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皤岷山老,抱琴鬢蒼然。衫袖拂玉徽,為彈三峽泉。
此曲彈未半,高堂如空山。石林何颼飀,忽在窗戶間。
繞指弄嗚咽,青絲激潺湲。演漾怨楚雲,虛徐韻秋煙。
疑兼陽台雨,似雜巫山猿。幽引鬼神聽,淨令耳目便。
楚客腸欲斷,湘妃淚斑斑。誰裁青桐枝,緪以朱絲絃。
能含古人曲,遞與今人傳。知音難再逢,惜君方老年。
曲終月已落,惆悵東齋眠。
信山陰、道上景多奇,仙翁幻吟壺。愛一邱一壑,一花一草,窈窕扶疏。染就春雲五色,更種玉千株。咳唾騷香在,四壁驪珠。曲折冷紅幽翠,涉流花澗淨,步月堂虛。羨風流魚鳥,來往賀家湖。認秦鬟、越妝窺鏡,倚斜陽、人在會稽圖。圖多賞,池香洗硯,山秀藏書。
高髻墮香鬟。遺恨眉山。老年花似夢中看。厭浥一枝漙曉露,珠淚闌干。卮酒發酡顏。休更留殘。滿城風雨麥秋寒。餘馥尚能消酒惡,誰敢包彈。
一湖春水夜來生。幾疊春山遠更橫。煙艇小,釣絲輕。贏得閒中萬古名。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
何斯違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
何斯違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違斯,莫或遑處?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漢地行逾遠,燕山去不窮。城荒猶築怨,碣毀尚銘功。
古戍煙塵滿,邊庭人事空。夜關明隴月,秋塞急胡風。
倚伏良難定,榮枯豈易通。旅魂勞泛梗,離恨斷征蓬。
蘇武封猶薄,崔駰宦不工。惟餘北叟意,欲寄南飛鴻。
漢字山的解釋釋義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山峰並立的形狀。「山」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義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說文》
山,土之聚也。--《國語·周語》
山人取之。--《左傳·昭公四年》
夏後代山。--《禮記·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列子·湯問》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
生於山阜,處於室堂。--《荀子·賦》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旅獒》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又如:山靄(山上的雲氣);山靈(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華~。
⒉像山的:~洪。冰~。~牆(房屋兩頭的牆)。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蠶簇:蠶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