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開頭的詩詞詩句,謫字開頭的古詩詞,開頭字謫字的古詩詩句,起頭第1個字是謫字的詩句

古詩詞開頭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辭魏闕鵷鸞隔, 老入廬山麋鹿隨。 薄暮蕭條投寺宿, 凌晨清淨與僧期。 雙林我起聞鍾後, 只日君趨入閣時。 鵬鷃高低分皆定, 莫勞心力遠相思。
居竄炎壑, 孤帆淼不系。 別家萬里餘, 流目三春際。 猿啼山館曉, 虹飲江皋霽。 湘岸竹泉幽, 衡峰石囷閉。 嶺嶂窮攀越, 風濤極沿濟。 吾師在韶陽, 欣此得躬詣。 洗慮賓空寂, 焚香結精誓。 願以有漏軀, 聿薰無生慧。 物用益沖曠, 心源日閒細。 伊我獲此途, 游道回晚計。 宗師信捨法, 擯落文史藝。 坐禪羅浮中, 尋異窮海裔。 何辭御魑魅, 自可乘炎癘。 回首望舊鄉, 雲林浩虧蔽。 不作離別苦, 歸期多年歲。
在三湘最遠州, 邊鴻不到水南流。 如今暫寄樽前笑, 明日辭君步步愁。
居愁寂似幽棲, 百草當門茅舍低。 夜獵將軍忽相訪, 鷓鴣驚起繞籬啼。
仙唐世游茲郡, 花下聽歌醉眼迷。 今日漢江煙樹盡, 更無人唱白銅鞮.
戍孤城小, 思家萬里遙。 漢廷求衛霍, 劍珮上青霄。
宦過東畿, 所抵州名濮。 故里欲清明, 臨風堪慟哭。 溪長柳似帷, 山暖花如醭。 逆旅訝簪裾, 野老悲陵谷。 暝鳥影連翩, 驚狐尾纛簌。 尚得佐方州, 信是皇恩沐。
宦軍城老更悲, 近來頻夜夢丹墀。 銀杯乍滅心中火, 金鑷唯多鬢上絲。 繞院綠苔聞雁處, 滿庭黃葉閉門時。 故人高步雲衢上, 肯念前程杳未期。
宦心都慣, 辭鄉去不難。 緣留龜子住, 涕淚一闌干。 小子須嬌養, 鄒婆為好看。 銀匙封寄汝, 憶我即加餐。
宦江城無屋買, 殘僧野寺相依。 松間藥臼竹間衣。 水窮行到處, 雲起坐看時。 一個幽禽緣底事, 苦來醉耳邊啼。 月斜西院愈聲悲。 青山無限好, 猶道不如歸。
居蓬島別瑤池, 春媚煙花有所思。 為愛君心能潔白, 願操箕帚奉屏幃。
宦三年尚未回, 故人今日又重來。 聞道崖州一千里, 今朝須盡數千杯。
宦投東道, 逢君已北轅。 孤蓬向何處, 五柳不開門。 去國空回首, 懷賢欲訴冤。 梅枝橫嶺嶠, 竹路過湘源。 月下高秋雁, 天南獨夜猿。 離心與流水, 萬里共朝昏。
仙狂客何如, 看來畢竟歸田好。 玉堂無比, 三山海上, 虛無縹緲。 讀罷《離騷》, 酒香猶在, 覺人間小。 任工菜花葵麥, 劉郎去後, 桃開處、春多少。 一夜雪迷蘭棹。 傍寒溪、欲尋安道。 而今縱有, 新詩冰柱, 有知音否。 想見鸞飛, 如椽健筆, 檄書親草。 算平生、白傳風流, 未可向、香山老。
仙海上駕鯨魚。 談笑下蓬壺。 神寒骨重真男子, 是我家、千里龍駒。 經綸器業, 文章光焰, 流輩更誰如。 淵明元與世情疏。 松菊愛吾廬。 他年定契非熊卜, 也未應、鶴發樵漁。 手栽露桃, 親移雲杏, 真是種星榆。
仙暫下金鑾殿。 開燕瑤池春未晚。 飛瓊獻舞錦靴寒, 弄玉吹簫銀字暖。 壽觴阿母年年勸, 猶道碧桃香尚淺。 花開更待幾東風, 應見年華千歲換。
仙醉眼何曾開, 春眠花市側。 伯倫笑口尋常開, 荷鍤埋。 防何礙, 糟丘高壘葬殘骸, 先生也快哉。 烏帽歪, 醉眼開, 心快哉。 想賢愚今何在? 雲遮了庚亮樓, 塵生滿故國台。 幸有金樽解愁杯, 高歌歸去來。 詩書, 詩書潤幾齋, 任落魄, 任落魄無妨礙。 脫利名浮去外, 俺窩中好避乖。 失宮調牌名月蝕前年蝕了, 去年蝕了, 今年又盞來了。 娥傳語這妖蟆, 逞臉則管不了。 鑼篩破了, 鼓擂破了, 謝天地早是明瞭。 若還到底不明時, 黑洞洞幾時是了。 大雨城中黑潦, 村中黃潦, 人都道天瓢翻了。 出門濺我一身泥, 這污穢如何可掃? 東家壁倒, 西家壁倒, 窺見室家之好。 問天工還有幾時晴, 天也道陰晴難保。
居瀟湘渚, 再見洞庭秋。 極目連江漢, 西南浸鬥牛。 滔滔蕩雲夢, 澹澹搖巴丘。 曠如臨渤澥, 窅疑造瀛洲。 君山麗中波, 蒼翠長夜浮。 帝子去永久, 楚詞尚悲秋。 我同長沙行, 時事加百憂。 登高望舊國, 胡馬滿東周。 宛葉遍蓬蒿, 樊鄧無良疇。 獨攀青楓樹, 淚灑滄江流。 故人西掖寮, 同扈岐陽蒐.差池盡三黜, 蹭蹬各南州。 相去雖地接, 不得從之遊。 耿耿雲陽台, 迢迢王粲樓。 跂予暮霞裡, 誰謂無輕舟。
居為別倍傷情, 何事從戎獨遠行。 千里按圖收故地, 三軍罷戰及春耕。 江天渺渺鴻初去, 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學仲連逃海上, 田單空愧取聊城。
官去南裔, 清湘繞靈岳。 晨登蒹葭岸, 霜景霽紛濁。 離披得幽桂, 芳本欣盈握。 火耕困煙燼, 薪采久摧剝。 道旁且不願, 岑嶺況悠邈。 傾筐壅故壤, 棲息期鸞鷟.路遠清涼宮, 一雨悟無學。 南人始珍重, 微我誰先覺。 芳意不可傳, 丹心徒自渥。
謫字的漢字釋義

漢字謫的含義及解釋

(形聲。從言,啻聲。本義:有意指摘,責備)

同本義 [blame;censure]

謫,罰也。--《說文》

罰罪者曰謫。--《通俗文》

國子謫我。--《左傳·成公十七年》

則自取謫於日月之災。--《左傳·昭公七年》

善言無瑕謫。--《老子》

窮年不相謫發。--《列子·力命》

公會齊侯於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左傳·桓公十八年》

室人交遍謫我。--《詩·邶風·北門》

又如:謫疑(指摘懷疑);謫我(譴責我);謫罵(責罵);謫譴(譴責);眾口交謫

降職並外放 [exile;banish;relegate a high official to a minor post in

謫(謪)zhe

⒈譴責,責罰:眾口交~。

⒉封建時代指被貶職、被流放:貶~。~逐。又指被罰罪的人:~戍(被罰守邊)之徒。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