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稱千歲少年顏,不是天人即地仙。
四海五湖皆遍歷,十洲一島去周遷。
道高舉措何優劣,精彩非常語更賢。
物理開襟通象外,未知幾許達深玄。
口誦百中經,手運周天數。試問薇垣一小星,誰知是、韓王普。知得客星來,知得賢人聚。我若乘槎犯鬥牛,莫向常人語。
口雲忽上征,簷廡如翬翅。
橫經就一隅,負笈來千里。
止同矍相圃,口類公口市。
靜聽弦誦聲,杳在層巒裡。
口頭截斷不須工,誰信春秋是國風。
筆下均調成一氣,東屯喚起杜陵翁。
口闊鼻隆,神靜心空。
雪蘆岸稜遠,水天秋色同。
夜寒北斗垂金柄,月落西山藏玉弓。
真機宛轉,幻住圓融。
古佛自然界交露柱,翻手覆手看變通。
口似備盆呵佛祖,牙如劍樹罵諸方。
而今死入阿鼻獄,看你如何孟八郎。
口多屋褊分張窄,堂室齋庖約略分。
春服乍成宜穩貼,浴盂無處集蘭薰。
供分清淨如沾露,氣鬱芬芳過食芹。
自引一杯歸路穩,從教歌永不成文。
口誦碧簡文,身是青霞君。頭冠兩片月,肩披一條雲。
鬆骨輕自飛,鶴心高不群。
口說難窮意普通,世間希有義和同。
三春萬卉皆含笑,裝點繁花只一風。
口中念底,空中寫底。
是何章句,是何宗旨。
人道你轉法華,我道法華轉你。
口邊一任醭去,鼻也慵將涕收。
閒門冷落車轍,空室團欒話頭。
口如布谷本無語,身似虛空何所還。
觀音巖迥出雲雨,好住幽窗望小山。
口復不自主,來吟體齋詩。
三肅齋中人,問體安措辭。
體卑語近拘,體高語近欺。
耳目口鼻形,人各師其師。
要之天地間,當以一理推。
馮侯好史弟,一一清廟姿。
是家好談道,脫略志與皮。
一堂春愔愔,詩禮相娛嬉。
但愧遠客塵,涴子連理枝。
雖然參自訣,要知不磷緇。
我車得國工,分路有險夷。
君知魯叟聖,妙在物不遺。
當其作春秋,一字如權錘。
越境惜趙盾,斷謂此語非。
俗儒無已心,望道如隔紕。
閉門畫圓方,用世多參差。
千載堪一咍,汝足未及巇。
馮郎顧我笑,坐久爐煙遲。
黃花粲牆東,青山轉牆西。
吾言亦已費,須君浮一卮。
口腹相煎亦可羞,饑來欲食飽還憂。
一編地下我無用,須學留侯辟榖不。
口後聲名人始貴,真卿筆札次山文。
二賢若使生同世,□□口悲不放君。
口*謾人,手談胡指,暗懷奸狡心腸。只圖自活,一任你咱亡。得勝無聲之樂,笑他家、不哭之喪。無慈念,殺心打劫,一向騁乖張。偶因師點破,回心作善,入道從長。便通玄知白,守黑離鄉。絕慮忘機養浩,煉神丹、出自重陽。行教化,闡揚微妙,詩曲滿庭芳。
口體乃累人,過時餓事亦細。
擁篲何為者,妨我雪中睡。
先生死非令尹辱,彼四百家無罪哭。
粟三鐘,薪十束,
天留先生雪楚獄。
口子喃喃略不休,把卻笊籬做火游。
有個女兒不肯嫁,他年定作老丫頭。
口朝鼻孔無空過,眼蓋鬍鬚有古風。
信彩骨頭花十八,等閒擲出滿盆紅。
口口相傳,真真相濟,悟來意解心通。玄中妙趣,明月應清風。師祖鍾離傳呂,呂公得、傳授王公。王公了,秘傳馬鈺,真行助真功。彭城並道友,邀予追薦,數次途中。更同知節使,節副相容。跪領尊官台旨,加持在、紫極之宮。亡靈福,超升天界,了了道深崇。
漢字口的意思
口〈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人的口形。本義:口腔器官,嘴)
同本義。人類用來發聲和進食的器官 [mouth]
口,人所以言食也。--《說文》
且夫口三五之門也。--《國語·晉語》
口之為言達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門戶。--《鬼谷子·捭闔》
勺飲不入口七日。--《左傳·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後漢書·張衡傳》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賣炭翁》
又如:口腹(指飲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東西失去控制;說話不謹慎);口輔(面頰。輔:頰);口眼弗閉(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裡擺菜碟兒(比喻嘴
口kǒu
⒈嘴,人與動物進食的器官,也是某些動物或高等動物發聲器官的一部分:張~。~燥唇乾。
⒉說話:~音。~若懸河。
⒊容器通外面的部分:杯~。花瓶~。罈子~。
⒋出入通過的地方:道~。門~兒。街~兒。海關~。長江~。
⒌特指我國長城的某些關口:~北。喜峰~。
⒍破裂的地方:裂~。傷~兒。上衣破了個~子。
⒎鋒刃:刀~。
⒏騾、馬等的年齡(因可由牙齒的多少及磨損程度看出來):這匹馬是五歲~。
⒐中醫診脈,將離手掌後一寸的手腕經脈處叫"寸口",簡稱"寸"或"口"。
⒑量詞:
1指人:一家三~。
2指牲畜:幾個牲~。兩~豬。
3指器物:兩~井。四~刀。
⒒[口吃]說話結巴。
⒓[口實]話柄,借口。
⒔[口吻]
1從語氣間表露出來的感情意思:嘲諷的~吻。
2某些動物(如魚、狗等)突出的嘴、鼻部分。
⒕[口氣]
1說話的氣勢:好大的~氣。
2指言外之意,話語中透露出來的意思:聽她的~氣。
3說話時流露出來的感情色彩:教訓人的~氣。
⒖[口舌]
1勸說、交涉或挑撥等的言詞:頗費~舌。
2 爭吵或因談話引起的糾紛。
⒗[口角]
1〔~角〕嘴邊。
2〔~角〕吵嘴。
⒘[口號]號召群眾或表示紀念等的精短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