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鳥尚含天樂轉,
寒風猶帶御衣香。
為報碧潭明月夜,
會須留賞待君王。
國使翻翻隨旆旌,
隴西岐路足荒城。
氈裘牧馬胡雛小,
日暮蕃歌三兩聲。
國亂時危道不行,
忠賢諫死勝謀生。
一沉冤骨千年後,
壟水雖平恨未平。
國之重鎮惟幽都,
東威九夷制北胡。
五軍精卒三十萬,
百戰百勝擒單于。
前臨滹沱後沮水,
崇山沃野亙千里。
昔時燕王重賢士,
黃金築台從隗始。
倏忽興王定薊丘,
漢家又以封王侯。
蕭條魏晉為橫流,
鮮卑竊據朝五州。
我唐區夏餘十紀,
軍容武備赫萬祀。
彤弓黃鉞授元帥,
墾耕大漠為內地。
季秋膠折邊草腓,
治兵羽獵因出師。
千營萬隊連旌旗,
望之如火忽雷馳。
匈奴懾竄窮發北,
大荒萬里無塵飛。
隋家昔為天下宰,
窮兵黷武征遼海。
南風不競多死聲,
鼓臥旗折黃雲橫。
六軍將士皆死盡,
戰馬空鞍歸故營。
時遷道革天下平,
白環入貢滄海清。
自有農夫已高枕,
無勞校尉重橫行。
國用憂錢谷,
朝推此任難。
即山榆莢變,
降雨稻花殘。
林響朝登嶺,
江喧夜過灘。
遙知驄馬色,
應待倚門看。
國之東北角,
有國每朝天。
海力浸不盡,
夷風常宛然。
山藏羅剎宅,
水雜巨鰲涎。
好去吳鄉子,
歸來莫隔年。
國為休徵選,
輿因仲舉題。
山川襄野隔,
朋酒灞亭暌。
零雨征軒騖,
秋風別驥嘶。
驪歌一曲罷,
愁望正淒淒。
國以重明受,
天從諒闇移。
諸侯方北面,
白日忽西馳。
龍影當泉落,
鴻名向廟垂。
永言青史上,
還見戴無為。
國脈微如縷。
問長纓、何時入手,
縛將戎主。
未必人間無好漢,
誰與寬些尺度。
試看取、當年韓五。
豈有谷城公付授,
也不干、曾遇驪山母。
談笑起,
兩河路。
少時棋柝曾聯句。
歎而今、登樓攬鏡,
事機頻誤。
聞說北風吹面急,
邊上衝梯屢舞。
君莫道、投鞭虛語。
自古一賢能制難,
有金湯、便可無張許。
快投筆,
莫題柱。
國東王氣凝蒲關,
樓台帖出晴空間。
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
地鎖咽喉千古壯,
風傳歌吹萬家閒。
來來去去身依舊,
未及潘年鬢已斑。
國有承祧重,
人知秉哲尊。
清風來望苑,
遺烈在東藩。
此日昇緱嶺,
何因到寢門。
天高不可問,
煙靄共昏昏。
夏啟吾君子,
周儲上帝賓。
音容一飄忽,
功業自紛綸。
露泣承華月,
風驚麗正塵。
空餘商嶺客,
行淚下宜春。
出處成交讓,
經綸有大功。
淚碑瓜步北,
棠樹蒜山東。
百揆方時敘,
重離遂不融。
故臣偏感咽,
曾是歎三窮。
甲觀光陰促,
園陵天地長。
簫笳咽無韻,
賓御哭相將。
盛烈傳彝鼎,
遺文被樂章。
君臣知己分,
零淚亂無行。
彩仗清晨出,
非同齒胄時。
愁煙鎖平甸,
朔吹繞寒枝。
楚客來何補,
緱山去莫追。
回瞻飛蓋處,
掩袂不勝悲。
國有世謨,
仁信勤歟。
王實惛荒,
終亡此乎。
焉有力恣諂惑,
而不亡其國?
嗚呼亡王,
忍為此心!
