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罷淡無事,出門隨意行。
相如知渴減,叔寶覺神清。
新月參差影,殘蟬斷續聲。
躊躕遂忘去,風露欲三更。
浴馬池西一帶泉,開門景物似樊川。
朱衣映水人歸縣,白羽遺泥鶴上天。
索米夜燒風折木,無車春養雪藏鞭。
縉紳處士知章句,忍使孤窗枕淚眠。
浴蘭襲祉良辰啟,握紀無為聖道尊。
舄奕嘉祥充九禁,沖融和氣遍千門。
浴罷披襟竹影斜,客中殘暑散空花。
人行窗外雲無腳,月起林間燈映紗。
舉酒聞鍾知近寺,談詩食李卻忘家。
明朝又浴還來此,何秘開樽只煮茶。
浴出矮簷陰,披襟小雨侵。
坐涼三鼓漏,和夢一鐙吟。
自分死中活,誰知升與沈。
明朝書局事,奔走豈初心。
浴罷披襟竹影斜,客中殘暑散空花。
人行窗外雲無腳,月起林間燈映紗。
舉酒聞鍾知近寺,談詩食李卻忘家。
明朝又浴還來此,何必開樽只煮茶。
浴堂深殿近皇居,秋夕詞臣直宿初。
宮女穿針爭落月,官奴持獨看殘書。
萬家乞巧心無盡,斜漢飛光望有餘。
枕上江山夢猶熟,五更風雨過簾疏。
浴雪精神,倚風情態,百端邀勒春還。記舊隱、溪橋日暮,驛路泥乾。曾伴先生蕙帳,香細細、粉瘦瓊間。傷牢落,一夜夢迴,腸斷家山。空教映溪帶月,供遊客無情,折滿雕鞍。便忘了、明窗靜幾,筆研同歡。莫向高樓噴笛,花似我、蓬鬢霜斑。都休說,今夜倍覺清寒。
浴罷華清第二湯。紅綿撲粉玉肌涼。娉婷初試藕絲裳。鳳尺裁成猩血色,螭奩熏透麝臍香。水亭幽處捧霞觴。
浴沂天氣出效坰,所至題詩取交優。
花塢風煙俱入詠,雲巖泉石屢增名。
摩沙硤石舊題字,展轉東山未盡情。
不出祗尋窗下計,春光隨處亦清明。
浴罷閒無事,悠然寄一床。
水風涼醉頰,松月上虛廊。
岸久烏紗側,熏余細葛香。
今宵一美睡,何止傲羲皇。
浴鵠灣頭蕩槳過,雨聲昨夜漲湖波。
落梅天氣寒偏峭,未許春衣試薄羅。
浴鳳池邊雪舞風,題詩高揖杜陵翁。
懷人共惜車音斷,對酒須論盞底空。
授簡久虛梁苑候,引舟誰過剡溪中。
今朝白雪聞君詠,千載風流未覽窮。
浴乎沂,舞雩歸。
道存目擊,樂以忘機。
嗟歎奔馳途路客,拋家失業有誰知。
杜鵑啼出血,勸得幾人歸。
浴罷紗巾出草堂,一枝瘦杖倚桄榔。
蟬吟古柳聲相續,月入幽扉影正方。
頻約僧棋秋漸健,稍增書課夜初長。
亦知桑落宜篘酒,太息何時辦一觴?
浴蠶沙溪水,採桑玉山巔。
絲成白稜稜,膠作烈婦弦。
烈婦何所言,弦中意纏綿。
一說鸞影孤,二訴雛巢穿。
巢穿尚可葺,影孤恨終天。
有食不自肥,眾禽仰喉咽。
真宰憫其疲,勞役盡馳蠲,
及今雛長成,雛群亦蹁躚。
朝陽照巖林,枯槁生光妍。
黃櫱誰謂古,鐵石誰謂堅。
請君屏俗耳,聽我沙溪篇。
浴罷氣體和,坐睡便胡床。
首欹如汲瓶,數俯輒一昂。
瞢騰復瞢騰,慾泯想亦忘。
乾坤孰高下,今古誰興亡。
矍然瞠兩眼,疏窗半斜陽。
窗相櫻桃花,無風自吹香。
浴殿晨開氣象新,虛亭金井轆轤鳴。
陰成楊柳千絲密,冰入襟懷一扇輕。
寒水乍沉朱李熟,薰綃長有好風生。
高樓更稱頻臨望,台笠行歌麥隴青。
浴苑中間楊白華,隨風飄泊向天涯。
悲歌未斷腸先斷,日落長秋起暮鴉。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1];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謇將憺[2]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3],猋[4]遠舉兮雲中;
覽冀洲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5]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漢字浴的意思
浴
(形聲。從水,谷聲。本義:洗澡)
同本義 [bathe]
浴,灑身也。--《說文》
共王之沐浴。--《周禮·宮人》
浴去身垢。--《論衡·譏月》
浴乎沂。--《論語·先進》
新浴者必振衣。--《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浴於湯池。--《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又如:沐浴(洗澡;比喻受潤澤);浴淴(洗澡);淋浴(噴水洗澡);浴桶(洗澡用的大桶)
鳥飛忽上忽下 [fly up and down]
黑鳥浴,黑鳥者何也?烏也。浴也者,飛乍高乍下也。--《大戴禮記》
沉浸;浸染 [soak]
久浴文化,則漸悟人類之尊嚴。--魯迅《墳·文化偏至論》
又如:浴蠶(浸
浴yu洗澡:~室。沐~。淋~。〈喻〉渾身浸染:~血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