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門詩客至,楚寺閉蕭騷。老病語言澀,少年風韻高。
難於尋閬島,險甚涉雲濤。珍重西歸去,無忘役思勞。
夷甫清言百不知,山公日醉習家池。
晉朝將相元如此,石勒劉淵自奮飛。
夷清韓頌古皆無,更得高平小楷書。
舊相嘉篇題卷後,蘇家能事復何如。
夷門貧士空吟雪,夷門豪士皆飲酒。酒聲歡閒入雪銷,
雪聲激切悲枯朽。悲歡不同歸去來,萬里春風動江柳。
夷望山前幾釣篷,不惟能雨又能風。
吾身故作愧王瓠,愛此沿洄敏似鴻。
夷齊恥周粟,高歌誦虞軒。
產祿彼何人,能致綺與園。
古來避世士,死灰或余煙,
末路益可羞,朱墨手自研。
淵明初亦仕,絃歌本誠言。
不樂乃徑歸,視世羞獨賢。
夷陵城闕倚朝雲,戰敗秦師縱火焚。
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御武安君。
夷狄自相圖,古稱中國利。
遼亡金已猖,金滅元愈猘。
如何夾攻策,竟蹈前車弊。
惜哉鷸蚌功,誤為唇齒累。
一誤國不支,再誤國不祀。
咄哉宋君臣,千載傷失計。
夷方雖爾異,天性本然同。
自昔聞曾子,如今在海東。
夷師本學外,仍善唐文字。吾人本尚捨,何況夷臣事。
所以不學者,反為夷臣戲。所以尸祿人,反為夷臣忌。
吁嗟華風衰,何嘗不由是。
夷落朝雲候,王正小雪辰。緬懷朝紫陌,曾是灑朱輪。
氣耿簪裾肅,風嚴刻漏頻。暗飛金馬仗,寒舞玉京塵。
豸角隨中憲,龍池列近臣。蕊珠凝瑞彩,懸圃淨華茵。
帝澤千箱慶,天顏萬物春。明廷猶咫尺,高詠愧巴人。
夷齊餓至死,利固非所餂。
贏取萬世名,猶疑未為廉。
了無近名事,始不犯世嫌。
貪廉公兩忘,退與天道潛。
夷甫諸人者,龜趺已故丘。
但能揮玉塵,不解冠兜鍪。
正朔從江左,經營僅石頭。
中原雖可望,不忍上層樓。
夷門昔日呈家醜,拈出無邊栗棘蓬。
今日甌峰孤頂替,幸然無事又相逢。
夷門東向接郊坰,使節曾於此地停。
十九年華一回首,紫雲空護壁間銘。
夷白諸法只麼會,不作奇奇並怪怪。
人來施與僧伽禪,事到付之彌勒袋。
夷石心腸冰雪顏,逢時亦有好花看。
玉堂可有青氈舊?不畏風霜入骨寒。
夷陵雖小邑,自古控荊吳。
形勝今無用,英雄久已無。
誰知有文伯,遠謫自王都。
人去年年改,堂傾歲歲扶。
追思猶咎呂,感歎亦憐朱。
時朱太守為公築此堂。
舊種孤楠老,新霜一橘枯。
清篇留峽洞,醉墨寫邦圖。
三游洞有詩,《夷陵圖》後有留題處。
故老問行客,長官今白鬚。
著書多念慮,許國減歡娛。
寄語公知否,還須數倒壺。
夷吾深旨人須識,解使封山意不行。
當日魚鹽如靡密,已無林放小關情。
夷甫風姿滿坐頭,濬沖電目照人明。
更拈秋水長天句,來映清霜十月晴。
援筆而成彌處士,搖毫不盡崔廷評。
若容跛鰲追高步,勿卹驅塵小作程。
漢字夷的意思
夷
(會意。從大從弓。本義:東方之人。即我國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
同本義 [Yi nationality]。殷代分佈在今山東省,江蘇省一帶。後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夷,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會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說文》
夷有九種。--《後後漢書東夷傳》
宅喁夷。--《書饒典》。馬註:「萊夷也。」
四夷八蠻。--《周禮職方式》
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蠻(古代東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
舊時往往用以稱外國或外國人 [foreign country;foreigner]
南撫夷越。--《三國誌諸葛亮傳》
夷船由泥城。--《廣
夷yi
⒈〈古〉我國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東~。也泛指少數民族:四~。
⒉舊指外國或外國的:~情。
⒊平輩。
⒋平安,平坦:化險為~。夫~以近,則游者眾。
⒌剷平,消滅:~去險阻。~族(〈古〉酷刑之一。一人有罪,殺盡家族)。
⒍[夷然]泰然,鎮定的樣子。
⒎[夷猶][夷由]遲疑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