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寒易雨。
春事都相誤。
愁過黃昏無著處。
寶篆燒殘香縷。
低鬟暗摘明璫。
羅巾挹損殘妝。
簷外幾聲風玉,
丁東敲斷人腸。
多求待心足,
未足旋傾覆。
明知貪者心,
求榮不求辱。
多見朱門富貴人,
林園未畢即無身。
我今幸作西亭主,
已見池塘五度春。
多情被惱。
枉了東君無限巧。
真個愁人。
一片輕飛減卻春。
闌干憑暖。
目斷彩雲腸也斷。
兩岸青山。
隱隱孤舟浪接天。
多君墳在此,
令我過悲涼。
可惜為人好,
剛須被數將。
白雲從塚出,
秋草為誰荒。
不覺頻回首,
西風滿白楊。
多少胭脂,
勻成點就。
千枝亂、攢紅堆繡。
花無長好,
更光陰去驟。
對景憶良朋,
故應招手。
曾記年時,
花間把酒。
枉淋浪、春衫濕透。
文園今病,
問遠能來否。
卻道有,
荼牡丹時候。
多病淵明剛止酒,
不禁秋蕊浮香。
飲船歌板已兼忘。
吳霜羞鬢改,
無語對紅妝。
小捻青枝撩鼻觀,
絕勝嬌額塗黃。
獨醒滋味怕新涼。
歸來燭影亂,
欹枕聽更長。
多承蘇氏肯憐才,
終是雙生不在口。
羞禁奶娘掩面色,
耍開懷,
一半兒殃及一半兒買。
寫愁詞賦自傷悲,
傳恨琵琶人共知。
司馬哭痛如商婦泣,
淚沾衣,
一半兒才幹一半兒濕。
多年襆被玉山岑,
鬢雪欺人忽滿簪。
駑馬雖然貪短豆,
野麋終是憶長林。
鱸魚未得乘歸興,
鷗鳥惟應信此心。
見說新橋好風景,
會須乘月濯煩襟。
多感京河李丈人,
童蒙受教便書紳。
文章至竟無功業,
名宦由來致苦辛。
皎日還應知守道,
平生自信解甘貧。
孤單所得皆逾分,
歸種敷溪一畝春。
多謝句芒,
露十分春信,
一種仙姿。
主人領客卜夜,
也喚分司。
天葩國艷,
幾曾煩、薄粉濃脂。
微似有,
酒潮玉頰,
更無粟起香肌。
猶記老婆年少,
愛斜簪寶髻,
淺印紅眉。
回頭笑他桃杏,
太赤些兒。
而今零落,
更禁當、多少風吹。
君看取,
梢頭點滴,
絕勝樹下紛披。
多情可是憐高節。
濡毫幻出真清絕。
雨葉共風枝。
天寒人倚時。
蕭蕭襟韻勝。
堪與梅兄並。
不用翠成林。
坡仙曾賞音。
多少龍頭客。
數從前、何官不做,
清名難得。
萬里將ˍ歸報漢,
青鎖還應催當夕。
又一葉、扁舟去國。
許史廬前車成霧,
未如公、正怕雲霄逼。
留不盡,
二三策。
一聲千里樓前笛。
遏天涯、浮雲不斷,
鎮長秋色。
試上層樓分明看,
無數水遙山碧。
問此意、有誰曾識。
獨抱孤衷蒼茫外,
滿闌干,
都是長安日。
終有待,
佐皇極。
多病多慵漢水邊,
流年不覺已皤然。
舊栽花地添黃竹,
新陷盆池換白蓮。
雪月未忘招遠客,
雲山終待去安禪。
八行書札君休問,
不似風騷寄一篇。
多才誇李白,
美貌說潘安。
一朝成萬古,
又徒閒。
如何猛省,
心地種仙蟠。
堪歎人間事,
泡沫風燈,
阿誰肯做飛仙。
莫思量、駿馬與高軒。
快樂任天然。
最堅似松柏、更凋殘。
有何憑據,
誰易復誰難。
長嘯青雲外,
自嗟自笑,
了無恨海愁山。
多負懸弧禮,
危時隱薜蘿。
有心明俎豆,
無力執干戈。
壯士難移節,
貞松不改柯。
纓塵徒自滿,
欲濯待清波。
多少歡娛簇眼前,
潯陽江上夜開筵。
數枝紅蠟啼香淚,
兩面青娥拆瑞蓮。
清管徹時斟玉醑,
碧籌回處擲金船。
因知往歲樓中月,
佔得風流是偶然。
多病守山郡,
自得接嘉賓。
不見三四日,
曠若十餘旬。
臨觴獨無味,
對榻已生塵。
一詠舟中作,
灑雪忽驚新。
煙波見棲旅,
景物具昭陳。
秋塘唯落葉,
野寺不逢人。
白事廷吏簡,
閒居文墨親。
高天池閣靜,
寒菊霜露頻。
應當整孤棹,
歸來展慇勤。
多驚本為好毛衣,
只賴人憐始卻歸。
眾鳥自知顏色減,
妒他偏向眼前飛。
多才白華子,
初擅桂枝名。
嘉慶送歸客,
新秋帶雨行。
離人背水去,
喜鵲近家迎。
別贈難為此,
衰年畏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