十八年》。註:「猶分也。」
又披其邑。--《左傳·昭公五年》。註:「析也。」
不折必披。--《史記·魏其安侯傳》。正義:分析也。」
柳條
披pī
⒈穿,覆蓋在肩背上:~衣。~紅。~星戴月(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奔走或在野外辛勤勞動)。
⒉翻閱,揭開:~卷。~露。~肝瀝膽(〈喻〉非常忠誠)。
⒊分開,劈開:~沙揀金(〈喻〉細心挑揀,去粗取精)。~荊斬棘(〈喻〉創業艱辛)。
⒋裂開:木頭~了。竹棍~了。
⒌[披靡]原指草木隨風散亂倒伏。後常比喻軍隊潰敗:人馬皆~靡。
⒍[披露]
1顯示,揭露。
2發表,公佈:~露新聞。
────────────────—
披bi 1.古喪具。用帛做成,繫於柩車兩側,備牽挽之用,以防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