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迴左掖赴東廂,曾是三公論道堂。
密勿幾聞宣制美,保衡真和詠時康。
華旃對御天顏近,玉漏穿花化日長。
翹首可憐清切地,令人寤寐憶明良。
花樹陰陰鳥自啼,從官多在掖垣西。
霓旌浮動蒼龍影,御馬行翻碧玉蹄。
路入廣寒天語近,涼生金露月華低。
幾回得侍宸遊處,兩袖香煙晚更攜。
十年不到掖垣西,舊路重尋壁已泥。
四戶貴同公鼎重,九門高共鬥杓攜。
追思往事驚陳跡,欲和長言怯巨題。
老見諸賢雖縮忸,不量綿力尚思齊。
縫掖先生游汗漫,夫人高節獨青青,
臨行抖擻空書笥,分付諸郎各一經。
東西二府,掖垣一相,誰似碩人兄弟。驂鸞來伴紫陽仙,要同享、橘中千歲。銀燈初試,花城不夜,鐵馬響冰春碎。來年璧月淡罘罳,看猶有、傳柑歸遺。
掖垣初罷斧斤響,棟宇猶聞松桂香。
江海蹔來俱野客,雲霄並直愧華堂。
月明似與人跡遠,風細微聞禁漏長。
諫草未成眠未穩,始知天上極清涼。
掖庭初選即知名,新學吹簫數曲成。
天上仙姝元不識,人間安得詠傾城。
故山餘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茂陵多病書成帙,季子來歸雪滿簪。
試與共觀天下士,彌縫一世果何心。
歲晚滄洲築草堂,卻將逢掖換軒裳。
市朝共歎鳳高翥,世俗或疑麟不祥。
童子舉扶猶慷慨,門人要絰各淒涼。
衰殘無復相鐫切,遺墨常留几案傍。
芳園踏草迎嘉節,紫掖鳴環奉鞠衣。
渥惠日新鴻慶遠,永隆徽序耀層闈。
漠漠秋陰護掖垣,青雲只在兩楹間。
宮樓唱罷雞人遠,門闕朝歸虎士閒。
華蓋北瞻夭帝座,蓬萊東想道家山。
卻慚久此隨諸彥,文采初無豹一斑。
月皎風冷冷,長門次掖庭。玉階聞墜葉,羅幌見飛螢。
清露凝珠綴,流塵下翠屏。妾心君未察,愁歎劇繁星。
家世相傳逢掖衣,如今結果亦隨時。
二三子遂捨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
野老憂晴妨寶穡,社人怕雨濕靈旗。
遙知鈴閣無歌管,一點青燈照董幔
積雨新晴翠靄浮,好風掖我上清游。
白頭捧檄真聊爾,那忍深文學杜周。
節物荊吳舊,嬉游禁掖閒。
仙風隨畫箑,拜賜落人間。
荷橐相從兩掖西,清塵自不間污泥。
恩頒玉醴同沾醉,坐簇宮花任折攜。
幸接劇曹聯四選,曾觀大筆賦三題。
因吟將相門生詠,牛白聲名便欲齊。
此門西掖傍丹墀,此正坡仙得意時。
不是惠州飯難吃,如何去做和陶詩。
紫掖清晨捧號來,門前桃李佔先開。
滿城風雨逢寒食,更聽春巖第一雷。
蘇州刺史例能詩,西掖今來替左司。二八城門開道路,
五千兵馬引旌旗。水通山寺笙歌去,騎過虹橋劍戟隨。
若共吳王斗百草,不如應是欠西施。
君王崇儉化邦家,禁掖承恩絕泰奢。
只擬討尋鉤盾籍,何曾琱刻上林花。
漢字掖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