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稟有巧拙,不可改者性。
所賦有厚薄,不可移者命。
我性拙且蠢,我命薄且屯。
問我何以知,所知良有因。
亦曾舉兩足,學人踏紅塵。
從茲知性拙,不解轉如輪。
亦曾奮六翮,高飛到青雲。
從茲知命薄,摧落不逡巡。
慕貴而厭賤,樂富而惡貧。
同出天地間,我豈異於人。
性命苟如此,反則成苦辛。
以此自安分,雖窮每欣欣。
葺茅為我廬,編蓬為我門。
縫布作袍被,種穀充盤飧。
靜讀古人書,閒釣清渭濱。
優哉復游哉,聊以終吾身。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時時急,漁舟個個輕。杖藜從白首,心跡喜雙清。
晚起家何事,無營地轉幽。竹光團野色,捨影漾江流。
失學從兒懶,長貧任婦愁。百年渾得醉,一月不梳頭。
衰顏甘屏跡,幽事供高臥。鳥下竹根行,龜開萍葉過。
年荒酒價乏,日並園蔬課。猶酌甘泉歌,歌長擊樽破。
傳道官頗清,防患計微拙。
學宮牆外草,十里望不絕。
芟除失豫備,滋蔓久盤結。
野燒因風起,四垣具烈烈,
堂上簾低垂,飛灰如落雪。
夭矯逼簷檻,流熛向門闃。
何但光孔聖,亦已照十哲。
諸生固猝猝,矩步未敢越。
相與望而畏,鹿駭驚鷗決。
似聞先生窘。書簏自提挈。
傾盆漿一空,戛斧羔亦竭。
勢過萬輿薪,杯水謾毫未。
頗欲伏忠信,石壁驗莊列。
顧茲煙燼高,難試膚與發。
護持終有物,遠近同撲滅。
趨涼尋木陰,氣定始焦渴。
三日冷官門,炙手猶可熱,
先生聽我言,事細不堪忽。
佧薪與去草,此理同一轍。
勿謂草今無,火過茅已茁。
官信安仁拙,書非叔夜慵。謬馳驄馬傳,難附鯉魚封。
萬里勞何補,千年運忝逢。不量橫草力,虛慕入雲蹤。
潔水空澄鑒,持鉛亦礪鋒。月寒深夜桂,霜凜近秋松。
憲摘無逃魏,冤申得夢馮。問狸將挾虎,殲蠆敢虞蜂。
商吹移砧調,春華改鏡容。歸期方畹積,愁思暮山重。
仙鼠猶驚燕,莎雞欲變蛩。唯應碧湘浦,雲落及芙蓉。
微才棄散地,拙宦慚清時。白髮徒自負,青雲難可期。
胡塵暗東洛,亞相方出師。分陝振鼓鼙,二崤滿旌旗。
夫子廊廟器,迥然青冥姿。閫外佐戎律,幕中吐兵奇。
前者驛使來,忽枉行軍詩。晝吟庭花落,夜諷山月移。
昔君隱蘇門,浪跡不可羈。詔書自徵用,令譽天下知。
別來春草長,東望轉相思。寂寞山城暮,空聞畫角悲。
疏拙自沉昏,長安豈是村。春非閒客事,花在五侯門。
道僻惟憂禍,詩深不敢論。揚雄若有薦,君聖合承恩。
舊論已浮海,此心猶滯秦。上僚如報國,公道豈無人。
巖隱懸溪瀑,城居入榻塵。漁舟即擬去,不待晚年身。
疲痾荷拙患,淪躓合幽襟。棲息在何處,丘中鳴素琴。
謔號不勤勤,名為養拙人。穿衣慵舉臂,吃飯懶抬唇。面垢但尋水,頭蓬倦裹巾。塵勞不復夢,悟徹個中真。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漢字拙的解釋釋義
拙
(形聲。從手,出聲。本義:笨拙,不靈活)
同本義 [clumsy;awkward]
拙,不巧也。--《說文》
拙,鈍也。--《廣雅》
不利於人謂之拙。--《墨子·貴義》
予亦拙謀。--《書·盤庚》
理弱而媒拙兮。--《離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四十五章
每動作而受嗤,言發口而違理者,拙人也。--《抱朴子》
拙者不足。--《史記·貨殖列傳》
理弱而媒兮,恐導言之不固。--《楚辭·離騷》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唐·戎昱《詠史》
姐妹們雖拙,大家一處作伴,也可解些煩悶。--《紅樓夢》
又如:性拙(生性
拙zhuō
⒈笨,不靈巧:~嘴。笨~。勤能補~。人老了~手~腳。
⒉謙詞:~見。~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