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榜驅牽別海涔,佗門不合覓知音。
瞻恩雖隔雲雷賜,向主終知犬馬心。
禮闈後人窺作鏡,廟堂前席待為霖。
已齊日月懸千古,肯誤風塵使陸沉。
拜首敢將誠吐血,蛻形唯待諾如金。
愁聞南院看期到,恐被東牆舊恨侵。
緇化衣空難抵雪,黑銷頭盡不勝簪。
數行淚裡依投志,直比滄溟未是深。
躑躕山下濡須水,我更委佗。物阜時和。迨暇相逢笑復歌。江湖樓上憑闌久,極目滄波。天鑒如磨。偏映華簪雪一窩。
吾嘗奇華佗,腸胃真割剖。
神膏既傅之,頃刻活殘朽。
昔聞今則信,絕伎世嘗有。
堂堂穎川士,察脈極淵藪。
珍丸起病瘠,鱠蟲隨洩嘔。
攣足四五年,下針使之走。
一言儻不合,萬金莫可誘。
又復能賦詩,往往吹瓊玖。
卷紙誇速成,語怪若神授。
名聲動京洛,蹤跡晦莨莠。
相逢但長嘯,遇飲輒掩口。
獨醒竟何如,無乃寡俗偶。
顧非避世翁,疑是壁中叟。
安得斯人術,付之經國手。
漢字佗的解釋釋義
佗〈動〉
通「拖」。拖 [dishevel]
因以醮酒佗發,求之三宿而得。--《史記·龜策列傳》
又如:佗發(披髮)
佗 〈代〉
表示遠指,別的,其他的 [other]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傳·隱公元年》
此無佗故也。--《大戴禮·禮察》
佗日指動,必食異物。--《史記·鄭世家》
又如:佗人(別人);佗日(他日;往日;將來的某一天);佗方(他方;他鄉);佗生(他生,來生);佗年(他年,將來);佗志(異心);佗故(他故,別的原因)
表示第三人稱 [he]。如:蒙佗恩(承蒙他人恩力)
佗 〈動〉
(形聲。從人,它聲。本義:負荷) 同「馱」。負有重擔或負
佗tuo
⒈加。
⒉負荷。
⒊[佗佗]盛大美麗的樣子。
────────────────—
佗tuō 1.別的,其他的。 2.別的人或事物。 3.指自己和對方以外的人。 4.通"拖"。拖。參見"佗發"。 5.姓。漢有佗羽。見《漢書.遊俠傳》。
────────────────—
佗tā 1.別的,其他的。 2.別的人或事物。 3.指自己和對方以外的人。 4.通"拖"。拖。參見"佗發"。 5.姓。漢有佗羽。見《漢書.遊俠傳》。
────────────────—
佗tuo 1.加;施及。
────────────────—
佗yi 1.逶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