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南翔征雁,疏林敗葉,凋霜零亂。獨紅梅、自守歲寒,天教最後開綻。盈盈水畔。疏影蘸、橫斜清淺。化工似把,深色胭脂,怪姑射冰姿,剩與紅間。誰人寵眷。待金鎖不開,憑闌先看。曾飛落、壽陽粉額,妝成漢宮傳遍。江南風暖。春信喜、一枝清遠。對酒便好,折取奇苞,拈清香重嗅,舉杯重勸。
武陵溪上看,睹閬苑瑤台,應是花綻。風流世間罕。噴清香鮮異,紫芝相間。東君不管。更別有、長春手段。向無為樹上芬芳,光彩日常呈現。堪獻。玄元根本,錦繡枝梢,是誰親見。何方貴顯。金蓮會,任舒展。這天生雅艷,一種瓊英,只許神仙作伴。若諸人,採得歸來,玉京賞玩。
睹塵世,人人盡總半芳容。*珠珍金玉,綾羅錦鄉情。兒女妻孥共團聚,管絃歌舞趁時從。沒休歇,昨夜今宵來晚,重重。日常做,怎得回頭省悟,深灑直待陰公。取來恁則方忡。千狀悲顏釘心劍,百端愁思斂眉峰。見追貼,慈番悔恨,難已藏蹤。
翁擁麾幢我為兒,剩聞竊睹皆兵機。
其中襲擊不容瞬,飆行電制猶逶迤。
戎人長驅越大河,天下震驚觀闕危。
肉食之謀殊未臧,我憤切骨其誰知。
慨然奏疏金馬門,力陳盟賂損國威。
嚴尤下策尤可笑,晃錯上書亦奚為,
道路荊棘初剪除,花如步障吾東之。
八年閉戶尺蠖屈,一旦渡關匹馬馳。
行行側身聽戎捷,忽聞募士詔遣歸。
濃書大墨榜教詔,曰敵悔過今退師。
羽檄向來召貔虎,乃詠出車歌杕杜。
橐兵銷刃兵猶怒,卻把鉏犁農歌舞。
君王神武今藝祖,爾如不歸污我斧。
家自悟。今觀睹。扶風安手腳,未知門戶。鬼作乖疏,下如何做。人來、金相覷。裡為誰主。風語汝。還嬰兒復,寶瓶牢固。聖說因緣,系能結慕。真洪登雲路。
洞天幾陣清清雨。遙指瓊林堪睹。一條玉杖,隨行探得,性內金蓮吐。嬰嬌女奼來相聚。更有真龍虎。自然顯出,祥光覆載,一個靈明主。
昔日才高容貌古,相敬如賓不相睹。手奉蘋蘩喜盛門,
心知禮義感君恩。三星照戶春空盡,一樹桃花竟不言。
結束車輿強游往,和風霽日東皋上。鸞鳳參差陌上行,
麥苗縈隴雉初鳴。修容盡飾將何益,極慮呈材欲導情。
六藝從師得機要,百發穿楊含絕妙。白羽風馳碎錦毛,
青娥怨處嫣然笑。楊生詞賦比潘郎,不似前賢貌不揚。
聽調琴弄能和室,更解彎弧足自防。秋深為爾持圓扇,
莫忘魯連飛一箭。
翁擁麾幢我為兒,剩聞竊睹皆兵機。
其中襲擊不容瞬,飆行電制猶逶迤。
戎人長驅越大河,天下震驚觀闕危。
肉食之謀殊未臧,我憤切骨其誰知。
慨然奏疏金馬門,力陳盟賂損國威。
嚴尤下策尤可笑,晃錯上書亦奚為,
道路荊棘初剪除,花如步障吾東之。
八年閉戶尺蠖屈,一旦渡關匹馬馳。
行行側身聽戎捷,忽聞募士詔遣歸。
濃書大墨榜教詔,曰敵悔過今退師。
羽檄向來召貔虎,乃詠出車歌杕杜。
橐兵銷刃兵猶怒,卻把鉏犁農歌舞。
君王神武今藝祖,爾如不歸污我斧。
溫柔鄉里睹春容。無語閒將腳帶松。魂夢陽台迷暮雨,丰姿洛浦挹仙風。追陪梅下黃昏路,彷彿槐安富貴宮。舊恨上心空有感,掃除全付一杯中。
獨逢堯典日,再睹漢官時。未效風霜勁,空慚雨露私。
夜鍾清萬戶,曙漏拂千旗。並向殊庭謁,俱承別館追。
斗城憐舊路,渦水惜歸期。峰樹還相伴,江雲更對垂。
試回滄海棹,莫妒敬亭詩。只是書應寄,無忘酒共持。
但令心事在,未肯鬢毛衰。最悵巴山裡,清猿醒夢思。
夜來忽睹一場希,乍見幾個燈蛾兒,堪人嗟呀。愛慾貪嗔不肯捨。錯認燈光,隨高隨下。火焰根前,百般顛耍。十分燒著,全然不怕。直待燈盞內做個焦巴。這回休也。休也。休也。奉勸你諸公,*略聽予勸。休似燈蛾兒,心生愛戀。戀著恩愛老了面。面皺發白,腰曲頭低,耳聾眼暗,覓個回轉。把往日風流,一刀兩斷。聞身康健。早做個惺惺灑灑漢。猛跳出凡籠,便是一個了辦。
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睹。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笙簧潭際起,鸛鶴雲間舞。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的皪沉珠淵,鏘鳴捐佩浦。幽巖畫屏倚,新月玉鉤吐。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小年嘗讀桃源記,忽睹良工施繪事。巖徑初欣繚繞通,
溪風轉覺芬芳異。一路鮮雲雜彩霞,漁舟遠遠逐桃花。
漸入空濛迷鳥道,寧知掩映有人家。龐眉秀骨爭迎客,
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漢代有衣冠,猶說秦家變阡陌。
石髓雲英甘且香,仙翁留飯出青囊。相逢自是松喬侶,
良會應殊劉阮郎。內子閒吟倚瑤瑟,玩此沈沈銷永日。
忽聞麗曲金玉聲,便使老夫思閣筆。
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親。獨立正傷心,悲風來孟津。
大方載群物,先死有常倫。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豈伊逢世運,天道亮云云。
太空流素月,三王何明明。光耀侵白日,賢愚迷至精。
四時更變化,天道有虧盈。常恐今夜沒,須臾還復生。
睹嬌紅細捻。是西子、當日留心千葉。西都競栽接。賞園林台榭,何妨日涉。輕羅慢褶。費多少、陽和調燮。向曉來、露浥芳苞,一點醉紅潮頰。雙靨。姚黃國艷,魏紫天香,倚風羞怯。雲鬢試插。引動狂蜂浪蝶。況東君開宴,賞心樂事,莫惜獻酬頻疊。看相將,紅藥翻階,尚餘侍妾。
漢字睹的解釋釋義
睹
(形聲。從目,者聲。本義:見,看見)
同本義 [see]
睹,見也。--《說文》
聖人作而萬物睹。--《易·文言傳》
今我睹子之難窮也。--《莊子·秋水》
雲霞明滅或可睹。--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令人目不忍睹。--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有目共睹;睹睞(看見;發現);睹聞(親見親聞);睹始知終(看見事物的開始階段,就預見到它的最終結果);睹記(見聞與記憶)
察看 [watch;observe]
趙簡子將襲衛,使史默往睹之。--《呂氏春秋·召類》
又如:耳聞目睹;秋毫必睹
明白;懂得 [understand]
不務深迂而難睹。--《論
睹 dǔ看見:耳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