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開頭的詩詞詩句,八字開頭的古詩詞,開頭字八字的古詩詩句,起頭第1個字是八字的詩句

古詩詞開頭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十空門子, 深山土木骸。 片衣閒自衲, 單食老長齋。 道性終能遣, 人情少不乖。 樔枸居上院, 薜荔俯層階。 洗缽前臨水, 窺門外有柴。 朗吟揮竹拂, 高楫曳芒鞋。 迸筍斜穿塢, 飛泉下噴崖。 種花忻土潤, 撥石慮沙埋。 舊往師招隱, 初臨我詠懷。 何當緣興玩, 更為表新牌。
齊競奔注, 不知深幾丈。 竹葉島紆徐, 鳧花波蕩漾。 醺應爛地軸, 浸可柔天壤。 以此獻吾君, 願銘於幾杖。
年三月晦, 山梨花滿枝。 龍門水西寺, 夜與遠公期。 晏坐自相對, 密語誰得知。 前後際斷處, 一念不生時。
月月如冰, 登樓見姑射。 美人隔千里, 相思無羽駕。 紅蘭裛露衰, 誰以流光訝。 何當詩一句, 同吟祝玄化。
□□□□□□□, □□□□□□□。 表順風驚雨露, 四溟隨劍息波濤。 手扶北極鴻圖永, 雲卷長天聖日高。 未會漢家青史上, 韓彭何處有功勞。
月平時花萼樓, 萬方同樂奏千秋。 傾城人看長竿出, 一伎初成趙解愁。
月木陰薄, 十葉三墮枝。 人生過五十, 亦已同此時。 朝出東郭門, 嘉樹郁參差。 暮出西郭門, 原草已離披。 南鄰好台榭, 北鄰善歌吹。 榮華忽銷歇, 四顧令人悲。 生死與榮辱, 四者乃常期。 古人恥其名, 沒世無人知。 無言鬢似霜, 勿謂事如絲。 耆年無一善, 何殊食乳兒。
月十五夕, 舊嘉蟾兔光。 斯從古人好, 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 芳輝紛四揚。 裴回林上頭, 泛灩天中央。 皓露助流華, 輕風佐浮涼。 清冷到肌骨, 潔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 攬之非可將。 含情顧廣庭, 願勿沉西方。
月繁雲連九月, 兩回三五晦漫漫。 一年悵望秋將盡, 不得常娥正面看。
月洞庭秋, 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 為客五更愁。 不用看書帙, 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 何日復同游。
旬慶會, 人間盛事, 齊勸一杯春釀。 胭脂小字點眉間, 猶記得、舊時宮樣。 綵衣更著, 功名富貴, 直過太公以上。 大家著意記新詞, 遇著個、十字便唱。
月江行好, 風帆日夜飄。 煙霞經北固, 禾黍過南朝。 社客無宗炳, 詩家有鮑昭。 莫因賢相請, 不返舊山椒。
月洞庭秋, 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 為客五更愁。 不用開書帙, 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 何日復同游。
旬加二, 荷君天垂祐, 扶持老拙。 目送新來簷外燕, 手揀好花輕折。 比似去年, 十分強健, 日看朱詩說。 篇三百五, 歲前盡有披閱。 天教兩子供官, 一男留養, 左右相娛悅。 五見孫枝三拜授, 童冠參差袍笏。 四侍鰲峰, 拏舟在即, 次五今圓月。 曾孫淳老, 想能隨叔嬉劣。
月到盤洲, 柳外寒蟬懶。 一掬木犀花, 泛泛玻璃盞。 蟾桂十分明, 遠近秋毫見。 舉酒勸嫦娥, 長使清光滿。
彩眉開喜色新。 邊陲來奏捷書頻。 百蠻洞穴皆王土, 萬里戎羌盡漢臣。 丹轉轂, 錦拖紳。 充庭列貢集珠珍。 宮花御柳年年好, 萬歲聲中過一春。
月邊風高, 胡鷹白錦毛。 孤飛一片雪, 百里見秋毫。 寒冬十二月, 蒼鷹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 自有雲霄萬里高。
月涼風天氣晶, 萬里無雲河漢明。 昏見南樓清且淺, 曉落西山縱復橫。 洛陽城闕天中起, 長河夜夜千門裡。 復道連甍共蔽虧, 畫堂瓊戶特相宜。 雲母帳前初氾濫, 水精簾外轉逶迤。 倬彼昭回如練白, 復出東城接南陌。 南陌徵人去不歸, 誰家今夜搗寒衣。 鴛鴦機上疏螢度, 烏鵲橋邊一雁飛。 雁飛螢度愁難歇, 坐見明河漸微沒。 已能舒捲任浮雲, 不惜光輝讓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親, 願得乘槎一問津。 更將織女支機石, 還訪成都賣卜人。
月瞿塘到底翻, 孤舟上得已銷魂。 幕中職罷猶趨府, 闕下官成未謝恩。 丹嶂聳空無過鳥, 青林覆水有垂猿。 感知肺腑終難說, 從此辭歸便掃門。
都詞客漫喧然, 誰解飛揚誥誓間。 五色彩毫裁鳳詔, 九重天子豁龍顏。 巴山月在趨朝去, 錦水煙生入閣還。 謀及中興多少事, 莫愁明月不收關。 卻搜文學起吾唐, 暫失都城亦未妨。 錦裡幸為丹鳳闕, 幕賓征出紫微郎。 來時走馬隨中使, 到日援毫定外方。 若以掌言看諫獵, 相如從此病輝光。 賈誼才承宣室召, 左思唯預秘書流。 賦家達者無過此, 翰苑今朝是獨遊。 立被御爐煙氣逼, 吟經棧閣雨聲秋。 內人未識江淹筆, 竟問當時不早求。
八字的漢字釋義

漢字八的含義及解釋

(象形。甲骨文象分開相背的樣子。漢字部首之一。從「八」的字多與分解、分散、相背有關。本義:相背分開) 同本義 [part;leave each other]

八,別也。像分別相背之形。--《說文》。段玉裁註:「今江、浙俗語以物與人謂之八,與人則分別矣。」

七加一的和 [eight]

八,數也。--《玉篇》

陳饋八簋。--《詩·小雅·伐木》

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註:「少陰之數。」

八者,維綱也。--《大戴禮記·本命》。按,謂八方四正四隅。

遇艮之八。史曰,是謂艮之隨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變。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陰不變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