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相驅逐,干戈事戰爭。
千重漢圍合,一夜楚歌聲。
淒涼七十戰,散漫八千兵。
失道欺田父,窮途遇灌嬰。
天亡終不悟,覽古亦傷情。
龍女獻珠成佛,善財彈指入門。
若到頓庵門下,一時且作兒孫。
龍田亦有耕痕在。
龍象蹴踏潤無邊,騰雲駕霧謁諸天。
帝釋驚惶無處避,尋光燭理扣金仙。
龍樓鳳闕郁崢嶸,榮宮不聞更漏聲。
紅紗蠟燭愁夜短,綠窗鵯鵊催天明。
一聲兩聲人漸起,金井轆轤聞汲水。
三聲四聲促嚴妝,紅靴玉帶奉君王。
萬年枝軟風露濕,上下枝間聲轉急。
南衙促仗三衛列,九門放鑰千官入。
重城禁◇鎖池台,此鳥飛從何處來。
君不見穎河東岸村陂闊,山禽野鳥常嘲◇。
田家惟聽夏雞聲,夜夜◇頭耕曉月。
可憐此樂獨吾知,眷戀君恩今白髮。
龍髯初一振,人盡息其機。
池靜朱華出,山涼白鳥歸。
灑能無已已,詩豈去非非。
仰面楚天過,浮雲似白衣。
龍盤鳳翥氣佳哉,東指齋宮玉輦來。
影入松楸仙仗遠,香升俎豆曉雲開。
盛儀備處千官肅,神貺乘時萬馬回。
豹尾叨陪須獻頌,小臣慚愧展微才。
龍門不見鬢垂絲,莫唱平山楊柳辭。
縱使前聲君忍聽,後聲惱殺木腸兒。
龍虎諸山會,車書萬國同。
星躔環斗極,王氣繞江東。
地湧神宮出,橋分御水通。
丹爐晨隱霧,石馬夜嘶風。
日月無私照。
乾坤仰聖功。
十年瞻望地,雲樹郁蔥蔥。
龍化當年去不回,空餘古洞出崔危
蒼蒼野色連天遠,脈脈泉音穴地來。
壁上梭飛三尺雨,匣中劍躍一聲雷。
紅雲六月炎蒸處,慶作商霖澤九垓。
龍德中,元氣昌,天王一統開八荒。
十又一葉治久長,前年白雉來越裳。
中國聖明日重光,仁聲極沓動嘉祥。
烏桓部族號佛郎,實生天馬龍文章。
玉台啟,閶闔張,願為蒼龍駕東皇。
瑤池八駿有若亡,白雲謠曲成荒唐。
有元皇帝不下堂,瑤母萬壽來稱觴。
屬車九九和鸞鏘,大駕或駐和林鄉。
後車獵俟非陳倉,帝乘白馬撫八方。
調風雨,和陰陽。
泰階砥平玉燭明,太平有典郊樂揚。
尚見榮河出圖像,麒麟鳳鳥紛來翔。
龍睡抱明月,我來窺碧潯。
攖鱗徒有志,探頷本無心。
雷去春霖足,雲歸夜水深。
餘波就不惜,好為濯塵襟。
龍門點額意何如?紅尾青鰭卻返初。
見說在天行雨苦,為龍未必勝為魚。
龍堪斗健鐵為鞍,頻載將軍戰得官。
逐北蹄奔胡雪滑,嘶邊鬣聳朔風寒。
金鐶轡上紅纓亂,火印輪中白汗乾。
草滿沙場無暇吃,陣前韁勒不曾寬。
龍山有遊客,贈藥滿筠籠。
葉漬沙泉碧,苗分石竇紅。
斸應侵曉露,來喜及春風。
卻笑丹砂遠,卒勤勾漏翁。
龍車鳳輦入瑤上,轍跡高懸不可攀。
唯有風吹鼎湖水,青蓮花葉落人間。
龍子丹砂鬣,金芒耀水盆。
真人忽騎去,霹靂破天根。
龍蟠山色引衡廬,霜落江清影碧虛。
鼓枻厭騎沙苑馬,行廚欲食武昌魚。
緩歌玉樹翻新曲,趣入金鑾續舊書。
官達故人稀會面,君來相見肯如初。
龍舒太守人中傑,風韻堂中心似月。
眾口聲光誇漢將,築頭勳業佐淮王。
龍頭一語定閩山。黃色上眉間。詔書促歸金闕,玉帶侍天顏。攏象板,嚲宮鬟。唱陽關。從容禁闥,若念林泉,應寄書還。
漢字龍的意思
龍
(象形。甲骨文,像龍形。本義: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
同本義 [dragon]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說文》。徐鉉註:「像宛轉飛動之貌。」饒炯註:「龍之為物,變化無端,說解因著其靈異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靈。」
飛龍在天。--《易·乾》
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禮記·禮運》
甲蟲三百有六十,而龍為之長。--《孔子家語·執轡》
葉公子高好龍。--劉向《新序·葉公好龍》
又如:龍工(像龍一樣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龍功」);龍公(指龍王,龍
龍(龍)long
⒈〈古〉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還能興雲降雨:飛~乘雲。葉公好~。
⒉〈古〉生物學上指一些早已絕滅的巨大爬行動物:恐~。翼手~。
⒊封建時代象徵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顏。~袍。
⒋[龍頭]自來水管放水的出口。
⒌[龍鍾]衰老,行動不靈活的樣子:老態~鐘。
────────────────—
龍mang 1.通"尨"。雜色,色斑駁。 2.通"?"。參見"龍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