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開頭的詩詞詩句,坐字開頭的古詩詞,開頭字坐字的古詩詩句,起頭第1個字是坐字的詩句

古詩詞開頭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安臥穩輿平肩, 倚杖披衫繞四邊。 空腹三杯卯後酒, 曲肱一覺醉中眠。 更無忙苦吟閒樂, 恐是人間自在天。
聽宮城傳晚漏, 起看衰葉下寒枝。 空庭綠草結離念, 細雨黃花贈所思。 蟋蟀已驚良節度, 茱萸偏憶故人期。 相逢莫厭尊前醉, 春去秋來自不知。
清晝。 記步幄行春, 短亭呼酒。 悵湔裙香遠, 波痕尚依舊。 赤闌橋下桃花觀, 寒勒花枝瘦。 轉迴廊、古瓦生松, 暗泉鳴甃。 山雨夜來驟。 便綠漲平堤, 雲橫遠岫。 細認沙頭, 還見有落紅否。 楊花自趁東風去, 空白鴛鴦首。 勸遊人、莫把驕驄系柳。
想親愛遠, 行嗟天地闊。 積疹甘毀顏, 沈憂更銷骨。 迢迢遊子心, 望望歸雲沒。 喬木非故里, 高樓共明月。 夜深秋風多, 聞雁來天末。
憶故園人已老, 寧知遠郡雁還來。 長瞻西北是歸路, 獨上城樓日幾回。
愁書室, 謾臨風、遐想蓬萊高致。 撫鶴捫松長歎息, 失足誤來人世。 紫禁九重, 碧山萬里, 無路鳴珂B06D。 江山勝處, 且尋花柳傾醉。 不堪送客清川, 系帆淥水, 煙景供憔悴。 更舉芳尊澆別恨, 逸趣浮游天外。 雄筆橫揮, 素琴輕拍, 一笑成揚袂。 洛陽秋早, 歸時同賞鱸鱠。 東坡月夜與客飲杏花下:杏花飛簾散餘香, 明月八戶尋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 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間置酒清香發, 爭挽長條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飲, 勸君且吸杯中月。 洞簫聲斷月明中, 惟憂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風惡, 但見綠葉棲殘紅。
臨芳沼邊, 荷氣侵衣濕。 唧唧暗蛩鳴, 點點流螢入。 人生歧路中, 底用楊朱泣。 一笑倚闌干, 頹玉當風立。
徹秦城夏, 行登越客船。 去留那有著, 語默不離禪。 葉擁臨關路, 霞明近海天。 更尋同社侶, 應得虎溪邊。
恐三更至, 流年此夜分。 客心無限事, 愁雨不堪聞。 灞上家殊遠, 爐前酒暫醺。 劉郎亦多恨, 詩憶故山雲。
中客。 共千里、瀟湘秋色。 漸萬寶西成農事了, 罷椏看、黃雲阡陌。 喬□橘洲風浪穩, 岳鎮聳、倚天青壁。 追前事、與亡相續, 空與山川陳跡。 南國。 都會繁盛, 依然似昔。 聚翠羽明珠三市滿, 樓觀湧、參差金碧。 乞巧處、家家追樂事, 爭要做、豐年七夕。 願明年強健, 百姓歡娛, 還如今日。
愛風塵日已西, 功成得與化工齊。 巧分孤島思何遠, 欲似五湖心易迷。 漸有野禽來試水, 又憐春草自侵堤。 那堪更到芙蓉拆, 晚夕香聯桃李蹊。
臥與行住, 入禪還出吟。 也應長日月, 消得個身心。 默論相如少, 黃梅付囑深。 門前古松徑, 時起步清陰。
看南北與西東, 遠近無非禮義中。 一縣繁花香送雨, 五株垂柳綠牽風。 寒濤背海喧還靜, 驛路穿林斷復通。 仲叔受恩多感戀, 裴回卻怕酒壺空。
來簌簌山風急, 山雨隨風暗原隰。 樹帶繁聲出竹聞, 溪將大點穿籬入。 餉婦寥翹布領寒, 牧童擁腫蓑衣濕。 此時高味共誰論, 擁鼻吟詩空佇立。
臥常攜酒一壺, 不教雙眼識皇都。 乾坤許大無名姓, 疏散人中一丈夫。 得道高僧不易逢, 幾時歸去願相從。 自言住處連滄海, 別是蓬萊第一峰。 莫厭追歡笑語頻, 尋思離亂好傷神。 閒來屈指從頭數, 得見清平有幾人。
聽西掖鐘聲動, 睡起東窗日影紅, 山林朝市兩無窮。 一夢中, 樽有酒且從容。 耐驚耐怕黃虀甕, 長滿長干老酒盆, 一貧盡可張吾軍。 休忘本, 樽有酒且論文。 胸中太華身難憾, 舌底狂瀾口且緘, 看渠暮四與朝三。 呆大膽, 樽有酒且醺酣。 周郎赤壁鏖兵後, 蘇子扁舟載月秋, 千年慷慨一時酬。 今在否? 樽有酒且綢繆。 芸窗月影吟情蕩, 紙帳梅花醉夢香, 覺來身世兩相忘。 休妄想, 樽有酒且疏狂。 歲雲暮矣雖無補, 時復中之盡有餘, 老來吾亦愛吾廬。 清債苦, 樽有酒且消除。
治吳州成樂土。 詔卷風飛來聖語。 親輿乞得便藩歸, 瑤席主。 杯休數。 清夜為君歌白苧。 花接舊枝新蕊吐。 造化不知人有助。 看花歲歲比甘棠, 嘉月暮。 東門路。 只恐帶將春色去。
夏日偏長, 知師在律堂。 多因束帶熱, 更憶剃頭涼。 苔色侵經架, 松陰到簟床。 還應煉詩句, 借臥石池傍。
嘯蓬宮, 移旌天府, 往來三島十洲。 況瑞靄當年, 初下瓊樓。 自是長生伴侶, 那堪更河潤神州。 人爭歎, 威名福壽, 袞袞壓潮頭。 金甌。 須滿泛, 天廚禁臠, 相醞□□。 □□□日, 此會風流。 正是湖山春媚, 千秋歲、□□民猷。 還知道, 金甌未拜, 先拜富民侯。
窮今古掩書堂, 二頃湖田一半荒。 荊樹有花兄弟樂, 橘林無實子孫忙。 龍歸曉洞雲猶濕, 麝過春山草自香。 向夜欲歸心萬里, 故園松月更蒼蒼。
坐字的漢字釋義

