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字開頭詩句,跋開頭的古詩,開頭字是跋字的古詩詞詩句,第1個字起頭字是跋字的詩詞

古詩詞開頭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涉州塗僅八旬,今朝才得次安仁。

更須五日為行客,方得開藩見吏民。

馬向斯裡,彷彿見鄉擭。

徒知故山近,終嫌歸路斷。

移疾駐近郊,薄言息短翰。

新知固雲集,舊交多雨散。

惟君好兄弟,視我實親串。

慷慨談昔游,留連興累歎。

荒基記歌榭,棄礎憶吟館。

不睹物興衰,詎知時治亂。

鄙人獲良晤,是節牽薄宦。

清卮阻久陪,別袂限長判。

作詩寫情慮,聊用慰憂患。

扈驕矜糾紛,兵威不定將焚。

槿歸宥密消兵灰,力壗枸槍息祲氛。

鴻劉將軍休盡策,捧觴記罷論動。

四方廊無餘事,咸仰伊周輔聖君。

馬南城吊楚王,寂寥遷國歲年長。

故宮白道埋春草,小市青旗掛夕陽。

時有野雞吞墮珥,過無遺像鎮祠堂。

只應平路橋邊水,曾照當時後院妝。

涉山川歲一歸,奚奴古錦慣相隨。

自憐機杼無遺巧,卻怪珠璣不療饑。

酌酒挽君澆舌本,解驂許我話心期。

空囊羞澀將焉往,笑說鳧仙舊見知。

涉千千里,我行亦良勤。

戒途桂林臘,解轡盱水春。

赤石照病眼,紅泉濯征塵。

麻姑顧我笑,問別何所因。

憶昨罷清江,中興初甲寅。

去家十五年,一掃先君墳。

未及親舊語,遽隨犬羊奔。

幕燕遂如客,月鵲無安村。

得官嶠南州,欲訪出世人。

御虎信有命,生還聊一欣。

此事姑置之,既往安足論。

山神似相憐,靜掃群峰雲。

陀羅師能幻物,幻穢為淨持幻佛。

佛幻諸天以戲之,幢幢香果助設施。

茫然悔欲除所幻,還為幻佛力所持。

佛天與汝本無間,汝今何恭昔何慢。

十方三世本來空,受記豈非遭佛幻。

扈飛揚使我驚,鐵中雙鏃日錚錚。

陳橋舊將今無用,一任於菟繞屋行。

馬西州路,山川淚眼傍。

看君有遺范,如我見橫塘。

寒日低瓜步,浮雲接建康。

隔江多少恨,付與雁南翔。

扈飛揚,誰匪南柯。

運歷相尋,憂喜雜和。

我游其外,所享則多。

削跡拔木,其如予何。

涉山程往又還,老懷不是愛遊山。

為聞父老勤相送,立滿溪頭幾日閒。

跋字的釋義

漢字跋的意思

(形聲。從足,犮聲。本義:草中行走,越山過嶺)

同本義 [climb over mountains]

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左傳·成公十三年》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大夫跋涉,我心則憮。--《詩·鄘風 ·載馳》

又如:跋援(猶攀登);跋履(登山涉水)

扭轉 [turn round]

跋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勝悲-嚴武《巴嶺答杜二見憶》

又如:跋馬(勒緊馬繩,使馬回轉)

踏,踩 [stamp]

又如:跋浪(踏浪;破浪);跋足(踮起腳跟)

見「跋扈」

火炬,火把 [torch]。如:跋燭(快要點完的蠟燭)

通「茇」。 [草燭的]根部。泛

跋 ba

1翻山越嶺:~山涉水。

2一般寫在書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後面的短文。多為評介、鑒定、解釋或說明寫作經過之類的文字:~語、序、題。

【跋前疐(zhi)後】

【跋前躓後】比喻進退兩難。跋:踩;踏。疐:跌倒。

【跋山涉水】翻過山嶺,淌水過河。形容遠足的艱辛。

────────────────—

跋bei 1.行不正貌。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