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今來漲海邊,親情多在鳳台前。且將聚散為閒事,
須信華枯是偶然。蟬噪疏林村倚郭,鳥飛殘照水連天。
此中唯欠韓康伯,共對秋風詠數篇。
放爾千山萬水身,野泉晴樹好為鄰。
啼時莫近瀟湘岸,明月孤舟有旅人。
放逐歸來戶已篷,夢魂時到浙江東。
心如止水偏陶月,身似虛舟但逐風。
雲路自憐飛鳥倦,山盟誰與白鷗同。
管城本乏封侯骨,人道中書卻不中。
放船曉發婁之濆,裊裊挐音何處聞。
巴王廟下樹如戟,黃姑堂前花似雲。
河流虹影向江去,日落王氣隔林分。
憑高登遠應有思,自數秋風鴻雁群。
放跡疑辭垢,棲心亦道門。玄言蘿幌馥,詩思竹爐溫。
解帶搖花落,彈琴散鳥喧。江山茲夕意,唯有素交存。
放扁舟、萬山環處,平鋪碧浪千頃。仙人憐我征塵久,借與夢遊清枕。風乍靜。望兩岸群峰,倒浸玻璃影。樓台相映。更日薄煙輕,荷花似醉,飛鳥墮寒鏡。中都內,羅綺千街萬井。天教此地幽勝。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幾眠還醒。君試問。□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領。功名未竟。待學取鴟夷,仍攜西子,來動五湖興。
放曠還來荊棘林,倒騎牛自醉吟吟。
誰嫌煙雨鬧蓑笠,只個虛空不掛針。
放舟下魚復,勢與蛟龍爭。
緯繣雲搖三峽影,微茫月照萬川城。
可憐萬里飄蓬客,蒼苔露冷東山石。
見說仙翁此結廬,暫向雲陽停掛席。
是時邊關豺虎驚,朔風正攪黃沙磧。
翁昔威靈遼海間,今皇拊髀興歎息。
問翁翁不言,舉觴視遙天。
願續扶嘉隱,高歌郭子篇。
青燈白髮照奇骨,永夜玄談真夙緣。
五峰拔秀出浮堨,百壺雅致忘高年。
君不見蓋世英雄固陵道,只今但見虞姬草。
又不見揮金買賦悲長門,時違屏棄如孤豚。
風塵廿載無寧處,黃鵠乾坤成再舉。
一醉翁家曲米春,江皋細灑如酥雨。
放翁游蜀十年回,病眼茫茫每嬾開。
怪底酒邊光景別,方紅江綠一時來。
放出金毛師子,百獸不見蹤由。
要得爪牙全露,直須自把繩頭。
放懶生涯,欣慵活計,起心唸唸慈悲。而今不肯,摘葉更尋枝。撇下之乎者也,的端認、蓮出青泥。閒閒裡,捫心自忖,有似遇良醫。逍遙真自在,要成仙福,憑仗心師。志堅如山嶽,不許胡移。日用無為清淨,自然得、捉住東西。些玄妙,悟來通曉,雖老不為遲。
放翁久矣無此客,闖戶兒童皆動色。
寒泉不食人喝死,素綆銀瓶我心惻。
千金易得一士難,晚途淹泊眼愈寒。
豈知一旦乃見子,傑語豪筆無僧酸。
門前清溪天作底,細細風吹縠紋起。
倚欄一笑誰得知,愛子數詩如此水。
江湖安得常相從,浩歌相踏臥短篷。
功名渠自有人了,留我鏡中雙頰紅。
放翁病過秋,忽起作醉墨。
正如久蟄龍,青天飛霹靂。
雖雲墮怪奇,要勝常憫默。
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
放櫂花谿去,重來訪草堂。
菰蒲依靜渚,楊柳繞回塘。
野暫棕高下,山牆竹短長。
槁梧含古色,瘦菊減清香。
鼙鼓檛三疊,旌旗列兩行。
花娘紛舞袖,座客競飛觴。
醬蘸生蔥白,虀澆熟韭黃。
洪爐催卷餅,匕首割燒羊。
大笑諸公醉,高談小子狂。
城關猶未掩,冠蓋已飛揚。
鳥語青松裡,人行錦樹傍。
杜陵輕出峽,千古隔瀟湘。
放下著,莫妄想。
無孔鐵鎚,半斤八兩。
面門拋擲,土曠人希
無業趙州元不會,鳳林行徒自說吒之。
放翁六十二,起家守嚴陵。
