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衣華藻刻堅珉,下馬來尋剝蘚痕。
斷畫豈如弦可續,闕文猶冀石能言。
鬣村故址今仍在,螭首遺蹤碎莫存。
欲較智愚三十里,又飛絲鞚過前村。
袞袞閒愁集,堂堂急景遷。
殘冬惟一月,旅寓向三年。
霜入絲蓴美,風掀錦樹鮮。
義山通鳥道,禾水漲蛟涎。
雨泣鳴蛩地,雲愁過雁天。
川光寒不動,兵氣慘相纏。
海上霞生燧,城邊月應弦。
瘡痍渾未息,疫癘恐相煽。
隴畝遲三白,山林負一廛。
感時何及矣,撫事獨淒然。
膽落傳新令,家貧食舊編。
依人慚野燕,戀子劇饑鳶。
席破門懸雨,庖空井掞煙。
踵山仍畏虎,蹐地祇憐蚿。
出感關途梗,居愁賦調煎。
鹿門那可問,桃水徑須沿。
未必弦真絕,虛疑筆可捐。
東風如解凍,南谷且棲玄。
袞袞江來急建瓴,一西還有幾長亭。
峨眉雪罷添巴水,玉壘雲空見蜀星。
白浪不侵魚復陣,青苔猶護劍關銘。
堂堂功業今皆在,天意何時更一醒。
袞袞登瀛更上坡,且容老子釣煙波。
鳳麟自合呈祥瑞,鳧雁何曾擊少多。
時有耦耕人共語,亦無問字客相過。
倒囊欲答驪珠贈,柰此家徒四壁何。
袞袞河流到底黃,誰言一葦便能杭。
傷心擊楫無人會,舉酒回頭酹太行。
袞袞青春,都只恁、堂堂過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惱。兒態尚眠庭院柳,夢魂已入池塘草。問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花正似,人人校人應似,年年好。奈吳帆望斷,秦關聲杳。不恨碧雲遮雁絕,只愁紅雨催鶯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時,雞聲曉。
袞繡行將復,沙堤百里東。
病夫雖老矣,猶解賦豳風。
袞衣坐縲絏,世事亦堪哀。
枕外親炊黍,爐邊細畫灰。
無人淚垂血,何地骨生苔。
風雪江南路,夢中行探梅。
袞繡於蕃鎮九仙,香凝森戟靄非煙。
願同吉甫傾申伯,請繼東坡壽樂全。
銅鍬摩挲五百歲,蟠桃花實一千年。
蚤窺東閣觀奇士,再入陶鎔豈偶然。
袞繡堂前,福星開度,壽星入垣。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輔,紹興臣鼎,平地神仙。入秉鈞衡,出分藩屏,托住東南半壁天。年來好,甚烽消萬里,塵靜三邊。紫宸幾度傳宣。剛不肯歸班押講筵。縱雲台勳業,已登盟府,金城籌策,猶念中原。好袖山河,更扶日月,色正三台第一躔。王韓去,願齊休社稷,於萬斯年。
袞袞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頭。
病中對酒猶思醉,夢裡逢人亦說愁。
青海戰雲臨賊壘,黑山飛雪灑貂裘。
丈夫有志終難料,憔悴漁村死即休。
袞袞諸公台省居,可憐無地著吾廬。
前因本是四禪派,今日相追九老圖。
憂顧全閩曾倚重,誅鋤遺孽豈容逋。
兔葵燕麥玄都滿,休憶桃霞映綠湖。
袞袞塵埃與願違,可堪持酒送將歸。
壯心已服駑駘老,羈思常先鴻雁飛。
十口無厭太倉粟,四鄰分采故山薇。
何時偃臥柴桑裡,自訟淵明昨日非。
袞袞過白日,悠悠良自欺。
未成千古事,易滿百年期。
黃卷閒多味,紅塵老不宜。
相逢又輕別,此恨定誰知?
袞袞諸公,嗟獨冷、先生宦保誇甲第、紛紛粱肉,謾甘寥寞。道出羲皇知有用,才過屈宋人誰若。剩得錢、沽酒兩忘形,更酬酰清夜永,開春酌。聽細雨,簷花落。但高歌不管,餓填溝壑。司馬逸才親滌器,子雲識字終投閣。且生前、相遇共相歡,銜杯樂。
袞衣猶未趣東歸,吳會先傳蜀道詩。
急峽高江追子美,清風明月笑嚴維。
花圍白帝行春日,香藹黃堂坐嘯時。
顧我迂疏堪底用,強顏薪粟效支離。
袞袞入蜀者,借公兄弟名。
每求歸載滿,預屏去橐傾。
鷃飛雖地控,龍臥常天升。
借哉坐時運,久郁時士情。
文章何崛奇,冬雷夏增冰。
德業又宏濟,雉登應牛鳴。
已著鼎飪利,不共水火爭。
我窮未得死,破釜斗粟營。
誤蒙兼金重,自視一羽輕。
唯當刮老眼,雲雨看施行。
袞袞流年往,匆匆短景過。
簾深上燈早,地窄貯香多。
書盡還重讀,詩成更自哦。
向令無此處,將奈旅愁何!
袞袞諸公塞要津,獨當椽笑演絲綸。
久職清禁聊均佚,誰道明河不可親。
畿郡喜迎賢太守,帝旁卻欠直詞臣。
逸才畢竟九天憶,應謂禁中須此人。
袞袞上層巔,飛空寶構聯。
山林楚遺塞,樓閣佛諸天。
午剎中峰影,晨香眾壑煙。
奫淪一水注,開闢二崖穿。
旭日生巖罅,歸雲宿橑邊。
吾游常草草,暫對社師蓮。
漢字袞的意思
袞
(袞為袞的俗字。形聲。從衣,公聲。本義:畫龍於衣。也指古代帝王或三公(古代最高的官)穿的禮服)
同本義 [dragon robe]
中國古代天子祭祀時所穿的繡有龍的禮服
袞,天子享先王。卷龍繡於下常。幅一龍,蟠阿上鄉(向)。--《說文》
王之吉服,享先王則袞冕。--《周禮·司服》。司農註:「袞衣,卷龍衣也。」
我覯之子,袞衣繡裳。--《詩·豳風·九罭》
(罭(鑹??)九罭:捕捉小魚的細網)
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袞冕之志,各從所好,不亦善乎?--《後漢書·孔僖傳》
(此處引申為登朝入仕)。又如:袞袍(天子的禮服);袞龍裘(繡有飛龍圖案的裘皮
袞(袞)gǔn
⒈〈古〉帝王或三公(高官)穿的禮服:~袍。~服。
⒉[袞袞]連綿不斷。〈引〉眾多:~ ~諸公(舊時指眾多有權有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