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岳倚空碧,汶□卷雲寒。萃茲山水奇秀,列宿下人寰。八世家傳素業,一舉手攀丹桂,依約笑談間。賓幕佐儲副,和氣滿長安。分虎符,來近甸,自金鑾。政平訟簡無事,酒社與詩壇。會看沙堤歸去,應使神京再復,款曲問家山。玉珮揖空闊,碧霧翳蒼鸞。
泰山言應可轉移。
新寵不信更參差。
合歡錦帶鴛鴦鳥。
同心綺袖連理枝。
皎皎新秋明月開。
早露飛螢暗裡來。
鯨燈落花殊未荊
虯水銀箭莫相催。
非是神女期河漢。
別有仙姬入吹台。
未眠解著同心結。
欲醉那堪連理杯。
後宮不愜茱萸芳。
夜夜爭開蘇合房。
寶釵翠鬢還相似。
朱唇玉面非一行。
新人未語言如澀。
新寵無前判不臧。
願奉更衣蘭麝氣。
恐君馬到自驚香。
泰山一毫輕,滄海一滴水。
我觀天地間,何啻猶一指。
泰山天地極,鄒魯聖賢關。
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間。
五文合泗水,八荒無競山。
扶輿清淑運,日夜何曾閒。
尼山連嶧阜,豈徒翠浮鬟。
軒轅與羲昊,孔孟垂曾顏。
正氣盡此出,高哉其可攀。
泰伯讓天下,仲雍揚波濤。清風蕩萬古,跡與星辰高。
開吳食東溟,陸氏世英髦。多君秉古節,嶽立冠人曹。
風流少年時,京洛事游遨。腰間延陵劍,玉帶明珠袍。
我昔鬥雞徒,連延五陵豪。邀遮相組織,呵嚇來煎熬。
君開萬叢人,鞍馬皆辟易。告急清憲台,脫余北門厄。
間宰江陽邑,翦棘樹蘭芳。城門何肅穆,五月飛秋霜。
好鳥集珍木,高才列華堂。時從府中歸,絲管儼成行。
但苦隔遠道,無由共銜觴。江北荷花開,江南楊梅熟。
正好飲酒時,懷賢在心目。掛席拾海月,乘風下長川。
多沽新豐醁,滿載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爾門前。
大笑同一醉,取樂平生年。
泰階煌煌色已齊,祥飆為掃蚩尤旗。
幅員浩蕩春台熙,不遺桴鼓驚鋤犁。
羽林宿衛環三陲,居安節慮忘戰危。
整暇自許忘其機,司馬八法律以規。
蒐苗獮狩凜弗違,碧油有幢儼軍師。
手持虎節談魚麗,閩關不以山與溪。
歌舞七德宣皇威,有來視師省檄飛。
將軍名已草木知,干戈俎豆睢陽時。
已分勾當江南歸,流芳奕葉今孫枝,
此行且賦從軍詩,時清未用歌采薇,
天子有道守四夷。
泰山積雪,沂水堅冰。衝破黑夜,奮迅行軍。
殺敵氣壯,萬眾同心。擒賊擒王,共祝新春。
泰華山人上赤墀,上嗟安在見何遲。
老於尚父投竿日,少似轅生對策時。
怨鶴驚猿辭舊隱,鞭鸞笞鳳總新知。
早陳經國平邊策,歸領雲巢舊住持。
泰壇恭祀事,彩仗下寒坰。展禮陳嘉樂,齋心動眾靈。
韻長飄更遠,曲度靜宜聽。泛響何清越,隨風散杳冥。
徹懸和氣聚,旋退曉山青。本自鈞天降,還疑列洞庭。
泰山山前有瓊圃,其中不樹蕨與薇。
千頭綠竹瑤實甘,百畝玉芝丹粒肥。
麒麟于于鳳凰飽,鼓烈奮臆揚清輝。
徂徠山下少耕鋤,蒿藜滿圃無芳菲。
騶虞不住鸞鳥去,日暮啁啾燕雀飛。
嗟哉劉生失所投,不住泰山徂徠依。
經年彩掇不得飽,正是新春瘠歸。
泰山巖巖兮凌紫氛,中有群仙兮乘白雲,
陳金薦璧兮□□□。
泰山高壓群山校齊魯百城青未了。豈知山更有聰山,暫出雨雲周八表。說山才說聰山好。便覺泰山功烈少。聰山天要慰蒼生,山不可移人不
泰一扶皇運,真人感赤精。
更逢端午節,君德萬方明。
泰壇東路繞重營,獨背朝陽信馬行。
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時見一柴荊。
泰山魯所瞻,終南乃秦望。