漢字坐的含義及解釋

(會意。《說文》古文作象形字,像兩人坐在土上。本義: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跟上)

同本義 [sit]

像二人對坐土形。--林義光《文源》

坐而遷之。--《禮記·曲記》。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

退而坐,取屨。--《禮記·玉藻》

受立、授立,不坐。--《禮記·少儀》

武坐致右憲王。--《禮記·樂記》。疏:「坐,跪也。」

坐行而入。--《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註:「膝行也。」按,坐者,尻也,處也。古席地而坐,膝著席而下其臀曰坐,聳其體曰跪。跪,亦謂之啟。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

坐zuo

⒈跟"立"相對:~下。請~。〈引〉

1乘,搭:~車。~飛機。〈引〉

2位置:~落。~北朝南。

⒉物體下沉或向後施壓力:這房子~了。那門炮~力大。

⒊將鍋、壺等放到爐火上。

⒋舊指犯罪,定罪:~陷。連~。隨~。

⒌因,因為:~罪解職。

⒍植物結子實:~瓜。~果。

⒎自然而然:孤蓬自振,驚沙~飛。

⒏同"座

⒈"。座位。

⒐[坐視]坐著看(形容漠不關心):~視不救。

⒑[坐探]派進來的暗探。

⒒[坐蓐]婦女臨產與產後一個月內的休息調養時間(蓐:草蓆)。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