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喜向來因折屐,含悲今日為聞箏。
人間悲喜何時了,攜伎東山載酒行。
失笑王三,元當幼小,典了身體。直至如今,四十八上,方是尋歸計。獨擔辛苦,為誰歡樂,決要撿抽文契。這工錢、不曾取過,從前並無綰系。銳然走出,沒人拘管,欣許深要固蒂。水畔雲邊,風前月下,佔得真嘉致。惺惺了了,玲瓏清爽,復人爛銀霞際。一團兒、紅囗炎炎,就中妙
失腳青雲何所往,故山松竹應秋。癡兒官事幾時休。可憐雙白鬢,斗栗尚遲留。尊酒偷閒聊放曠,夜涼河漢西流。從教孤笛噴高樓。與君同一醉,明日旋分愁。
失意閒眠起更遲,又將羈薄謝深知。囊書旋入酒家盡,
紗帽長依僧壁垂。待月句新遭鬼哭,尋山貌古被猿窺。
元和才子多如此,除卻清吟何所為。
失計鴻門根未消,一生霸業亦徒勞。
當時漫築台千尺,爭似歌風地步高。
失意多怨尤,有誰能自知。
遊人務乞丐,之子唯求師。
成名在積善,干祿先闕疑。
根本苟深固,春風諒無私。
失意蹉跎到舊遊,見吹楊柳便遮羞。
瞻相趙女休相拽,不及人前詐擺頭。
失計復離愁,君歸我獨遊。亂花藏道發,春水繞鄉流。
暝火叢橋市,晴山疊郡樓。無為謝公戀,吟過曉蟬秋。
失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
故園三徑廢,余俸一錢無。
望道心常渴,觀書眼欲枯。
宦游歸自好,不必為蓴鱸。
失侶度山覓,投林捨北啼。今將獨夜意,偏知對影棲。
失腳落溪癸卯年,衣衫末濕即登船。
因艱步履蓋老耳,弗慎起居為恧然。
問類馮河答子路,事殊賞節駭忠賢。
原如君子過而已,紀實防他訛以傳。
失意尋歸路,親知不復過。家山去城遠,日月在船多。
楚塞數逢雁,浙江長有波。秋風別鄉老,還聽鹿鳴歌。
失笑羈人泥聽禽,年年春老益愁心。
江城樹少無棲處,墮落千巖萬壑深。
失計為卑吏,三年滯楚鄉。不能隨世俗,應是昧行藏。
白璧空無玷,黃沙只自傷。暮天鄉思亂,曉鏡鬢毛蒼。
灰管移新律,窮陰變一陽。歲時人共換,幽憤日先長。
拙宦慚知己,無媒悔自強。迍邅羞薄命,恩惠費餘光。
眾口誠難稱,長川卻易防。魚竿今尚在,行此掉滄浪。
失卻青絲素發生,合歡羅帶意全輕。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獨文君與馬卿。
失腳江湖鬢欲華,尋僧姑啜趙州茶。
卓泉不復聞飛錫,說法空傳見雨花。
水樂隔林迷梵唄,雲衣入戶亂袈裟。
同游賴有蘭台客,時出新詩斗彩霞。
失運廬陵厄,乘時武後尊。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上保儲皇位,深然國老勳。聖朝雖百代,長合問王孫。
失身紅塵裡,世路轉愁深。
不汲寒泉井,何由清我心。
失計翻為蕩子妻,千愁壓得兩眉低。
紅閨燈暗沈孤影,明月清霜滿磧西。
失意歸三徑,傷春別九門。薄煙楊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豎還呼犢,鄰翁亦抱孫。不知余正苦,迎馬問寒溫。
漢字失的意思
失
(形聲。從手,乙聲。表示從手中丟失。小篆字形。本義:失掉;丟失)
同本義 [lose]
失,縱也。--《說文》。段註:「在手而逸去為失。」
失得勿恤。--《易·晉》
故人情不失。--《禮記·禮運》。註:「猶去也。」
君子不失足於人。--《禮記·表記》。註:「失其容止之節也。」
掌國中失之事。--《周禮·師氏》。註:「失,失禮者也。」
塞翁失馬,今未足悲。--魏泰《東軒筆錄》
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資治通鑒》
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又如:失狀(丟失財物的清單);失
失shī
⒈丟,掉:丟~。遺~。~掉。~物招領。
⒉疏忽,錯過,過錯:~手。~策。~言。過~。
⒊耽誤,錯過,未達目的:~期。~機。~望。~意。
⒋違背,背棄:~禮。~信。~約。
⒌找不著:~蹤。迷~。
⒍改變常態:~聲。~色。
⒎發生意外:~火。~事。
⒏[失足]失腳,因走路不小心而跌倒。〈喻〉墮落或犯嚴重錯誤。
⒐[失敗]
1被打敗。
2工作、計劃或希望未達到預定的目標。
⒑[失明]瞎,喪失視力。
⒒[失神]
1疏忽,不留神。
2精神不正常或精神不振。
⒓[失調]
1失去平衡或調節。
2身體沒有得到適當的調養。
────────────────—
失yi 1.通"逸"。奔跑。 2.通"逸"。逃走。 3.通"逸"。隱遁。 4.通"佚"。放蕩;淫佚。 5.通"佚"。安閒,安樂。 6.通"佚"。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