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黨國誠寬大,並未焚書只禁書。
民國也興文字獄,共和一命早嗚呼。
感慰可勝言哉。輒有小詞,錄奉一笑,且以寄企響之意雲,劉敏中上短夢驚回,北窗一陣芭蕉雨。雨聲還祝斜日鳴高樹。起望行雲,送雨前山去。山如霧。斷虹猶怒。直入山深處。
感皇恩,承天詔,控西南。大門敞、高對煙嵐。雙權再任,過期無代復登三。晏然軍國,事和平,災割封緘。年將暮,心歸道,搜玄路,訪清談。降尊寵、謙下無慚。山人放曠,本來無得有何參。但能慈忍,戒荒淫
感舊情懷日日深,三春能幾半晴陰。
醉題難盡當時意,啼徹春風羨暮禽。
感興聚滅元同水上漚,
癡人貪著不知休。生便當路栽荊棘,
死代群雛作馬牛。上隴計全謀蜀道,
長城功半廢少丘。古來大手猶如此,
只合將心向內求。
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舟中繡被薰香夜,春雪江頭三尺深。
西陵長官頭已白,憔悴窮愁媿相識。
手持玉斝唱陽春,江上海花落如積。
津亭送別君未悲,夢闌酒解始相思。
須知巫峽聞猿處,不似荊江夜雪時。
感昔戎行。
遠暨西垠。
僶俛於役。
不敢告勤。
爾亦同事。
契闊江濆。
庶同支離。
攘臂解紛。
□□感易極,學成功未施。
彼蒼胡用問,吾黨竟誰資。
道在漫今昨,人間忽喜悲。
百年總埋玉,千古敬豐碑。
感極都無夢,魂銷轉易驚。風簾半鉤落,秋月滿床明。
悵望臨階坐,沉吟繞樹行。孤琴在幽匣,時迸斷弦聲。
感慨清哀似變風,老於詩句耳偏聰。
迂疏自笑成何事,冷淡誰能用許功。
不怕飛蚊如立豹,肯隨白鳥過垂虹。
吟哦相對忘三伏,擬泛冰溪入雪宮。
(湖州多蚊蚋,豹腳尤毒。
垂虹,吳江亭名。
)
感君巧思葺芳塘,石甃無痕細著行。
更擬中間添小嶼,藕花深處著鴛鴦。
感慨常自悲,發為窮苦辭。
偪仄不少伸,夢中亦酸辛。
脂車思遠道,太息令人老。
中原宋輿圖,今仍傳胡雛!此責在臣子,諸公其可已?談笑復舊京,令人憶西平。
感時湔淚幾時乾,顧影伶俜獨立難。
自恐節孤無與對,誰憐族冷不勝寒。
未應一世供愁斷,長願三更秉燭看。
雨過花邊行更好,猶嫌子美借銀鞍。
感夢通玄化,覃恩降紫宸。賜錢開漢府,分帛醉堯人。
地隔朝宗慶,亭臨卜洛新。行看廣雲雨,二月次東巡。
感會真奇遇,飛揚獨妙齡。
他年西餞日,此夜上騎星。
宿惠留藩屏,余忠在禁庭。
音容無處所,彷彿寄丹青。
感慨重來歲月深,手栽松柏已成林。
萬山自此無南北,一水長流不古今。
先訓丁寧猶在耳,老吾寂寞自沾襟。
君恩已遂祈閒請,莘野歸耕是本心。
感恩言發即漣如,鶴已乘軒十載余。
抱病尚通金闕籍,避榮猶掌玉皇書。
目難看字垂垂暗,發不勝簪漸漸疏。
安得安邊一長策,少酬明主定狼居。
感念垂弧日,無成忽老衰。
尚須庚登諾,可諱甲辰雌。
但有散人傳,難勝幼婦辭。
呼兄張座右,言配蓼莪詩。
感君千里遠相過,晤語經旬接粹和。
上客杯盤祗炊黍,主人門巷正張羅。
海山霧暗紅塵少,嶺路梅黃細雨多。
日暮津亭送歸恨,唯知極目望煙波。
感惜芳時換,誰知客思懸。憶隨鴻向暖,愁學馬思邊。
留滯機還息,紛拏網自牽。東南起歸望,何處是江天。
漢字感的意思
感〈動〉
(形聲。從心,鹹聲。本義:感動)
同本義。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 [move]
感,動人心也。--《說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辭》。虞註:「動也。」
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列子·湯問》
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後漢書·列女傳》
又如:感格(感動,感化);感咽(受感動而悲傷,泣不成聲);感涕(感動而涕淚俱下);感慕(感動而思慕);感悅(感動悅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內心深受感動);感天動地(感動天地);感哽(感動得泣不成聲)
感應,影響 [response]
又如:感制(感應制約);感會(感應會合);感驗(應驗);感變
感gǎn
⒈覺得:~到頭痛。
⒉外界事物在意識、情緒上引起的反映:~觸。~概。~動。~化。讀後~。
⒊心情,情緒:~情。情~。自信~。百~交集。
⒋染上,遭受:偶~風寒。
⒌〈表〉謝意:~謝。~恩。
⒍[感覺]
1外界事物作用於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所引起的直接反應:我有點冷的~覺。
2覺得:我~覺很幸福。
⒎[感冒]
1指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又稱"普通感冒"。
2流行性感冒(流感),因感染病毒引起。
⒏[感性]是對事物表面現象的印象和感覺,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性認識。
────────────────—
感han 1.通"撼"。搖動。 2.通"憾"。怨恨;遺憾。 3.見"感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