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佛狸,飲泗水,黃金甲身鐵馬箠。
睥睨山川俯畫地,畫作西方佛名字。
卷舒三軍如使指,奔馳萬夫鑿山觜。
雲中孤月妙無比,青蓮湛然俯下視。
擊鉦卷箠抽行營,北徐府中軍吏喜。
度僧築室依雲煙,俯窺城郭眾山底。
興亡一瞬五百年,細草荒榛沒孤壘。
魏武賦忘歸,孤軍處山頂。
雖鄰江上浦,鑿巖山巔井。
豈是欲勞兵,防患在萌穎。
我昔常登臨,徘徊愛晴景。
片雨西北來,風雷變俄頃。
疾行下危磴,屢脫不及整。
沾濡入舟中,幼子喜抱頸。
問我適何之,衣濕不太冷。
昨暮泊其陽,月黑夜正永。
雁從沙際鳴,旅枕自耿耿。
平明夾櫓去,廟樹聳寒嶺。
舉首生白雲,飄搖水中影。
魏王大瓠無人識,種成何翅實五石。
不辭破作兩大樽,只憂水淺江湖窄。
我材AA18落本無用,虛名驚世終何益。
東方先生好自譽,伯夷子路並為一。
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與稷。
暮年欲學柳下惠,嗜好酸鹹不相入。
金山也是不羈人,早歲聞名晚相得。
我醉而嬉欲仙去,傍人笑倒山謂實。
問我此生何所歸,笑指浮休百年宅。
蒜山幸有閒田地,招此無家一房客。
魏闕春風裡,王城曉日端。
三朝垂治象,萬姓得榮觀。
老稚看如堵,章程炳若冊。
九天新雨露,一札妙龍鸞。
遠覽周官舊,重瞻漢詔寬。
歡聲將喜氣,銷盡柳邊寒。
魏宮悵望楊花去,漢掖齊歌赤鳳來。
淫蠱到頭成底事,荒田野草但堪哀。
魏野非商也,微言豈易窮。
看雖許朋友,寫不倚兒童。
合在龍圖上,難留蝸捨中。
因思投納處,還浦與珠同。
魏都城裡曾游熟,才子齋中止泊多。去日綠楊垂紫陌,
歸時白草夾黃河。新詩不覺千回詠,古鏡曾經幾度磨。
惆悵心思滑台北,滿杯濃酒與愁和。
魏塘草樹環佛宮,兩春不識花白紅。
但有柳絮迷晴空,今年始種木芙蓉。
間以寒菊助丰容,新栽黃葵已蒙茸。
坐待泬寥秋色濃,鞠衣仙人來御風。
似聞芍葯富紅紫,願分餘波作春事,
要令睡眼迷緗綺。勿言滯客無幾求,
將致來禽及青李。
魏王銅雀妓,日暮管弦清。一見西陵樹,心悲舞不成。
魏中義士有馮燕,遊俠幽並最少年。避仇偶作滑台客,
嘶風躍馬來翩翩。此時恰遇鶯花月,堤上軒車晝不絕。
兩面高樓語笑聲,指點行人情暗結。擲果潘郎誰不慕,
朱門別見紅妝露。故故推門掩不開,似教歐軋傳言語。
馮生敲鐙袖籠鞭,半拂垂楊半惹煙。樹間春鳥知人意,
的的心期暗與傳。傳道張嬰偏嗜酒,從此香閨為我有。
梁間客燕正相欺,屋上鳴鳩空自鬥。嬰歸醉臥非仇汝,
豈知負過人懷懼。燕依戶扇欲潛逃,巾在枕傍指令齲
誰言狼戾心能忍,待我情深情不隱。回身本謂取巾難,
倒柄方知授霜刃。憑君撫劍即遲疑,自顧平生心不欺。
爾能負彼必相負,假手他人復在誰?窗間紅艷猶可掬,
熟視花鈿情不足。唯將大義斷胸襟,粉頸初回如切玉。
鳳凰釵碎各分飛,怨魄嬌魂何處追,凌波如喚游金谷,
羞彼揶揄淚滿衣。新人藏匿舊人起,白晝喧呼駭鄰里。
誣執張嬰不自明,貴免生前遭考捶。官將赴市擁紅塵,
掉臂人來擗看人。傳聲莫遣有冤濫,盜殺嬰家即我身。
初聞僚吏翻疑歎,呵叱風狂詞不變。縲囚解縛猶自疑,
疑是夢中方脫免。未死勸君莫浪言,臨危不顧始知難。
已為不平能割愛,更將身命救深冤。白馬賢侯賈相公,
長懸金帛募才雄。拜章請贖馮燕罪,千古三河激義風。
黃河東注無時歇,注盡波瀾名不滅。為感詞人沈下賢,
長歌更與分明說。此君精爽知猶在,長與人間留炯誡。
鑄作金燕香作堆,焚香酬酒聽歌來。
魏人野戰如鷹揚,吳人水戰如龍驤。
