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字開頭詩句,吳開頭的古詩,開頭字是吳字的古詩詞詩句,第1個字起頭字是吳字的詩詞

古詩詞開頭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山東畔伍公祠,野史評多無定時。

舉族何辜同刈草,後人卻苦論鞭屍。

退耕始覺投早,雪恨終嫌入郢遲。

事到此公真不幸,鐲鏤依舊遇夫差。

王昔日館娃宮,殿閣鱗差軼碧空。

寂寂香魂招不得,惟餘松柏韻天風。

會元從二郡呼,今將會指姑蘇。

稽山當取舊經說,禹穴難憑遁甲圖。

越歸旗纛,風雲助鼓鼙。

錦蒙山樹遍,弩射海潮低。

龍鳳城蔥鬱,牛羊墓慘恓。

古祠存故里,秋草廡東西。

江之南,是曰豐國。

五種之生天下食,一歲不登,

吾民菜色。如何天不仁,

縱彼旱孽稱其神。矯矯赤龍推火軒,

來自東南山。咸池軟水不敢沃,

陽侯失色愁烹煎。況茲畎畝流涓涓,

何足吸之唇齒間。但見禾與黍,

蓬勃紅塵起。土伯敕其屬,

掃路迎饑鬼。哀哉氓{上山下蟲}{上山下蟲},

托身釜鬲惟蒸炊。小人怨咨君子知,

天生天殺今其時。我聞皇穹大德在生育,

愛養萬物同嬰兒。產民之身賦民食,

中道絕之何所為。當時冥冥間,

委任非其宜。山川之神各守土,

群龍受位司天池。上帝當軒親戒敕,

十日一雨無愆期。帝心仁且信,

臨下固不疑。謂言庶事有分職,

屏去視聽思無為。安知愚下鬼,

負德孤恩難制指。弄天之權侮人命,

貪嗜牛羊邀祭祀。忽焉一物不稱情,

因教此旱災生靈。雷霆之官畏罪莫敢諫,

頭枕天鼓眠不醒。帝在紫微垣,

下隔千里雲。徒勞銜血向空哭,

帝心雖聖安得聞。北斗侍帝側,

翰運氣母均四時。五星暨眾宿,

照曜亡偏私。夫何容此鬼,

恣行胸臆輕天威。定是機務繁,

耳目有所遺。小臣亦何者,

草莽負奇節。欲系神頸無長繩,

欲斬龍頭劍鋒缺。皇穹如未察凶邪,

空使小臣心鬱結。

蠶一再眠,竹屋下簾幕。

拍手弄嬰兒,一笑姑不惡。

風來麥秀寒,雨過桑沃若。

日高蠶未起,谷鳥鳴百箔。

門煙柳綠參差,倚遍闌干有所思。

雨暗園林花落早,春寒簾幕燕歸遲。

峨眉尚想台前月,鶴發空添鏡裡絲。

一曲悲歌吊陳跡,傷心不似舊遊時。

說天池兩字真,梵坊突兀鼓鐘聲。

聖燈逐夜朝文閣,雷火何年損相輪。

足下有雲如隔世,眼前無地可容塵。

追嚴不枉祠忠定,招得吟僧作主人。

淞江上是儂家,每到秋來愛荻花。

眠未足,日初斜,起坐船頭看落霞。

門扞蔽重夔渝,兩地藩籬屬釣魚。

自昔無城當蜀屏,從今有柱壯坤輿。

軍心鐵石深山裡,敵膽灰塵築鑒余。

看偃天戈夜忙月,郎聲讀破磨崖書。

興六月水泉溫,千頃荷花聚暗蚊。

此井獨能深一丈,源龍如故亦如君。

松江頭田舍翁,年年苕溪搖飛篷。

沿溪楊柳舊相識,問翁何事猶西東。

心欲無言淚如洗,松楸正在西山裹。

餘生五十五番春,七十為期春夢耳。

追思疇昔謀親塋,雁行差差三弟兄。

伯兮季兮不可作,老來只影嗟零叮

手種青杉愈百尺,籐花辟蔓籠台石。

一年一到一徘徊,此後徘徊幾朝夕。

九泉屬望天潛知,寸草難報陽春暉。

教子一經答先志,買山傍墓終焉計。

讀書可大吾門閭,沒世可從先大夫。

越天下富,京畿遊俠鄉。

隴畝盡膏腴,第宅皆侯王。

世言蘇湖熟,沾丐及四方。

自我來石門,觸目何淒涼。

清晨開務門,有酒誰復嘗。

纍纍挈妻子,汲汲求糟糠。

父老稱近年,十載嘗九荒。

聚落成丘墟,少壯爭逃亡。

越中分兩岸開,怒濤千古響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踐終非霸主材。

歲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壯麗我重來。

鴟夷鐵箭俱安在,目斷洪波萬里回。

山霧露清,群草多秀髮。

白朮結靈根,持鋤采秋月。

歸來濯寒澗,香氣流不歇。

夜火煮石泉,朝煙遍巖窟。

千歲扶玉顏,終年固玄發。

曾非首陽人,敢慕食薇蕨。

兢史法蔡邕碑,每歎斯文尚在茲。

老奪故交堪痛惜,晚徵集序未遑為。

單傳骨髓惟吾子,空嘔心肝向阿誰。

道遠束芻攜不去,覆翻遺墨豈勝悲。

松江水似荊溪,九點煙嵐落日西。

寂寂郊園寒食過,蕭蕭風雨竹雞啼。

蕙花委砌心應折,芳草歸途意轉迷。

曾得魯連消息否,春潮隨雨到長堤。

中佳地舊長洲,來往空回信宿留。

泰伯廟存那暇問,麗姓鄉近未曾游。

詩翁燕坐迎香閣,閒客歸乘釣月舟。

想見名章已成集,韋郎何得擅蘇州。

姬年少才十六,能抱琵琶唱新曲。

愁連山黛鎖青蛾,汗透霞綃濕香玉。

問郎今去宿誰家,郎須聽妾彈琵琶。

城有酒不肯住,巴姬未必顏如花。

遲留那得情相與,芳心一一弦中語。

空江霜落叫征鴻,孤棹風高響秋雨。

須臾彷彿臨三湘,切切哀猿堪斷腸。

巫陽雲暗楚台晚,故山不見關山長。

彈到胡笳少三拍,郎心欲去何匆迫。

挽郎不住郎過船,滿江月色秋潮白。

門東去路三千,到得閶門暫泊船。

老父出迎應倒屣,貧居江上信誰傳。

吳字的釋義

漢字吳的意思

(會意。從口,從矢。矢,像頭的動作。合起來表示晃著頭大聲說話。本義:大聲說話,喧嘩) 同本義 [peal]

不吳不敖,胡考之休。--《詩·周頌·絲衣》。傳:「吳,嘩也。」

[方]︰大 [big]。如:吳魁(大而平的盾);吳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吳國 [Wu state]。公元222-280年孫權所建的國家。如:吳越(古代的兩個敵對國家。借指仇人);吳歈(吳地的歌聲);吳牛見月(吳地的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喘息起來);吳越氣脈(比喻較高的水平和標準);吳頭楚尾(指吳楚之間的地區)

吳承恩

[Wu Chengen] (約1500-約1582)。明朝文學

吳(吳)wu

⒈〈古〉大聲說話:不~不敖(敖:嗷,喧嘩)。

⒉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域。

⒊三國(魏、蜀、~)之一。公元222-280年。第一代君主是孫權。轄區在今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

────────────────—

吳yu 1.地名用字。參見"吳阪"﹑"吳泉"。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