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雲暗合秋天白,俯窗獨坐窺煙陌。樓際角重吹,
黃昏方醉歸。
荒唐難共語,明日還應去。上馬出門時,金鞭莫與伊。
鳴鳴曉角調如語,畫樓三會喧雷鼓。枕上夢方殘,
月光鋪水寒。
蛾眉應斂翠,咫尺同千里。宿酒未全消,滿懷離恨饒。
錦茵閒襯丁香枕,銀釭燼落猶慵寢。顒坐遍紅爐,
誰知情緒孤。
少年狂蕩慣,花曲長牽絆。去便不歸來,空教駿馬回。
隴雁南飛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頭。
征行渾與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
隴麥欣欣綠,山桃寂寂紅。
帆邊漁蕝浪,木末酒旗風。
信步隨芳草,迷途問小童。
賞心添腳力,呼渡過溪東。
隴阪高無極,徵人一望鄉。關河別去水,沙寨斷歸腸。
馬系千年樹,旌懸九月霜。從來共嗚咽,皆是為勤王。
隴上松杉手自移,至今苔蘚半寒枝。
夢中不記重泉隔,猶學兒童戲采時。
隴頭心欲絕,隴水不堪聞。碎影搖槍壘,寒聲咽帳軍。
素從鹽海積,綠帶柳城分。日落天邊望,逶迤入寒雲。
秦隴逼氐羌,徵人去未央。如何幽咽水,並欲斷君腸。
西注悲窮漠,東分憶故鄉。旅魂聲攪亂,無夢到遼陽。
隴山千萬仞,鸚鵡巢其巔。窮危又極嶮,其山猶不全。
蚩蚩隴之民,懸度如登天。空中覘其巢,墮者爭紛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隴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閒。
將命提雕籠,直到金台前。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為輕人命,奉此玩好端。吾聞古聖王,珍禽皆捨旃。
今此隴民屬,每歲啼漣漣。
隴麥如煙水滿塘,路邊桃李問柔桑。
道人不作淵明調,笑碾新茶看瑞香。
隴麥青青溝柳新,春歸聚落少逢人。
如何試與持鞭手,拂卻向來身上塵。
隴阪去何長,隴水復湯湯。
咽處堪啼淚,流時更斷腸。
三秋邊草白,萬里戍雲黃。
辛苦交河使,西來憶故鄉。
隴西千里向平原,西笑時時綠羽翻。
不似禰生終見殺,止因能作世人言。
隴水何年隴頭別,不在山中亦嗚咽。徵人塞耳馬不行,
未到隴頭聞水聲。謂是西流入蒲海,還聞北海繞龍城。
隴東隴西多屈曲,野麋飲水長簇簇。胡兵夜回水傍住,
憶著來時磨劍處。向前無井復無泉,放馬回看隴頭樹。
隴西輝用真才子,搜奇探險無倫比。筆下銛磨巨闕鋒,
胸中靜灩西江水。哀弦古樂清人耳,月露激寒哭秋鬼。
苔地無塵到曉吟,杉松老葉風乾起。十軸示余三百篇,
金碧爛光燒蜀箋。雄芒逸氣測不得,使我躑躅成狂顛。
大郊遠闊空無邊,凝明淡綠收餘煙。曠懷相對景何限,
落日亂峰青倚天。又驚大舶帆高懸,行濤劈浪凌飛仙。
回首瞥見五千仞,撲下香爐瀑布泉。何事古人誇八斗,
焉敢今朝定妍丑。颯風驅雷暫不停,始向場中稱大手。
駿如健鶻鶚與雕,拏雲獵野翻重霄。狐狸竄伏不敢動,
卻下雙鳴當迅飆。愁如湘靈哭湘浦,咽咽哀音隔雲霧。
九嶷深翠轉巍峨,仙骨寒消不知處。清同野客敲越甌,
丁當急響涵清秋。鸞雛相引叫未定,霜結夜闌仍在樓。
高若太空露雲物,片白激青皆彷彿。仙鶴閒從淨碧飛,
巨鰲頭戴蓬萊出。前輩歌詩惟翰林,神仙老格何高深。
鞭馳造化繞筆轉,燦爛不為酸苦吟。夢乘明月清沈沈,
飛到天台天姥岑。傾湖湧海數百字,字字不朽長摐金。
此日多君可儔侶,堆珠疊璣滿玄圃。終日並轡游崑崙,
十二樓中宴王母。
隴雲知我欲船開,飛過江東還復回。
不似周顒趨闕去,山靈應許卻歸來。
隴底悲笳引,隴頭鳴北風。一輪霜月落,萬里塞天空。
戍卒淚應盡,胡兒哭未終。爭教班定遠,不念玉關中。
隴首名公石,來承聖札歸。魚龍生意態,鉤劍動鋩輝。
字得神明保,詞慚少女徽。誰家羽林將,又逐鳳書飛。
隴山有佳木,采之以為船。
隆隆若浮屋,軒窗開兩偏。
粉壁團扇潔,繡柱水龍蟠。
中設棐木幾,書史列其間。
茶鐺與酒臼,一一皆精妍。
歌童四五人,鼓吹一部全。
囊中何所有,絲串十萬錢。
已饒清美酒,更辦四時鮮。
攜我同心友,發自沙市邊。
遇山躡芳屐,逢花開綺筵。
廣陵玩瓊花,中泠吸清泉。
洞庭七十二,處處盡追攀。
興盡方移去,否則復留連。
無日不歡宴,如此卒餘年。¤
隴山高共鳥行齊,瞰險盤空甚躡梯。雲勢崩騰時向背,
水聲嗚咽若東西。風兼雨氣吹人面,石帶冰稜礙馬蹄。
此去秦川無別路,隔崖窮谷卻難迷。
隴山飛落葉,隴雁度寒天。愁見三秋水,分為兩地泉。
西流入羌郡,東下向秦川。征客重回首,肝腸空自憐。
隴西西去抵涼州,邊塞蕭條處處愁。
青草不生青海曲,黑雲常聚黑山頭。
漢字隴的意思
隴
(形聲。從阜,表示與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龍聲。本義:古地名。在今甘肅東部)
即隴山。綿延於陝西、甘肅交界的地方 [Long]
隴,天水大阪也。--《說文》。沈濤註:「今本合三處互訂,古本當作『隴山,天水阪、大阪也。』」
甘肅省的簡稱。因古為隴西郡地而得名 [Gansu province]。如:隴西(古郡名。在今甘肅省東南部一帶);隴上(地名。在今甘肅省)
通「壟」。田埂 [ridge]
席隴畝而蔭庇。--《戰國策·趙策三》
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史記·項羽本紀贊》
又如:隴邱(田壟;土丘);隴畝(田野,田畝)
泛指山 [hill]。如:隴斷(
隴(隴)lǒng甘肅省的簡稱:~西。~海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