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僕征鞍日向西,相將山色界湘漓。
風多火種春猶燒,客每露行朝未炊。
燕傍人家猶細認,馬行官道似曾知。
眼前風物紀無盡,剩費吟鞭幾首詩。
僕僕驅馳夢不安,猥哉誰恤買鹺官。
星台閣住春來俸,雨意翻成夜半寒。
可說話人能幾輩,難區處事更多般。
桃花一日都開了,插滿銅瓶亦倦看。
僕夫疲躓復小休,晴雲澹澹更悠悠。
村陂無人鳥聲樂,澗草不動春風柔。
長道此去星斗近,後期南來桑枯稠。
懷哉吾祖不溫席,老矣長卿今倦游。
僕以義制心,自謂頗忠赤。
保國不保身,用忠豈用力。
所以四將命,悉能全趙璧。
未當引年歸,痛定思政刺。
僕本多悲者,年來不悟春。登高一遊目,始覺柳條新。
杜陵猶識漢,桃源不辨秦。暫若升雲霧,還似出囂塵。
賴得煙霞氣,淹留攀桂人。
僕本濩落人,辱當州郡使。量力頗及早,謝歸今即己。
蕭蕭若凌虛,襟帶頓銷靡。車服率然來,涔陽作遊子。
鬱鬱寡開顏,默默獨行李。忽逢平生友,一笑方在此。
秋情寧風日,楚思浩雲水。為語弋林者,冥冥鴻遠矣。
僕本草茅人,守植自有素。
偶與力運偕,牽絲及榮路。
矢將保獨行,安敢邀詭遇。
朝躋綠霧閣,夕捨金馬署。
鷃志屈鴻翼,珉質謝瑤圃。
內省實空虛,焉得久留處。
悟非不必老,斑領況雲屢。
竟獲一麾來,果此避賢趣。
載以朱轓車,佩以銀符兔。
君寵寄華冕,丑不成惡。
淮郡梁楚交,刀筆紛民務。
粗欲逃官責,何暇收民譽。
平生覯宗工,亟為拯淪誤。
慚負知己言。遂貽越鄉慮。
何圖霄與泥,肯問簪與屢。
辛勤風波事,尺牘奚能訴。
代馬愁南嘶,鷓鴣憎北翥。
所戀明主恩,未理歸田馭。
僕射陂頭鷺宿秋,使君行色曉雲福
幾章乞得閒歸去,平日將何事絆留。
久幸沃心舒讜議,暫堪俯首眨忠謀。
黃金帶念多人有,烏角巾憐獨自休。
談笑弟兄從此樂,杯盤賓客莫言愁。
慚予本是山中士,可復魂勞隴上舟。
僕帶雕弓馬似飛,老萊衣上著戎衣。
郵亭不暇吟山水,塞外經年皆未歸。
僕射陂前郡,清高越四鄰。丹霄鳳詔下,太守虎符新。
霧濕關城月,花香驛路塵。連枝相庭樹,歲歲一家春。
僕昔困犯難,戎陸日所虞。
何能守一經,且話雄千夫。
識公好兄弟,宛同周司徒。
爽徹絕俗姿,秀髮連璧軀。
駸駸駕文圃,吐論清而腴。
伊流如學源,一洗眾病膚。
韶音沿沂說,舉世必所無。
公家徐起之,力因拯其模。
諸儒步武役,反若轅下駒。
方知鉅鹿功。列國宜鳧趨。
念茲風塵際,再得如玄珠。
流光澈太清,欲飛月下鳥。
釀為五字句,妙語兼良圖。
愧此溢美多,通甚非康衢。
新涼到棐幾,翠竹環茅廬。
更當對論文,莫問金僕姑。
僕夫已倦路猶縣,腳底殊勞眼底佳。
綠錦堆中半團雪,千楓擁出一桐花。
僕僕事行役,度盡千峰頂。
恣覽亦云倦,困臥殊未醒。
西爽俄見要,前約欲重訂。
結習若猶在,寧復計兩脛。
天際豁輕陰,溪頭橫短艇。
搖手謝籃輿,信步蹋荒徑。
適意自忘遠,迷途誰為詗。
此翁平生意,故自略畦町。
何妨一笑回,呼童催煮茗。
