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放平湖月下船,櫂歌中夕發長川。
蘋風好為雲開幕,蘭槳不妨人扣舷。
猿鶴候迎將曉日,魚龍悲嘯未晴天。
玉川塌額金沙上,閶闔封詞漫一箋。
擬上籃輿散百憂,素交排闥且淹留。
情親各出三年字,身老猶憐一日秋。
客舍自晴黃葉雨,鍾山不動白雲遊。
持螯快飲成今會,大有齊盟在後頭。
擬共孤雲結往還,更名居士小香山。
他年誰復尋遺賞,為到雲山杳靄間。
擬息遊方興,蘿龕近翠微,
幾程勞夜夢,一錫向秋歸。
月彩籠清磬,嵐光潤紫衣。
重尋溪上路,楓葉下巖扉。
擬以風斯下,胡然日在茲。
一頭聊且避,入面欲何施。
坎有險如此,需於沙待之。
姑陪鵬力厚,萬里看南為。
擬報平生未殺身,難離門館起居頻。不看匣裡釵頭古,
猶戀機中錦樣新。一旦甘為漳岸老,全家卻作杜陵人。
朝天路在驪山下,專望紅旗拜舊塵。
擬詩偏不類,又送上人歸。寄世同高鶴,尋仙稱壞衣。
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希正被空門縛,臨岐乞解圍。
擬將身計入扁舟,縱得三公不黑頭。
病體已休輕賦鵩,機心如動輒驚鷗。
強看吳野江山醉,肯為春風花草愁。
所向乾坤皆客寓,可能與我更遲留。
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虎隊手驅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將出北方。
擬賦歸田未有田,春風聊泛剡溪船。
青山滿眼留儂住,處士茅茨阿那邊。
擬折芳馨遺所思,要將心事共謀惟。
暮雲遮斷松江路,得讀夫君別後詩。
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丈長。
擬看飛花陣,翻成建水聲。
雨吾寧不識,雪汝幾時成。
三白從今卜,千倉待此盈。
黃雲如有意,青女莫無情。
擬裁垂柳待棲烏,招買風光計已疏。
只有碧蘆馴白鳥,擊愁縈恨不關渠。
擬作淵明去,寧為祖逖先。
築廬須近水,賣劍且求田。
短燭窺今古,清樽樂聖賢。
卜鄰真有意,相與慶餘年。
擬欲過君非一日,哭妻值我買船東。
人事好乖有如此,轉頭今忽兩春風。
擬和題詩略未成,卒然風雨暗前津。
高秋政應涼如水,余溽胡為暖似春。
載酒肯來真如事,艤舟聊為駐行人。
異時懷玉山前過,一訪耕桑老病身。
擬服松花無處學,嵩陽道士忽相教。
今朝試上高枝采,不覺傾翻仙鶴巢。
擬酌松根泉,先酹松下土。
甌犧副都籃,拾薪自煎煮。
一杯復一杯,並酌連四五。
寄謝山中人,腹痛不累汝。
擬杯當曉起,呵鏡可微寒。隔箔山櫻熟,褰帷桂燭殘。
書長為報晚,夢好更尋難。影響輸雙蝶,偏過舊畹蘭。
漢字擬的意思
擬
(形聲。從手,以聲。本義:揣度,猜測)
同本義 [conjecture]
擬,度也。--《說文》
行止而擬度焉。--《周禮·射人》注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易·系辭上》
先生說的可單是擬題?--《儒林外史》
又如:懸擬(憑空虛構);擬足(揣度腳步);擬度(揣度;推測);擬跡(揣度足跡);擬題(應試舉子揣度命題)
類似;比擬 [similar;analogous;compare]
復舉劍擬之。--《漢書·李廣蘇建傳》
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擬:比劃,作砍的樣子。「擬」後有「於」省略。客用劍向楚王一比劃,楚王的人頭就落到開水裡。--晉·干寶《搜神記》)
擬(擬)nǐ
⒈準備,打算:~辦。~往廣州。
⒉起草,初步設想:~稿。~訂。草~計劃。
⒊模仿,仿照:模~。~制。
⒋比,比劃,用兵器作殺人的樣子:比~。舉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