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時序。
望桂影漸生,
薰風微度。
挺秀金芝,
傳芳玉葉,
天上瑞麟重睹,
競爽謝庭蘭玉,
信美西EF63鴛鷺。
慶門裡,
把丹枝爭折,
青雲平步。
聲譽。
喧盛世,
人詠少年,
古錦囊中句。
藝祖諸孫,
宗王賢子,
偏愛汝陽眉宇。
畫堂令辰稱壽,
願與岡陵同固。
更看取,
繼汧公勳業,
東平茅土。
清秋幕府井梧寒,
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
中天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
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強移棲息一枝安。
清世詩聲出,
誰人得似君。
命通須有日,
天未喪斯文。
楚木寒連寺,
修江碧入雲。
相思喜相見,
庭葉正紛紛。
清遠湖山佳麗人。
柳邊花下復清晨。
向前猶有幾多春。
祓禊鞦韆時節近,
管絃歌舞一回新。
未嗔狂客污車茵。
清洛平分兩岸沙,
沙邊水色近人家。
隋朝古陌銅駝柳,
石氏荒原金谷花。
庭葉霜濃悲遠客,
宮城日晚度寒鴉。
未成歸計關河阻,
空望白雲鄉路賒。
清淨此道宮,
層台復倚空。
偶時三伏外,
列席九霄中。
平視雲端路,
高臨樹杪風。
自憐榮末座,
前日別池籠。
清池小圃開雲屋。
結春伴、往來熟。
憶年時、縱酒杯行速。
看月上、歸禽宿。
牆裡修篁森似束。
記名字、曾刊新綠。
見說別來長,
沿翠蘚、封寒玉。
清江下龍門,
絕壁無尺土。
長風駕高浪,
浩浩自太古。
危途中縈盤,
仰望垂線縷。
滑石欹誰鑿,
浮梁裊相拄。
目眩隕雜花,
頭風吹過雨。
百年不敢料,
一墜那得取。
飽聞經瞿塘,
足見度大庾。
終身歷艱險,
恐懼從此數。
清月轉瑤軫,
弄中湘水寒。
能令坐來客,
不語自相看。
靜恐鬼神出,
急疑風雨殘。
幾時歸嶺嶠,
更過洞庭彈。
清苦月偏知,
南歸瘦馬遲。
橐輕緣換酒,
發白為吟詩。
水色西陵渡,
松聲伍相祠。
聖朝思直諫,
不是掛冠時。
清和時候,
薰風來小院。
琅玕脫籜,
方塘荷翠氈。
柳絲輕度流鶯,
畫棟低飛乳燕。
園林綠陰初遍。
景何限。
輕紗細葛,
綸巾和羽扇。
披襟散發,
心清塵不染。
一杯洗滌無餘,
萬事消磨去遠。
浮名薄利休羨。
清冬洛陽客,
寒漏建章台。
出禁因風徹,
縈窗共月來。
偏將殘瀨雜,
乍與遠鴻哀。
遙夜重城警,
流年滴水催。
閒齋堪坐聽,
況有故人杯。
清晨發巖邑,
車馬走轘轅。
回瞰黃河上,
惝怳屢飛魂。
鴻流遵積石,
驚浪下龍門。
仙槎不辨處,
沉璧想猶存。
遠近洲渚出,
颯沓鳧雁喧。
懷古空延佇,
歎逝將何言。
清淮濁汴。
更在江西岸。
紅旆到時黃葉亂。
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處攜壺。
停驂訪古踟躕。
雙廟遺風尚在,
漆園傲吏應無。
清唱動梁塵,
窈窕夜深庭宇。
一笑滿斟芳酒,
看霞觴爭舉。
弓靴三寸坐中傾,
驚歎小如許。
子建向來能賦,
過凌波仙浦。
清秋新霽與君同,
江上高樓倚碧空。
酒盡露零賓客散,
更更更漏月明中。
清秋絕頂竹房開,
松鶴何年去不回。
惟有前峰明月在,
夜深猶過半江來。
清似水。
不了眼中供淚。
今宵忍聽唱陽關,
暮雲千里。
可堪客裡送行人,
家山空老春薺。
道別去、如許易。
離合定非人意。
幾年回首望龍門,
近才御李。
也知追詔有來時,
匆匆今見歸騎。
整弓刀,
徒御喜。
舉離觴、飲酹無味。
端的慰人愁悴。
想天心,
注倚方深,
應是日日傳宣公來未。
清溪咽。
霜風洗出山頭月。
山頭月。
迎得雲歸,
還送雲別。
不知今是何時節。
凌歊望斷音塵絕。
音塵絕。
帆來帆去,
天際雙闕。
清溪清我心,
水色異諸水。
借問新安江,
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
鳥度屏風裡。
向晚猩猩啼,
空悲遠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