氣吞魏五惟吳王,建旗敢到新城旁。
霸主身當萬夫敵,麾下禽皇無羽翼。
途窮事變接短兵,生死之間不容息。
馬奔津橋橋半撤,洶洶有聲如地裂。
蛟怒橫飛秋水空,鶚驚徑度秋雲缺。
奮迅金羈汗沾臆,濟主艱難天借力。
艱難始是報主時,平日主君須愛惜。
魏生被責灌將軍,股慄如何不自陳。
若使當時有英氣,肯為丞相掃門人。
魏國昔強盛,宮中金玉多。征丁築層台,唯恐不巍峨。
結構切星漢,躋攀橫綺羅。朝觀細腰舞,夜聽皓齒歌。
詎念人力勞,安問黍與禾。一朝國既傾,千仞堂亦平。
舞模衰柳影,歌留草蟲聲。月照白露寒,蒼蒼故鄴城。
漢文有遺美,對此清飆生。
魏公番禺歸,逢子蕪江口。
贈以越王頭,還同月支首。
割鮮為飲器,津漿若美酒。
我獨愧先生,饌致崇師友。
應知愈飢渴,況是懷思久。
魏台營妓勝添酥,一笑堪酬百琲珠。
只恐更深雲雨散,明朝共是守寒爐。
魏紅深淺配姚黃,洛水家家自作塘。
遊客賈生多感概,閒官白傅足篇章。
山分少室雲煙老,宮廢連昌草木長。
路出蒿高應少駐,孱顏新過一番霜。
魏紫千葩壓曲欄,問君何似簷頭看。
城西更有芳菲地,舊約重尋莫作難。
魏井開冰潔,齊宮獻服新。
宮門無暑氣,猶許艾為人。
魏都雄,鳳皇飛觀雲間。佩麟符、荀池元老,暫辭西省仙班。憩甘棠、地澄遠籟,詠華黍、河卷驚瀾。碧草萋迷,丹毫冷落,圜扉鈴索鎮長閒。繡筵展、三台星近,鏘玉韻珊珊。金尊灩、新醅方薦,薄暑初殘。政成時、歡餘客散,後園朱戶休關。度秋風、畫闌枕水,掛夜月、雕欄騎山。錦帳籠香,鸞釵按曲,琵琶雙轉語綿蠻。勸行□、傍眉黃氣,先報袞衣還。登庸際,應褒舊德,喜動天顏。
魏王堤畔草如煙,有客傷時獨扣舷。妖氣欲昏唐社稷,
夕陽空照漢山川。千重碧樹籠春苑,萬縷紅霞襯碧天。
家寄杜陵歸不得,一回回首一潸然。
漢字魏的意思
魏
闕宮門的台觀 [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周禮·太宰》
魏闕之高。--《淮南子·本經》
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漢·班固《典引》
又如:象魏(古代宮門外的闕門);魏觀(即魏闕、魏象)
古國名 [Wei state]
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姬姓。在今山西芮城縣北。公元前661年被晉獻公攻滅,把它封給畢萬
戰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魏文侯(名斯)是畢萬後代,和趙韓一起瓜分晉國。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韓魏聞之。--《戰國策·齊策》
不敢加兵
魏wei
⒈周代諸侯國名,戰國時期七雄之一。在今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一帶。
⒉朝代名:
1三國(~、蜀、吳)之一,公元220-265年。第一代君主是曹丕。轄區在今黃河流域各省及淮河流域一帶。
2北朝之一,北魏,公元386-534年。第一代君主是拓跋珪。另外有東魏(534-550年);西魏(535-557年)。
────────────────—
魏wei 1.獨立貌。
────────────────—
魏wēi 1.高大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