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策端平偶見遺,不旋踵已遇嘉熙。
雖聞棲楚叩墀語,不見陽城伏合時。
下殿君能和富范,上房吾願讓夷夔。
或疑廉藺曾相避,知兩翁心更有誰。
挾筴度春水,絮飛花易闌。
吾衰聊玩世,子壯且勤官。
雨後半篙綠,風生孤棹寒。
慇勤酌雙井,為試茗芽看。
挾海懷山謁紫宸,擬將忠孝報君親。
忽從華表聞遼鶴,卻抱遺經泣魯麟。
喪亂行藏心似鐵,蹉跎勳業鬢如銀。
萬言椽筆今無用,閒向林泉紀逸民。¤
挾策博塞殊,愚智相千萬。
反躬誠且樂,此事要早辦。
挾冊相從只一童,林間終日飽松風。
小窗面野容山入,曲甽分溪與沼通。
定有裔孫尋遠祖,儘教智叟笑愚翁。
絕憐樗裡無標緻,一暮何須夾二宮。
挾策去誰親,侯門不禮賓。
愁邊長夜雨,夢裡少年春。
樹引離鄉路,花驕失意人。
一杯歌短調,相送欲沾巾。
挾彈驅田鼠,持竿放野豚。
但令倉有粟,寧使婦無褌。
賣藥曾過市,催租少到門。
不知今去漢,歷代幾兒孫。
挾弓持矛八人者,暮出永寧循白馬。
袁村飲酒呼主翁,主翁倉皇問以弓。
朝飯南山民獻彘,主人贈刀其姓李。
道逢兩夫捕鷹隼,脅之以威使從己。
晚投民居迫之饋,坐有三夫願從事。
其徒新故十有三,驅使兩夫前探伺。
諜知小水無徼巡,彎弓長呼蒼市門。
傳聲市人恣誘脅,擾擾坐致幾千人。
一盜登床坐而視,四盜執兵環以衛。
八夫露刃入民居,斂聚金珠致之帥。
搜羅抉剔凡八戶,淫污婦女累其主。
烹羊致酒來紛紛,錢幣滿前隨賜與。
一盜揚聲集市人,我憐市人常苦貧。
居民積財尚餘羨,恣爾攫取捨無嗔。
市人聽令喜且舞,肩負囊擔誰複數。
須臾散去閭裡空,犬逝雞逃無敢語。
八盜連謀詔其五,為我鳴金南取路。
人聞金聲謂盜南,八盜西馳下山去。
長吏飛書呵有司,坐欲捕獲如吾期。
洛陽大牓如匹帛,一百萬錢賞能獲。
一朝兩卒扣吾門,自言有密人不聞。
我知小鼠群偷地,二盜今居洛之涘。
立呼吏兵給戈弩,期以朝擒夜馳去。
可憐鼠子不知逃,猶復持矛起相拒。
一士揮刀身首離,復取傍盜如攜兒。
八夫獲二亡其六,盡取黨人付諸獄。
挾彈飛霜醉落花,歌兒笑引入倡家。
歸來萬樹垂楊下,一路驕行白鼻襜。
挾策干明主。望天門、九重幽*,周旋誰與。鬥酒新豐當日事,萬里風雲掀舉。歎碌碌、因人如許。昨日山中書來報,道鳥能歌曲花能舞。行邁遠,共誰伍。臨風撫掌癡兒女。問人生、幾多恩怨,肝腸深阻。腐鼠饑鳶徒勞,回首*雛何處。記千古南華妙語。夜鶴朝猿煩寄謝,坑塵容、俗態多慚汝。應笑我,謾勞苦。
挾術有如子,那須要我詩。
曲江何處住,全廣是人知。
未宦中都者,猶期大貴誰。
今言他日驗,人口勝於碑。
挾瑟叢台下。
徙倚愛容光。
佇立日已暮。
慼慼苦人腸。
露葵已堪摘。
淇水未沾裳。
錦衾無獨暖。
羅衣空自香。
明月雖外照。
寧知心內傷。
挾冷朝陽未吐光,小池猶有夜來霜。
東君自識沈潛意,誰道陰柔解變剛。
挾瑟為君撫,君嫌聲太古。寥寥倚浪絲,口祭口祭沉湘語。
賴有秋風知,清泠吹玉柱。
挾冊東皋下,從人笑未玄。
傳真秧馬帖,參透牧牛篇。
列岫窗前月,平湖塢外煙。
似蒙稽古力,鐘鼎豈其然。
挾柘行吟涉庾園,鵲林驚繞果林寒。
幕中病客殊真俠,虛費游童逐彈丸。
挾弩隱衣袂,入林群鳥號。
狗屠一鳴鞭,眾吠從之囂。
殺機翳胸中,粲然若懸杓。
吾聞螳螂蟬,能變琴者操。
至人秉慈尚,虎象焉足調。
因果苟無征,視斯亦已昭。
與其啖群生,寧我吞千刀。¤
挾書律重火猶光,天下巖搜不敢藏。
圯上老人無見者,一編親寫授張良。
挾策說荊州,那知亦暗投。
漫招溫處士,幾殺杜參謀。
出幕有清議,還鄉空白頭。
人間容不得,下與阿翁游。
挾策干時任轉蓬,壯夫曾悔學彫蟲。
荒年有客愁炊桂,薄俗何人惜爨桐。
士到出山誰不賤,術惟游世最難工。
長安官道原如發,只有狂生歎路窮。
漢字挾的意思
挾
(形聲。從手,夾聲。本義:用胳膊夾住)
同本義 [hold sth. Under the arm]
挾,俾持也。--《說文》
挾其槍。刈耨鑮。--《國語·齊語》
右掖曰挾。--《管子·小匡》注
挾經秉枹。--《國語·吳語》
何馮弓挾矢。--《楚辭·天問》
左挾彈,右攝丸。--《戰國策》
挾太山。--《孟子·梁惠王上》
騎馬挾矢。--明·魏禧《大鐵椎傳》
操刀挾盾。--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挾匕首。--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腋下挾著一本書;挾槍;挾弓;挾尺
挾制 [coerce]
今有奸雄曹操,挾寡人行勢,當識也。--《
挾(挾)xie
⒈用胳膊夾住。
⒉攜同:~帶。
⒊憑借權勢或抓住對方弱點,強迫人服從:~制。要~。
⒋懷著,藏著:~怨。~不信之心。
────────────────—
挾jiā 1.同"夾"。夾取;夾住。 2.通"浹"。通達;和洽;周遍。 3.通"梜"。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