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腹詩書,餘事到、穰苴兵法。新受了、烏公書幣,著鞭垂發。黃紙紅旗喧道路,黑風青草空巢穴。向幼安、宣子頂頭行,方奇特。溪峒事,聽儂說。龔遂外,無長策。便獻俘非勇,納降非怯。帳下健兒休盡銳,草間赤子俱求活。到崆峒、快寄凱歌來,寬離別。
選佛堂中川藞苴。衲僧卑孔頭垂下。獨秀握來無一把。杖頭掛。從教四海禪徒訝。
漢字苴的解釋釋義
苴
(形聲。從艸,且聲。本義:鞋底的草墊,用以墊鞋底)
同本義 [pad in shoe]
冠雖敝不以苴履。--《漢書》
青麻的子實 [seed of hemp]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詩·幽風·七月》
結子的麻,或粗黃麻布 [gunny]。如:苴布(用麻制的粗布);苴服(粗布做的衣服);苴枲(苴,雌麻;枲,雄麻。此指用麻布所制的喪服)
粗劣;粗惡 [coarse]。如:苴服(粗劣的衣服)
苴麻
[hemp] 大麻的雌株,所生的花都是雌花,開花後結實;也叫「種麻」(柳溏
苴jū
⒈苴麻,又叫"種麻"。大麻的雌株,開花後能結果實。也指結子的麻:~布。
⒉枯草。
⒊用草做成的鞋墊。
⒋包裹。
────────────────—
苴zhǎ 1.腐土;糟粕。 2.通"柤"。木名。
────────────────—
苴cha 1.浮草;枯草。
────────────────—
苴zū 1.見"苴秸"。
────────────────—
苴bāo 1.古民族名。巴人的一支。
────────────────—
苴xie 1.羊苴咩城,又名苴咩城。古城名。故址在今雲南大理。唐代南詔國徙都於此,始建城。參閱《嘉慶一統志.雲南.大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