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說紅塵罩九衢。貪名逐利各區區。論得失,問榮枯。爭似儂家佔五湖。
見說三關息虎貔,風高白產卷旌旗。
擎天磔柱瞿唐險,保蜀夫模陣石奇。
誓出離山禽仲達,肯屯漢口學姜維。
枕戈心事聞雞起,未必間眠聽竹枝。
見說西湖又一新,小樓高閣巧相縈。
江山何待人妝點,堪笑吳兒不老成。
見說還南去,迢迢有侶無。時危須早轉,親老莫他圖。
小店蛇羹黑,空山象糞枯。三閭遺廟在,為我一嗚呼。
見公奔走謂公勞,聞公隱退雲公高。
公心底處有高下,夢幻去來隨所遭。
不知高齋竟何義,此名之設緣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緣未盡余伊皋。
功名富貴俱逆旅,黃金知系何人袍。
超然已了一大事,持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兩手未肯置所操。
乃知賢達與愚陋,豈直相去九牛毛。
長松百尺不自覺,企而羨者蓬與蒿。
我欲贏糧往問道,未應舉臂辭盧敖。
見爾府中趨,初官足慰吾。老牛還舐犢,凡鳥亦將雛。
喜至翻成感,癡來或欲殊。因慚玉潤客,應笑此非夫。
見我淮南被召西,重來學館尚棲遲。
未容小隱通三徑,聊可卑飛共一枝。
飲罷玉山方突兀,賦成筆陳已淫夷。
霜荷葉歎青衫舊,聞子修身自畏知。
見道分明了不疑,氣常無暴志常持。
確乎理氣為標準,變故艱危豈足移。
見井渴已止,投林心更欣。
行方觸炎熱,坐覺遠塵紛。
誰滿鵷鷺集,子猶麋鹿群。
融州在何處,壁字帶巖雲。
見好山如見高人,遯世冀繭清淨身。
見拳石如接佳友,手摩挲愛逾瓊玖。
我生嗜好不有冗長物,寓意蕭閒祗在青山並怪石。
往年都梁得靈壁,名以催詩延座側。
去載還自嶓塚江,女蝸溪頭才落帆。
山靈見知情不凡,乞我清波一塊川墨塗巉巖。
屏山嵯峨高雲衢,五畝下著吾儂居。
窗扉面面挹山色,真山假山互崷崒。
舊藏英道數峰碧,怪怪奇奇總拈出。
一丘一壑在胸臆,煙雲盡向空齋集。
君家一峰良可惜,埋漢庭除沙土蝕。
尚思阿翁存手澤,何不遣歸慰岑寂。
楚人亡弓楚人得,在彼在此理則一。
小詩代簡言從容,子心坦蕩詎執違與從。
儻令長鬚勤送似,待予大書特書榜曰飛來峰。
見處莫教認著,無心慎勿沈空。本無背面與初終。說了還同說夢。欲識薌林居士,真成漁父家風。收絲垂釣月明中。總是神通妙用。
見說仙人此避秦,愛隨流水一溪雲。
花開花落無尋處,彷彿吹簫月夜聞。
見說海西隅,山川與俗殊。宦游如不到,仙分即應無。
瀑布當公署,天台是縣圖。遙知為吏去,有術字惸孤。
見得州如斗大輕,間將五馬擊榕陰。
兩江波上千家月,萬卷堂中一片心。
尚笑龔黃為計淺,更尋伊洛問鉤深。
莫慳仙李盤根實,可與輕紅種作林。
見蓮知菂實,尋藉□絲長。
六月天邊路,何時結得霜。
見說江都一騎來,筠籃壞土帶春回。
不堪羈宦思金谷,寧有詩情似玉台。
綸閣翻階無復夢,乳溪臨檻想傳杯。
慇勤分贈須聞早,社後重陽政好培。
見羊疑是已叱石,見石翻疑未叱羊。
非石非羊何所見,這些意思難商量。
見說相攜霅上耕,連蓑應已出烏程。
荒畬初墾功須倍,秋熟雖微稅亦輕。
雨後湖舠兼學釣,餉余堤樹合閒行。
山人久有歸農興,猶向千峰夜度兵。¤
見說京糧舊日籯,學將湖舫入江撐。
而今歸去應無事,蘆筍高芽錦鱖羹。
見宰官身,出只手、擎他宇宙。籌邊外、招徠名勝,登崇勳舊。不下萊公扶景德,又如涑水開元祐。盡從渠、干贄及吾門,歸斯受。上林苑,多花柳。祁連塞,稀刁斗。更紅旗破賊,黃雲棲畝。阿母瑤池枝上實,仙人太華峰頭藕。瀉銅盤、沆瀣入金卮,為公壽。
漢字見的意思
見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頭上加只眼睛,就是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義:看見,看到)
同本義 [see;catch sight of]
見,視也。--《說文》
未見君子。--《詩·周南·汝墳》
利見大人。--《易·乾》
見龍在田。--《易·乾》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見而不見,聞而不聞。--《韓非子·主道》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樂府詩集·木蘭詩》
見兩小兒辯鬥。--《列子·湯問》
兒童相見不相識。--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虎見之。--唐·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裡尋常見
見(見)jian
⒈看到:看~。耳聞目~。〈引〉接觸,遇到:膠卷忌諱~光。病剛好,不要~寒。
⒉看得出,顯現出:初~成效。已~分曉。
⒊會面,會晤:會~。接~。
⒋看法,認識,擴大知識:~解。~識。遠~。不固執己~。
⒌指明出處:~上頁。
⒍助詞。
1用在動詞前,〈表〉被動:莫~笑。別~怪。
2用在動詞前,〈表〉對說話人怎麼樣:~教。請~諒。
⒎用在"聽"、"聞"、"看"等動詞後,〈表〉效果:聽~了。看~了。
⒏〔見習〕學得專業知識的人剛到工作崗位去,現場實地工作實習:~習生。
⒐〔見證〕親眼看到,可以作證的人。也指可以作證的事物。
⒑見xian。
────────────────—
見(見)xian
⒈顯出,出現,顯露:表~。華佗再~。曇花一~。
────────────────—
見"儋藍"。
4姓。三國吳有儋萌。見《三國誌.吳志.薛綜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