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年投詩衛左史,今年謁詩衛相公。
何方客子辟道路,詩卷長邀石浦風。
先生官職泥土如,萬事盡付阿堵中。
天教權嬖表忠節,劍首一吷毫毛空。
祗今事業已如許,願聞當時北歸語。
面對手畫真自知,十年絕口吾甚武。
謝安風流過王導,芙蓉王公竊其表。
從來雅志在東山,角巾不為箏歌老。
古人進雨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適。
功名時來不作難,雷動風行本無跡。
百姓相驚當歷耳,三江五湖作瘡痏。
百年天地變悠悠,長鑱老人淚如水。
側傍湖腳澱山藍,出見輕鷗已不凡。
頗聞琳琅塞門內,三筆六詩公所監。
何能撰杖閱諸子,看化著帽淹幾晷。
朱衣目前空復愁,客有焦桐勞下指。
去家初無可葺牆,獨抱遺經天一方。
石浦倘為蒼生起,天衢日轂遙相望。
頃刻開花剪復成,大如菡萏小朱櫻。
一年歲事占來日,知為先生報曉晴。
頃作庵廬客,看公手種蒔。
溪毛無亂理,宰木有連枝。
久欲鑱他石,今還賦此詩。
黯然懷宿昔,絮酒定何時。
頃與君別時,君頤未生髭。
曶曶二十年,驚見紫髯奇。
相逢不相識,視剌乃得之。
尊酒出文卷,芙蓉陰未移。
白露團虛簷,素蟾墮寒池。
胡為於此時,與君又語離。
自言甘旨急,毋失舊館期。
丈夫屬有志,富貴無定姿。
願君勉自力,上以慰親思。
明年寒雁來,慇勤寄書詞。
為報秋風高,吳仙得桂枝。
頃歲題名曲江院,及肩曾許亞宮牆。
胸中闊貯雲夢澤,筆下濃薰班馬香。
省直舊沾衾半白,除書行見紙新黃。
和篇如出少陵手,誰謂無心賦海棠。
頃刻蘇枯不費工,老夫何苦臥龍公。
蕭蕭金鳳枝頭雨,一夜花開無數紅。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歎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瀾翻薦口徹旒冕,通籍直上黃金閨。
出宰長城如卓魯,至今遺愛人歌之。
入朝一冠御史豸,台綱振厲先光輝。
光宗聖度如天大,俾承舊制形宸奎。
言所當言公不屈,上喜抗直深倚毗。
歷居三院上橫榻,首尾獨擊及四期。
擢居小天不肯住,遠指章貢把一麾。
政成召節不旋踵,神與清漲促公歸。
代言批敕節彌勵,藜藿不採非公誰。
竟以松班分制閫,海邦雖陋不鄙夷。
撫摩赤子廑一稔,功利及物難周知。
公方在台我立螭,台省相望心事齊。
皇上初政公賜環,我居青瑣公紫薇。
時平論事同努力,寄名雷霆如恐遲。
我求外補徑投閒,公亦出關喜相隨。
受廛親見賢郡侯,攀轅臥轍同旄倪。
公時自謂二宜去,吏民猶誦三不欺。
棠陰蔽芾勿翦伐,萬人來往城南堤。
書來不復說餘事,頗言別墅躬鉏犁。
頻年日涉愈成趣,去家三里共游嬉。
首崇御札極尊合,又以副墨登之碑。
非欲自詫稽古力,鋪張聖德彰仁慈。
猶記殿上爭挽衣,咫尺龍顏犯天威。
坐以漢法當粉齎,廷臣就列仍紳緌。
篋藏常裾不容毀,如以折檻存軒墀。
公嚴十襲我書榜,老臣追往空涕洟。
吾聞一潭浩深綠,上有怪石形如龜。
是為古麗最佳處,地藏天作公發揮。
大谿橫貫地坦平,演迤明秀山四圍。
十峰歷歷可名數,余如芙蓉聳天涯。
獨此一山亙里許,中立壁峻難攀躋。
堂名娛老正東南,比漢二疏公庶幾。
海棠炫晝繞欄檻,細聲嫣紅遍繁枝。
雜花滿地秀而野,何殊迂叟居洛師。
千歲靈龜巢蓮葉,祝公耆壽登龐眉。
桃花源杳號霞隱,木奴霜後黃金垂。
深可藏書曠可射,初篁細香臨月池。
狎鷗渚邊鷗為下,觀魚樑上魚不疑。
懸崖石橫筍斜出,拒霜為城媚清漪。
公既垂車棄軒冕,鴻飛冥冥不受羈。
超然但欲適吾意,抱甕直欲心忘機。
我雖未到景略序,盡錄無心圖畫為。
花朝月夕景何限,想見晴好雨亦宜。
落霞孤鶩映西日,多少空翠仍煙霏。
此雖見之詠不足,強欲著語是耶非。
兩守寶婺行或止,無由往叩山中扉。
舊聞趙公訪歐陽,千里命駕如呂稽。
清風明月兩閒人,萬口猶傳樂府詩。
我雖掛冠病雙足,頌系一榻當炎曦。
荷公雖若魚相忘,尺書時來自緘題。