三稔即只召,禮闈直青綾。
虛翁四十九,外補當兵興。
七稔始受代,萬死脫怨憎。
放翁□□豪,決起天池鵬。
短章異大篇,往往蛟龍騰。
虛翁亦嗜詩,瘦骨枯崚嶒。
欲和郡中作,百冗嗟弗能。
曩讀劍南集,幾夜挑孤燈。
今茲一再讀,憤氣填我膺。
公昔承平日,從容泥軾憑。
嘯詠遍泉石,醉樂多賓朋。
而我值變故,禍患來相作。
鈐須意少暇,曉夕惟戰兢。
拙稿千取百,秋暮號蟬蠅。
仰望子陸子,絕意天階升。
忽夢一老仙,電眸齒如冰。
手執玉如意,坐控琴高鯪。
指麾若講授,揖我謂我譍。
大道有壇階,所□□級登。
汝年故未耄,亢健侔霜鷹。
乞汝九萬箋,但勤攻剡籐。
異日大羅天,後車許汝乘。
西風蕭蕭涼,桐江碧澄澄。
祠訣隱丹崖,古刻劜岳狻?/p>
萬重雲霧間,往問南山僧。
放舟龍陽縣,洞庭包五河。
洶洶不得道,茫茫將奈何。
稿師請小泊,石碇沉泥沙。
是中太無岸,強指葦與莎。
滯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
同舟總下淚,自謂餧黿鼉。
白水日以長,僅存青草芽。
轉盼又已沒,但見千頃波。
此時羨白鳥,飛入青山阿。
放懷端與世情疏。
放浪江湖久惰慵,安排誰置從官中。
粗疏空與延和對,開納初還正觀風。
二鄙兵消真帝力,四方雨足自天功。
時將一勺傾滄海,漫使人知達四聰。
放棹遵遙塗。
方與情人別。
嘯歌亦何言。
肅爾凌霜節。
漢字放的意思
放〈動〉
(形聲。從,方聲。本義:驅逐,流放)
同本義 [banish]
放,逐也。--《說文》
見伯夷之放跡。--《楚辭·悲回風》
卿大夫外淫者放。--劉向《列女傳》
放驩兜於崇山。--《虞書》
放弒其君則殘之。--《周禮·大司馬》
放其大夫。--《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戰國策·齊策》
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又如:流放(把犯人驅逐到邊遠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討伐並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於野);放遠(遠逐);放廢(放逐罷黜);放遷(
放 fang
⒈解脫約束,獲得自由:解~。釋~。~松。~手。〈引〉
1散,耍:~學回家。~暑假。~工休假。
2趕牲畜或家禽到野外活動、覓食:~牛兒。~羊子。~鴨。~鴿子。
⒉任意,不拘束:~任自流。大~厥詞。~蕩不羈。
⒊發出,發射,點燃:~電。~炮。~焰火。~火燒荒。
⒋借錢財給人,收取利息:~債。
⒌擴大,擴展:~大一寸。~寬一尺。~眼世界。〈引〉花開:百花齊~。江南紅梅已~春。
⒍擱。置:安~。存~。~在床上。
⒎
【放心】消除憂慮和牽掛。
⒏
【放晴】陰雨之後轉晴。
⒐
【放棄】丟掉,不再保留。
⒑
【外放】舊時指京官調任出京任職。
⒒
【流放】
【放逐】舊時將人驅逐到邊遠地區。
⒓
【放哨】站崗、警戒或巡邏。
────────────────—
放fǎng 1.倣傚;模擬。 2.依據。 3.彷彿,類似。 4.至,到。 5.姓。《書.堯典》有放齊。
────────────────—
放fāng 1.並船。兩船並列。 2.背逆,違背。 3.副詞。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