西侵井絡闊,北壓鶉野曠。
條梅韞名材,金玉富珍藏。
飄風何烈烈,萬物盡搖蕩。
屹立不傾倚,勢與厚坤壯。
有如牧伯賢,斯民蒙保障。
雪霜舉世寒,千里獨重纊。
病夫伏閭裡,非能事微尚。
顧無孤高實,藻飾安可強。
景行雖不忘,詎敢承嘉貺。
泰伯封疆四望寬,勝將吳越舊書觀。
苧羅山下春才到,麋鹿台邊沼已寒。
不有采香專怙寵,可能嘗膽便除殘。
今年木德臨心宿,重見家家衽席安。
泰伯古至德,以遜天下聞。
周公去未遠,二叔乃流言。
春風棠棣萼,秋日脊令原。
豈無良友生,歲晏誰急難。
當年召公詩,慮缺兄弟恩。
賢哉首陽子,此粟久不餐。
末俗益可嗟,有貨無天倫。
倉卒競錙銖,或不暇掩親。
朝從官府去,暮與妻妾論。
手植父桑枯,俄頃楚越分。
口澤母杯圈,改作唇齒寒。
我觀天地間,孰不知愛身。
有伐其左臂,那復右者存。
君看百足蟲,至死身不顛。
一矢折甚易,累十力則艱。
世其有不知,利慾令智昏。
周君千載士,金玉四弟昆。
狀如商山皓,雍雍古衣冠。
又如孔門科,行義皆可尊。
我行前岡上,人指孝友門。
邀我飲其家,本末能具陳。
我家所自出,嘉佑劉三元。
至今起俗說,聞者薄夫醇。
逮我先君子,仁孝儉且文。
室有相乳貓,庭有同心蘭。
推梨更遜棗,左右兒曹歡。
尺布與斗粟,咄哉彼何人。
比屋二百年,試比東西鄰。
東家余破釜,西裡今頹垣。
萁豆自煎煮,拔地無本根。
逼逼守遺戒,豈不在子孫。
矧復學聖賢,遑恤後富貧。
誰書百忍字,何不一笑溫。
我老悲古道,聞此摧肺肝。
洗盞前致詞,福善天匪慳。
聖朝重揖遜,欲堯舜此民。
請君大其門,車馬行便蕃。
長歌謫仙李,茂記文公韓。
我詩聊復再,語拙意則真。
此書君勿嗤,儻俟采詩官。
泰伯祠邊舊圃開,半栽蔬果半池台。
閒門不放紅塵入,門裹清流自在來。
泰疇迎長日,殊方展慶杯。
關山厭沙磧,星斗望昭回。
月共寒更永,風隨協氣來。
欲知王歷正,候律應孳荄。
泰畤齋居肅,梧楸蔭繚垣。
露葵深得味,風鐸乍成喧。
綠發松喬侶,丹經黃老言。
心期阻良久,蝶夢繞朱門。
漢字泰的意思
泰〈形〉
(形聲)
同本義 [slippery]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實同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安定平和 [peaceful]
泰,安也。--《字彙》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莊子·庚桑楚》
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
以祈國泰民安。--吳自牧《夢梁錄》
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處之泰然也。--《元史·許衡傳》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如:泰日(天下太平的時代);泰治(太平安定);泰定(安定);泰和(太平);泰平(政教清平,國泰民安。即太平);泰通(國泰政通)
奢侈 [luxurious]
泰,侈也。--《
泰tai
⒈平安,安定:~然自若。國~民安。
⒉過分,過甚:儉財用,禁侈~。〈引〉最,極:~古。~西(指西方各國)。
⒊[泰山]
1五嶽中的東嶽,在山東省:登~山而小天下。
2舊時稱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