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天漢近,匹練掛林端。
秋深霜露重,誰見落西山。
台上有客吟秋風,悲聲蕭散飄入空。
台邊游女來竊聽,欲學聲同意不同。
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兩稚子。
白馬為塞鳳為關,山川無人空自閒。
我悲亦何苦,江水冬更深,
魴魚冷難捕。悠悠江上聽歌人,
不知我意徒悲辛。
台外繞佳山,台中垂暇日。
齪齪絳守居,徒勞誇紹述。
台城五里到青溪,埭在青溪西復西。
向日只緣貪射雉,常時赤字此始鳴雞。
翬鷂用處亦無幾,羽翮貢來誰敢稽。
便是游田須有節,如何晨夕恣荒迷。
台後漫山十里梅,村南村北總詩材。
荒寒莫恨無人領,會與奚奴杖屨來。
台殿曾為貴主家,春風吹盡竹窗紗。
院中仙女修香火,不許閒人入看花。
台州別駕不之官,煙水孤村共歲寒。
偶有濁醪留晚酌,旋挑生菜簇春盤。
三年鄰里通家好,四海兵戈行路難。
且喜門前金色柳,東風堪作畫圖看。
台袞承嚴祀,傳呼出禁城。
扢壇將錯事,總駟暫觀耕。
盈止逾周頌,康哉葉舜賡。
滿篝登大穟,首種達初萌。
行饁家為黍,要朋戶捧罌。
川長應萬耦,樹密盡三荊。
有相神休茂,多歡國譽榮。
餘糧充近甸,遺秉富陪京,
碓罷春梁熟。機閒織素成。
休牛鳴笛起,會績遠燈明。
路有遺金在,村無吠犬驚。
熙熙難遍紀,徒仰泰階平。
台邊草色苑邊雲,載酒來游白日曛。
富貴可憐成一夢,疏花冷雨信陵墳。
台使方求助,征鞍倍道馳。
君懷翁定省,吾念女傷悲。
玉塞烽全少,金閨籍未遲。
暮年怕離別,計日數歸期。
台輔尊賢菲報功,況因符命策司空。
平生只為耽言讖,待此登庸恐未公。
台上風光濃欲滴,傍闌芳桂陰成。亂山相對長官青。琢詩能句好,舉酒見心傾。團扇不應秋後棄,幾年仁惠風行。渭城柳色若為情。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
台上小留歸客,台前穩系扁舟。
三宿翠微閣上,一程白帝城頭。
台上樹陰合,台前流水多。青春不出門,坐見野田花。
誰能學公子,走馬逐香車。六街塵滿衣,鼓絕方還家。
台高地迥出天半,瞭見皇都十里春。
台星久出照寰瀛,懶入端門傍御屏。
上扣北辰乞閒散,南歸長作老人星。
台卿遺令畫贊,淵明祭文輓詩。
乍可裸屍仰藥,勿求敕葬宣醫。
台城風物已淒淒,牢落行人邂逅齊。
秉燭相看如夢寐,片帆回首又東西。
依依團扇秋仍好,脈脈青娥恨卻低。
一曲琵琶無限意,時時閒客思都迷。
台上憑闌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卻是曉雲閒。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
台城遺跡動淒其,總為前朝足亂離。
舊路人非芳草在,故宮春盡落花知。
江山白首猶餘恨,鳥雀黃昏亦自悲。
更是傷心張緒柳,年年空被野風吹。
漢字台的意思
台〈名〉
地名。「台州」的簡稱 [Taizhou prefecture]。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為台州,以境內天台山得名,治所在今浙江省臨海縣。元改為路,明改為府
南發交廣東溫台。--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二首》
台〈名〉
(形聲。小篆字形。從口,(以)聲。從口,與表示喜悅有一定的聯繫。本義:喜悅。
三台。星名。古代用三台來比喻三公 [one of three stars in Ursa Major;one of the three highest dignitaries of State]。如:台鼎(古代稱三公或宰相,意為職位顯要);台宿(三台星);台光(三台星光);台階(三台星亦名泰階,故稱台階);台斗(比喻宰輔
台tāi天台山,在浙江省。
────────────────—
台(臺)tai
⒈高而平的建築物:戲~。講~。陽~。瞭望~。
⒉像台的東西:井~。窗~。
⒊器物的底座:燈~。炮~。
⒋敬詞:~兄。~鑒。
⒌量詞:兩~戲。三~機器。
⒍〈古〉官署名,清代地方高級官署名:中~。憲~。藩~。道~。
⒎台灣省的簡稱:~胞。
⒏桌子,案子:寫字~。梳妝~。
⒐ [台柱]舞台的支柱。泛指團體中的骨幹。
⒑[颱風]〔
1颱風〕
1發生在太平洋西部的一種極其猛烈的風暴,風力常達12級以上,同時伴有暴雨。
2演員在台上表演時的風度。
────────────────—
台yi 1.我。 2.何;什麼。 3.喜悅;愉快。後作"怡"。 4.姓。 5.明有台汝礪,見《明清進士題名碑錄.崇禎十年丁丑科》。
────────────────—
台si 1.通"嗣"。繼承。 2.通"始"。開始,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