兩年已三至,我如飫五鼎。
無乃大屬厭,徒欲逃酩酊。
老筆忽先倡,高標誰與並。
尚記去載游,金碧光炯炯。
何處非吾鄉,一氣相溟涬。
僕已疲勞馬已頹,忍能日日犯風埃。
前山斷處後山出,舊雨晴時新雨來。
梅子有情沿路熟。麥花無數及時開。
一春客裡消磨盡,舉眼豫章安在哉。
僕射新阡狐兔游,侍兒猶住水邊樓。
風清玉簟慵欹枕,月好珠簾懶上鉤。
寒夢覺來滄海闊,新詩吟罷紫蘭秋。
樂天才思如春雨,斷送殘花一夕休。
僕射陂前是傳郵,去程雕鶚弄高秋。吟拋芍葯裁詩圃,
醉下茱萸飲酒樓。向日迥飛駒皎皎,臨風誰和鹿呦呦。
明年二月仙山下,莫遣桃花逐水流。
僕夫催蓐食,客子歎蕭晨。
青嶂如迎客,黃花似笑人。
所思空脈脈,何是罷踆踆。
未慕龍山達,深懷靖節真。
僕僕風塵何所有。
遍體鱗傷,直把心傷透。
衣上淚痕新疊舊,愁深酒淺年年瘦。
歸去勞君為補救。
一一傷痕,整理安排就。
更要閒時舒玉手,熨平三縷眉心皺。
僕本儒家子,待詔金馬門。
塵忝親近地,孤負聖明恩。
一旦奉優詔,萬里牧遠人。
可憐島夷帥,自稱為使君。
身騎牂牁馬,口食塗江鱗。
暗淡緋衫故,斕斑白髮新。
是時歲二月,玉歷布春分。
頒條示皇澤,命宴及良辰。
冉冉趨府吏,蚩蚩聚州民。
有如蟄蟲鳥,亦應天地春。
薰草蓆鋪座,籐枝酒注樽。
中庭無平地,高下隨所陳。
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
使君居上頭,掩口語眾賓。
勿笑風俗陋,勿欺官府貧。
蜂巢與蟻穴,隨分有君臣。
僕奴頗厭穿雲路,老子方欣在眼山。
四面人家高下住,一川煙雨有無間。
時聞鳥語作歌吹,更遣泉聲鳴佩環。
沮洳崎嶇飽諳歷,只餘多病鬢毛斑。
漢字僕的意思
僕〈動〉
向前跌倒 [fall forward]
僕,頓也。--《說文》。朱駿聲曰:「前覆曰僕,後仰曰偃。」
僕表決漏。--《史記·司馬穰苴傳》。索隱:「臥其表也。」
度水跌仆。--《素問·經脈別論》
卒僕濟北。--《漢書·鄒陽傳》。註:「僵仆也。」
衛士仆地。--《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前仆後繼;仆然(撲通倒下的樣子);僕頓(精疲力竭而倒僕);僕僵(跌倒;翻倒)
下墜;傾倒 [fall]
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舊碑斷折,其半仆地。--唐·韓愈《祭湘君夫人文》
又如:僕旗(放倒戰旗。借指休戰)
敗滅 [be
僕pū向前倒下,泛指倒下:前~後繼。
────────────────—
僕(僕)pu
⒈被僱用於做雜事、供役使的人:~人。女~。
⒉舊時對自己的謙稱。
⒊〈古〉奴隸的一個等級。泛指奴隸。
⒋[僕僕]形容旅途勞累:風塵~ ~。
⒌[僕從]舊時稱跟在身邊的僕人。後〈喻〉受人控制並追隨別人的:~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