敢正亡王,
永為世箴。
國用資戎事,
臣勞為主憂。
將征任土貢,
更發濟川舟。
擁傳星還去,
過池鳳不留。
唯高飲水節,
稍淺別家愁。
落葉淮邊雨,
孤山海上秋。
遙知謝公興,
微月上江樓。
國家省闥吏,
賞之皆與位。
素來不知書,
豈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
小者皆尉史。
愚者若混沌,
毒者如雄虺。
傷哉堯舜民,
肉袒受鞭箠。
吾聞古聖王,
天下無遺士。
朝廷及下邑,
治者皆仁義。
國家選賢良,
定制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
令之充祿仕。
何不廣取人,
何不廣歷試。
下位既賢哉,
上位何如矣。
胥徒賞以財,
俊造悉為吏。
天下若不平,
吾當甘棄市。
國之重鎮惟幽都,
東威九夷北制胡。
五軍精卒三十萬,
百戰百勝擒單于。
前臨滹沱後易水,
崇山沃野亙千里。
昔時燕山重賢士,
黃金築台從隗始。
倏忽興王定薊丘,
漢家又以封王侯。
蕭條魏晉為橫流,
鮮卑竊據朝五州。
我唐區夏餘十紀,
軍容武備赫萬祀。
彤弓黃鉞授元帥,
墾耕大漠為內地。
季秋膠折邊草腓,
治兵羽獵因出師。
千營萬隊連旌旗,
望之如火忽電馳。
匈奴懾竄窮發北,
大荒萬里無塵飛。
君不見隋家昔為天下宰,
窮兵黷武征遼海。
南風不競多死聲,
鼓臥旗折黃雲橫。
六軍將士皆死盡,
戰馬空鞍歸故營。
時移道革天下平,
白環入貢滄海清。
自有農夫已高枕,
無勞校尉重橫行。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國賦推能吏,
今朝發貢湖。
佇瞻雙闕鳳,
思見柏台烏。
樹向秦關遠,
江分楚驛孤。
榮君有兄弟,
相繼騁長途。
國步猶艱難,
兵革未衰息。
萬方哀嗷嗷,
十載供軍食。
庶官務割剝,
不暇憂反側。
誅求何多門,
賢者貴為德。
韋生富春秋,
洞徹有清識。
操持紀綱地,
喜見朱絲直。
當令豪奪吏,
自此無顏色。
必若救瘡痍,
先應去蟊賊。
揮淚臨大江,
高天意淒惻。
行行樹佳政,
慰我深相憶。
國府樂手彈箜篌,
赤黃絛索金鎝頭。
早晨有敕鴛鴦殿,
夜靜遂歌明月樓。
起坐可憐能抱撮,
大指調弦中指撥。
腕頭花落舞制裂,
手下鳥驚飛撥剌。
珊瑚席,
一聲一聲鳴錫錫;
羅綺屏,
一弦一弦如撼鈴。
急彈好,
遲亦好;
宜遠聽,
宜近聽。
左手低,
右手舉,
易調移音天賜與。
大弦似秋雁,
聯聯度隴關;
小弦似春燕,
喃喃向人語。
手頭疾,
腕頭軟,
來來去去如風捲。
聲清泠泠鳴索索,
垂珠碎玉空中落。
美女爭窺玳瑁簾,
聖人捲上真珠箔。
大弦長,
小弦短,
小弦緊快大弦緩。
初調鏘鏘似鴛鴦水上弄新聲,
入深似太清仙鶴游秘館。
李供奉,
儀容質,
身才稍稍六尺一。
在外不曾輒教人,
內裡聲聲不遣出。
指剝蔥,
腕削玉,
饒鹽饒醬五味足。
弄調人間不識名,
彈盡天下崛奇曲。
胡曲漢曲聲皆好,
彈著曲髓曲肝腦。
往往從空入戶來,
瞥瞥隨風落春草。
草頭只覺風吹入,
風來草即隨風立。
草亦不知風到來,
風亦不知聲緩急。
爇玉燭,
點銀燈;
光照手,
實可憎。
只照箜篌弦上手,
不照箜篌聲裡能。
馳鳳闕,
拜鸞殿,
天子一日一回見。
王侯將相立馬迎,
巧聲一日一回變。
實可重,
不惜千金買一弄。
銀器胡瓶馬上馱,
瑞錦輕羅滿車送。
此州好手非一國,
一國東西盡南北。
除卻天上化下來,
若向人間實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