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衣問酒午橋西,團雪紛紛路已迷。
鈿破寶釵難寄恨,骨埋青塚半封啼。
銜空百匝憑馴雀,掃去千回賴老靦。
樂事暫違風物改,畫竿紅垞更誰攜。¤
典領天書使,修崇昭應祠。
可憐有遺恨,殮不得髡緇。
典刑惟二老,利祿等鴻毛。
士行貧中見,詩名犯後高。
苦心親筆硯,冷眼看兒曹。
肥馬輕裘輩,多應笑弊袍。
典午西兮金谷輩,渡而東兮藹多士。
嘉內史兮屏浮華,淡物累兮頤天粹。
升冶城兮遐想,友東山兮雅志。
修禊事兮蘭亭,觴曲水兮群英。
追雩風兮涵泳,渺萬化兮均平。
紀清游兮感慨,剡形忘兮神詣。
蔚翔鳳兮一杞,寶連城兮千祀。
太傳起兮為蒼生,扶晉鼎兮蹙苻秦。
內史歸兮樂山水,師萬石兮飭子孫。
出與處兮兩賢,意易地兮皆然。
典誥殘於勝建,聲詩失自韓齊。
一言蔽思無邪,三萬解曰若稽。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淪謝。
唯有青青松,於今被王化。
典衣沽美酒,鑄金買艷歌。
青燈炯長夜,如此粲者何。
平生有廉藺,方駕欲更過。
低顏兒女中,郁若鷹在羅。
酣望八極表,老淚如懸河。
諸兒頗嗤黠,見謂同一波。
相如混滌器,謝鯤困擲梭。
古來賢達人,細過非所科。
竊願天子聖,朝廷半丘軻。
青春深農桑,東盡青齊阿。
坐今倡樓女,季棄黛黑螺。
下裡羞陽春,中宮張雲和。
我為太平人,短褐生橐駝。
醉魂招漫郎,或有石可磨。
典盡春衣,也應是、京華倦客。都不記,麴塵香霧,西湖南陌。兒女別時和淚拜,牽衣曾問歸時節。到歸來、稚子已成陰,空頭白。功名事,雲霄隔。英雄伴,東南拆。對雞豚社酒,依然鄉國。三徑不成陶令隱,一區未有揚雄宅。問漁樵、學作生生涯,從今日。
典祀有常,昭事上帝。
奉以告虔,逮迄奠幣。
鐘鼓設,祀左既備。
神之格思,恭承貺賜。
典刑寄老成,師友須淵源。
今代紫薇公,身退道益尊。
言行無表襮,卓然中所存。
雲雨自翻覆,誰能動毫分。
洗垢既無垢,尚或求瘢痕。
嗟我與徐子,昔也掃公門。
相期膏吾車輛,從公畢斯文。
典謨訓誥飽蟠胸,一字於君未有功。
參到五行劉子政,轉為三命李虛中。
牛毛有底事非左,蝸角孰何人不東。
肯自戚施相從臾,片言可送半生窮。
典刑堪受百花朝,風致宜為萬世標。
齧雪節剛難屈膝,拈花妙法願埋腰。
典盡寒衣未得歸,客囊惟有帶來詩。
夜深月照回家夢,怕殺梅花笛又吹。
典郡才能薄,趨朝氣力微。
更堪持橐去,只合掛冠歸。
六合麗千尺,四松森百圍。
公今有班綴,衰老借餘暉。
典刑無復蒲人見,風味曾經蔡譜誇。
券買貪癡寧論價,摘嘗甘美不逢渣。
豈無人笑鐵鑪步,疑有神司玉蕊花。
說與子孫須記取,此翁賴有此傳家。
典祀有常,昭事上帝。
奉以告虔,逮迄奠幣。
鐘鼓設,祀左既備。
神之格思,恭承貺賜。
典釵賣釧買中秋,買得中秋醉又休。
明日酒醒無米煮,兒啼妻怨甚來由。
典刑奕奕照來今,鶴發魚軒汝女潯。
避地梁鴻不偕老,弄烏萊子若為心。
送葬忽見三千乘,奉祱那聞五百金。
婦德母儀俱不愧,碑銘知已托張林。
典刑雖有但傷心,芳氣時來尚滿襟。
還似夏侯家眾妓,隔簾聊聽繞樑音。
典卻身上鷫鹴裘,買酒領客尋清游。
欲洗胸襟塵萬斛,快上青雲展秋眸。
晴沙翳天風動地,挈壺卷席移通幽。
一沼鏡淨清可掬,千竿玉立塵不留。
拒霜兩岸花爛漫,紅蓼錯雜爭開秋。
人生適意未易得,癡兒了事何時休。
陶寫豈必在絲竹,山有鳴禽水游鰷。
酒酣題蕉競新句,景物辟易困雕搜。
一梳涼月插空碧,樓頭暮角催歸騶。
雙桂余葩尚堪摘,便道肯訪勿翦不。
漢字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