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虎隊手驅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將出北方。
擬嚼枝頭蠟,驚香卻肖蘭。
前村深雪裡,莫作嶺梅看。
擬勒移文問雨龍,麥秋忍不念吾農。
黃雲萬頃成泥爛,偏與閒簷活瓦松。
擬欲過君非一日,哭妻值我買船東。
人事好乖有如此,轉頭今忽兩春風。
擬買陶家地一弓,卻看圖畫感秋風。
向來翠竹黃花圃,多在空山暮雨中。
擬過君家看牡丹,數枝才及海棠看。
百年舊事誰從說,杯酒相逢強自寬。
擬尋禹柏過長沙,且泊愚溪問酒家。
歲旱可能飛石燕,秋高還看落天蝦。
乾坤納納催霜鬢,歧路悠悠又菊花。
惆悵草黃騏驥病,歸心依舊繞煙霞。
擬以風斯下,胡然日在茲。
一頭聊且避,入面欲何施。
坎有險如此,需於沙待之。
姑陪鵬力厚,萬里看南為。
擬上高峰最上頭,籃輿已賃又還休。
舊來詩眼如今別,添與江南一段愁。
擬向田間老此身,寒郊怨別甚於春。
又聞故里朋游盡,到日知逢何處人。
擬續冰壺傳,嘗賡玉糝詩。
蒸豚貴公子,卻莫遣渠知。
擬將十幅綃,繪出雲堂景。
擬歸林下度餘年,底事天公不見憐。
新歲已驚青鬢換,故園還想綠陰連。
敢萌癡意貪非據,但欲冥心任自然。
今日有誰聞此語,只應白石與清泉。
擬作惟揚數月留,西風勸我買歸舟。
功名得失千年夢,豪傑窮通萬斛愁。
黃菊已花休巒酒,青山何處不登樓。
漁翁自倚船篷睡,一任男兒白盡頭。
擬種蕪菁已是遲,晚菘早韭恰當時。
老夫要作齋盂備,乞得青秧趁雨移。
擬息遊方興,蘿龕近翠微,
幾程勞夜夢,一錫向秋歸。
月彩籠清磬,嵐光潤紫衣。
重尋溪上路,楓葉下巖扉。
擬賦歸田未有田,春風聊泛剡溪船。
青山滿眼留儂住,處士茅茨阿那邊。
擬把孤忠報主知,主知未報已身疲。
明朝定作長淮鬼,馬革應煩為裹屍。
擬尋青竹杖,同訪白雲龕。
野茗春深苦,山泉雨後甘。
鳥聲塵夢醒,花事午風酣。
靜趣期心會,逢人勿費談。
擬撥殘書出郭行,浮雲忽已敗春晴。
窮閻今雨無車馬,臥聽深泥濺履聲。
漢字擬的意思
擬
(形聲。從手,以聲。本義:揣度,猜測)
同本義 [conjecture]
擬,度也。--《說文》
行止而擬度焉。--《周禮·射人》注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易·系辭上》
先生說的可單是擬題?--《儒林外史》
又如:懸擬(憑空虛構);擬足(揣度腳步);擬度(揣度;推測);擬跡(揣度足跡);擬題(應試舉子揣度命題)
類似;比擬 [similar;analogous;compare]
復舉劍擬之。--《漢書·李廣蘇建傳》
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擬:比劃,作砍的樣子。「擬」後有「於」省略。客用劍向楚王一比劃,楚王的人頭就落到開水裡。--晉·干寶《搜神記》)
擬(擬)nǐ
⒈準備,打算:~辦。~往廣州。
⒉起草,初步設想:~稿。~訂。草~計劃。
⒊模仿,仿照:模~。~制。
⒋比,比劃,用兵器作殺人的樣子:比~。舉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