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四年立春節,喜遇韶光看白雪。
祥雲景像一時呈,凝情靄郁比難說。
人心丕變顏容別,樂天順敘皆胥悅。
土牛擊後便驅耕,萬物從茲萌芽發。
麗日遲遲影漸長,梅花嶺上明皎潔。
歡挸亂前胖兀鵪躒諦埂?/p>
真風大布色無窮,春盤鮮盛排羅列。
隆興煥耀太平宜,預祈豐稔名香爇。
淺情之人莫共語,引爾回邪非處所。
爭似淡交得久長,小人終是無規矩。
淳熙人物到嘉熙,聽說山齋亦白髭。
文字盡傳融水後,精神如戰辟雍時。
靈椿終不爭朝菌,蓍草惟堪養壽龜。
細嚼梅花看總義,只應姬老是相知。
淳熙戊戌冬十月,恰似東風三月詩。
冰霜不變沍寒色,溪壑次第回春姿。
花情柳意已無耐,紅英粉艷爭紛披。
道傍牛喘不復問,欲了公事真癡兒。
淳風今變俗,末學誤為文。倖免投湘浦,那辭近汝墳。
山遮魏闕路,日隱洛陽雲。誰念聯翩翼,煙中獨失群。
淳熙以後紹熙前,曹馬灰寒不復燃。
寧作歸來詞引避,可為勸進表求全。
斜川妙語超言外,廣武狂談發酒邊。
賴有遺文堪可質,世誰陶阮豈其然。
淳佑六十翁,生遇時節好。
朝游漁樵社,晚入詩酒保。
不為名利縛,剛被花月惱。
時發少年狂,未省身已老。
強歌無餘懽,聞者笑絕倒。
齒發漸凋疏,形容屯枯槁。
平生千金驅,豈不自愛寶。
幸然本根在,收斂尚及早。
何必大藥資,尪羸多壽考。
也無政事堂,也無沙門島。
淳熙天子課農桑,黃合鴻儒綰郡章。
文物昇平今已遠,斷篇流落入僧房。
淳古逝不還,俗士羞田畝。
衣食生君臣,忠孝復何有。
林居易成懶,素餐畏我友。
灌園匪自今,緬懷漢陰叟。
轆轤揚清音,寒漿出井口。
瀺灂下石床,浸我葵與韭。
翛然自怡悅,嘉蔬日以茂。
眷言賞心人,小摘共杯酒。
淳佑清忠推杜李,巋然名德賴公存。
歲時闊會英耆社,風月稀游獨樂園。
一榻自觀心主靜,諸賢欲扣我忘言。
僕歸借屋西湖畔,半載才能兩造門。
淳熙十六年,正月十九日。
雪余雨更作,有客方抱疾。
忽傳底處書,昏暮叩蓬蓽。
問之何許人,乃是吾家侄。
書中道何為,除目報甲乙。
要令二父知,此意深所悉。
我方盤谷歸,詎應聞黜陟。
雖雲在田野,又可忘輔弼。
況於鄉里賢,與夫舊連率。
及其先友家,投分亦頗密。
恭惟三君子,德盛難具述。
要皆由從官,以至秉政筆。
於今天下事,孰得復孰失。
仰思與夜繼,想不遑暇逸。
置郵速傳命,頌口當四出。
而我病不能,欲置還未畢。
要歌夔皋詩,稱美寧敢溢。
願觀勳業成,公論斯可必。
曾聞鳥鳴春,氣應還唧唧。
喜甚屐且折,憂深緯寧恤。
淳熙公論盛槐門,文獻依然故笏存。
晉世昔聞期畢萬,魯人今喜見臧孫。
交遊半是清流望,趨向難為俗子論。
久客諸侯寧鬱鬱,公卿元自出藩垣。
淳風去已遠,世道日幽昧。
征伐降殷周,祥麟竟遇害。
鳳凰化雞鶩,蘭蕙為蕭艾。
嗟哉孔與孟,天意屢顛沛。
時運既如此,生民復何賴。¤
淳古有真味,不特見於結子。
茲帖之名得示,縱摹倣於唐世,
隱然猶有西晉之遺意。彼昌黎者,
或肆譏議。謂以俗書趁姿媚,
予未敢以為是。
淳化洽聲明,殊方均惠養。計書重譯至,錫命雙旌往。
星辭北極遠,水泛東溟廣。斗柄辨宵程,天琛宜晝賞。
孤光洲島迥,淨綠煙霞敞。展禮盛賓徒,交歡覿君長。
經途勞視聽,愴別縈夢想。延頸旬歲期,新恩在歸鞅。
淳清育物,瑞木成文。
元氣陶治,非煙人氛。
玄貺昭格,至和所熏。
登歌裸獻,肸鄉如聞。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趙郡李識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聯句詩,一章凡六十四句,請題於是:詩見本書魏野一○
淳風日已簿,恩義不相保
恩義得於民,民顧吏有辭。
政化本不立,刀筆事愈卑。
李侯今之人,而行古所為。
外有屠嘉直,內無五倫私。
鋤奸如惡草,護民猶嬰兒。
瀹河甦彼旱,勸粟哺爾饑。
從容方報政,代者俄及斯。
庸吏推不去,良吏去復思。
誰歟觀民風,入境采吾詩。
淳清育物,瑞木成文。
元氣陶治,非煙人氛。
玄貺昭格,至和所熏。
登歌裸獻,肸鄉如聞。
淳乎淳,沒機心。
撮莖草作翳晴藥,鍛黃丹成紅指金。
發汾陽怒罵傷人語惡,中曹源蠱毒刻骨冤深。
掃狐兔露蒼鷹牙爪,咬豬狗添老虎精神。
是師真,非師真。
僧繇描不得,閣筆幾沉吟。
淳風布政常無慾。
至道防人能變俗。
求仁義急於水火。
用禮讓多於菽粟。
屈軼無佞人可指。
獬豸無繁刑可觸。
王道蕩蕩用無為。
天下四人誰不足。
漢字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