屢索鄙書懶未暇,又恐境勝難為詞。
茲來督我語益峻,遠寄蜀絹欄烏絲。
為吾贈詩仍就寫,欲待相好無時衰。
想像試作高堂賦,身知難往心欲飛。
才固不多老更盡,況此病瘁神亦疲。
不如及今為公作,語成不工不敢辭。
兩家子弟向後日,庶幾二老同襟期。
頃年應聘漫談經,喜向寒窗訪聚螢。
撫字昨慚書下下,佩衿今羨領青青。
儻來富貴皆塵土,無盡詩書自日星。
珍重聖賢垂軌範,不尤臧氏不尤邢。
頃嘗假守向中川,公在黃扉已數年。
每念夔龍容接武,自期雞犬亦登仙。
入朝終歎一交臂,問道幾思偏祖肩。
數仞宮牆天樣遠,此心何日遂親傳。
頃聞四海停戈革,金門懶去投舊策。
時向灘頭歌月白。真高枯,
浮名浮利誰拘得。
頃上山台謁,臨行辱贈詩。
相思寸心在,莫訝尺書遲。
好月登樓夜,清秋落木時。
見君花萼集,夢到謝公池。
頃歲游孤嶼,名門說二何。
胡為終璧水,自合上鑾坡。
器重連城價,心澄古井波。
傳家衣缽在,袞袞並儒科。
頃聞趙伯山,亦復哦其詩。
今者得會面,真能解人頤。
往時黃宜州,句法天下奇。
平生老婆相,不救枯腸鎧。
或架屋下屋,辛苦僅得皮。
君看趙伯山,獨將聖僧騎。
維舟都梁岸,捉手那復疑。
歡然悅情話,似有宿昔期。
吾友呂少馮,辦此一笑嬉。
莫論夜如何,明發當語誰。
頃者大雪年,海派翻玉英。
有士常痛飲,饑寒見真情。
床頭有敗榼,孤坐時一傾。
未能平體粟,且復澆腸鳴。
脫衣裹凍酒,每醉念此生。
頃來興味少,旬日不為詩。
昏昏但思眠,疲病知吾衰。
豈無籬邊菊,不欲牛酒卮。
絡緯爾何苦,終夕鳴聲悲。
頃別知何處,重來喜奈何。
望洋誇海谷,倒篋注天河。
變化龜文坼,淪漪鴨頂波。
白鷗沒浩蕩,清興滿吟哦。
頃尋高士廬,正值浸湖雪。
雪中千萬峰,參差縣前列。
僧居或隱見,岸樹隨曲折。
驚鳧如避人,遠向寒煙滅。
潛希為子男,儻得遂疏拙。
今逾二十年,志願徒切切。
方聞落君手,與我曾未別。
景多詩莫窮,歸載壓車轍。
頃年登臨赤城裡,江繞城中萬家市。
治中寄我雲壑圖,快讀新詩眼如洗。
回思歲月如星流,唸唸飛空尋舊遊。
披圖哦詩想幽致,直欲攜筇上山頭。
聞有於菟在岑蔚,晚徑寒鴉敢翔集。
幾年榛棘蔽鼪鼯,一朝絕境從中出。
細路雖非五達康,縈迴自覺阻且長。
萬壑風煙開絕頂,一丘曲折於中藏。
老砂射日銀星炯,梅峽含風襟袖冷。
千巖高下各異狀,如障如鋒亦如領。
天景須憑意匠營,山不在高仙則名。
規撫已定力未暇,他時會有滕王亭。
風浪隔闊天垂幕,安得叩門親剝啄。
詩成夢到故山川,睡美不知鐘鼓傳。
頃傳湯序心傾挹,茲得姚鈔手闔開。
朱子所疑非孔傳,漢儒之罪甚秦灰。
時清縱未經筵召,歲晚寧無掌故來。
攬轡遠臣慚力薄,不能為國論遺材。
頃刻花開奕葉光,花間奇字兆災祥。
神仙幻術從來有,昔日韓湘今仲湘。
漢字頃的意思
頃
(會意。從匕,從頁。匕有排列比較義,也有不正之義。頁,頭。合起來表示頭偏。本義:頭不正)
同本義 [inclined to side]
頃,頭不正也。--《說文》。段玉裁註:「頃者,頭也。」徐灝註:「頃、傾古今字。」
通「傾」。傾斜;偏側 [inclined;slanting]
婦人擅國茲謂頃。--《漢書·五行志》
不盈頃筐。--《詩·周南·卷耳》
又如: 頃筐(傾斜口的竹筐。形似今之畚箕);頃危(傾斜而危險);頃宮(十分高大的宮殿);頃倒(倒下)
頃頃
田地面積的單位,等於一百畝 [qing,a unit of area(=6.6667 hectares)]
凡為田一頃十二畝半。--《
頃qǐng
⒈地積單位。1百市畝=1市~=6.6667公~。
⒉時間短,跟"久"相對:~刻。俄~。有~。少~。
⒊剛才:~聞。~接家書。
⒋〈古〉通"傾"。側,斜:~耳。
────────────────—
頃qīng 1.同"傾"。頭不正。 2.同"傾"。傾斜;偏側。 3.同"傾"。傾注。 4.同"傾"。傾覆。 5.同"傾"。古指婦人專擅國政。謂不正規,非正統。 6.姓。漢代有頃憲。見《印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