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澹薄有無間,掠水斜風雨腳斑。
試向菰蒲深處望,嫩黃一點荇花閒。
孤根初掘出巖隈,赤腳慇勤手自栽。
翠葉未成官秩滿,清陰別待主人來。
階墀好養今朝操,梁棟須歸異日材。
猶勝夭桃情意薄,劉郎去後始花開。
河陰高轉月光流,露腳斜飛夜氣收。
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風彈破一庭秋。
廣陵別後多新操,子敬亡來絕舊遊。
欲洗世間箏笛耳,為言千斛不須求。
放腳氛埃表,搔頭廣莫間。
淮分三代水,江護六朝山。
落日蒼煙起,秋風白鳥還。
歐韓呼不起,髀滿鬢毛斑。
難窺一字腳,空皺兩眉頭。
孤露無三樂,淒涼有四愁。
詩疵撚須改,丹走出神求。
元不離禪榻,當年遍九州。
石霜山中獨虎,生得三腳驢兒。
走過萍實楚江,踢倒湖南長老。
小村山影裡,山腳水明沙。
春事初移柳,人家未摘茶。
生兒了門戶,饌客有魚暇。
笑我塵埃者,奔馳鬢易華。
鴨腳葉黃烏臼丹,草煙小店風雨寒。
荒年人家雞黍迮,芋羹豆飯供時節。
村童上牛踏牛鼻,吹笛聲長入雲際。
今年雖饑卻少安,縣吏不來官放稅。
猛虎當路坐,游魚腳底過。
不覺紫胡老,便打劉鐵磨。
千山過盡又行腳,慚愧道人看客勤。
裹得白雲欲相贈,一甌茶復白於雲。
蠻奴赤腳上皇州,賣盡奇珍跨白牛。
貪著市朝人作市,又隨歌舞上官樓。
多意氣,好風流,月冷珠簾掛玉鉤。
分明忘卻來時路,百尺竿頭輥繡毬。
臘雪逢春次第消,等閒著腳上溪橋。
柳條畢竟帶兒女,一夜東風眼便嬌。
暑耘日炙背,寒耕泥沒腳;眾人占膏腴,我獨治磽確。
力盡功未見,厥土但如昨,豈惟窘糠粞,直恐轉溝壑。
今年雨陽時,天如相耕獲。
屋傾未暇扶,且復補籬落。
悉達腳下,七花八裂。
韶陽棒頭,有禮有樂。
一村一船遍一邦,處處旗腳爭飛揚。
祈年賽願從其俗,禁斷無益反為酷。
喜公與民還舊觀,樓前一笑滄波遠。
日昏停棹各自歸,黃瓜苦菜誇甘肥。
赤腳走紅塵,全身入荒草。
費了幾精神,不若居山好。
一塢閒雲,千峰啼鳥。
聲色純真,是非不到。
堪悲堪笑寒山子,十年歸不得,
忘卻來時道。
衡陽到卻十三春,行腳同來有幾人。
老大又思歸岳裡,當時來漆祖師身。
雨腳來山岫,溪痕漲岸沙。
插旗多酒戶,掛綱盡漁家。
地出繃兒筍,園收菜子花。
春歸鶯囀嬾,風急燕飛斜。
杯瀉青荷葉,甌煎白玉茶。
孤村流水晚,數點有歸鴉。
龜背蝦青不宜紅,腿腳俱長鬥不慵。
色黑貌凡非物類,金絲透頂絕倫蟲。
失腳青雲何所往,故山松竹應秋。癡兒官事幾時休。可憐雙白鬢,斗栗尚遲留。尊酒偷閒聊放曠,夜涼河漢西流。從教孤笛噴高樓。與君同一醉,明日旋分愁。
漢字腳的含義
腳〈名〉
(形聲。從肉,卻聲。本義:脛,小腿)
同本義 [shank]
腳,脛也。--《說文》
捶笞臏腳。--《荀子·正論》
又如:腳膀(指小腿);腳脛(小腿);腿桿(方言。腿)
足的別稱 [foot]
雄兔腳撲朔。--《樂府詩集·木蘭詩》
腳著謝公屐。--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又如:腳爐(烘腳的小銅爐);腳踏(炕前供墊腳用的矮凳);腳蹤(足跡);腳驢(供人僱用騎行的驢子)
某物的底座(作為它的支承部件)[base]
水面初平雲腳低。--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又如:根腳;杯腳;山腳;牆腳;腳燈;腳底下人
殘渣,即最後留下的渣滓 [dregs;residue]。如:
腳(腳)jiǎo
⒈人與動物體的最下部,接觸地面的行動器官:~踏實地(〈喻〉做事踏實,實事求是)。〈引〉根部,最下部:山~。城牆~。桌子~。
⒉剩下的廢料:下~。
⒊[腳本]上演戲劇、拍電影、拍電視劇、繪連環畫等所根據的底本。
────────────────—
腳(腳)jue
⒈[腳色]"角色" 演員。今多用"角"。
⒉見jiǎo。